在北大,“一塌糊涂”這個成語是有特別的含義,諧音“一塔湖圖”,指的是北大校園內兩個著名景點:未名湖和博雅塔。不過,最近周其鳳校長的一次演講給這個成語增加新的內涵,也給教育界帶來一次意猶未盡的風波。
這次演講的效應用“一波三折”來描述比較恰當。12月24日,周校長 在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 進行了這次 演講。 第二天,當地媒體以“ 北大校長稱美國教育一塌糊涂 ”為標題的文章刊發后,引起社會廣泛的熱議,周校長的觀點也招來無數板磚,直指其觀點“無知”甚至“丟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快有現場聽眾在微博上為周校長鳴不平,稱報道歪曲其本意。12 月 26 日,便有媒體報道北大校長“美國教育一塌糊涂論”系斷章取義。于是很多網友和旁觀者開始為周校長叫屈,稱個別媒體“標題黨”做法造成對周校長的誤解。
有媒體根據現場錄音整理周其鳳當時的原話,現摘錄如下:“現在大家都覺得美國的教育好,我們也在向美國學習,什么哈佛、MIT等等,其實美國的教育也不是那么好。它有它好的地方。怎么講?美國的教育對于培養合格的或者說優秀的美國公民,這是很成功的,因為為美國培養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國建成為這么一個很霸氣的強國。但是如果是從我們現在是個地球村,在培養世界公民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美國的教育是一塌糊涂。它培養的人,也就是說他們感到驕傲的是他們的總統,哪個總統懂得尊重人家?就想欺負人家,就想把它的價值觀強加于人,就想按照美國說怎么樣就怎么樣辦。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的教育是一塌糊涂,這是我的看法。”
經過第一波的震驚,第二波的失望,社會公眾步入理性反思的第三步。大家關注的是誤解如何形成和周校長的觀點是否經得起推敲。知名教育評論家熊丙奇評論說,周校長的原話其實也經不起推敲,其對美國教育的判斷也很片面,其中把本國公民教育培養和世界公民教育培養對立起來,顯示其基本教育價值理念的缺失。
一波三折喧囂散盡之后,社會公眾對于北大校長的這番言論心中自有公論。竊以為:無論是否贊成周校長觀點,社會應尊重和寬容其發言的權利。至于言論高下,見仁見智。有朋友以為這似乎比較符合副部級校長的觀點,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