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生南國】
早春世界還是很冷,似乎冬天還未走開。鄰居家的小孩已到了學前教育的年齡,正一字一句地朗讀那首《紅豆》,正如當年的我。“紅豆生南國”,孕育紅豆這種相思纏綿之物的南國,自是浪漫滿懷,連這冷得萬物凋零的季節也不似北方的嚴肅。北國的冬冰封萬里,雄奇壯麗;而在這江水不凍的江南水鄉,冬只剩下了清晨濃霧的縹緲與江水依舊緩行的婉轉柔情。
我很喜歡老家洪江嵩云山上的一處石橋。這橋下一年四季都有一條小溪流過,地處深山,在這里只能聽見鳥鳴與溪流淌過的“叮咚”聲。今天我趁著清晨的微光上山,來到了這個熟悉的地方。今天沒有鳥兒,春還沒有真的來到,只有那條溪仍是不緊不慢地流下山去,沿途發出歡快的歌聲,不如夏天那般熱烈,卻像有事兒在輕聲低吟。濃霧籠罩山林,視野不大,卻能感受到一種要沖破這禁錮的力量在林間醞釀。太陽緩緩升起,陽光射穿濃霧,腦后突然傳來一聲清脆的啼鳴。
【春來發幾枝】
早上起床后刷牙的時候習慣在陽臺上遠望嵩云山,卻驚奇地發現屋外那棵大樹的枝條竟伸進家中來了。那一抹令人心醉的嫩綠在風中招搖,似乎在炫耀著新生。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鄰居家的小孩又在讀詩了。眼前這棵樹已經發了新芽,可我還是沒有感到春意,畢竟對于春來說,現在還是太安靜了。
“滴滴滴”,我聽見手機的短信鈴聲響起,我被嚇了一跳。
“我快要回來了,最后幾個月在這邊復習準備高考”。
看著你的短信,我含著牙刷露出一個看上去有點傻的微笑。
【愿君多采擷】
“這都沒有看過,你有沒有童年啊?我借給你好了”。去年冬天你裝出一副鄙視的神情借給我的那本《小王子》我一直擺在床頭。“過完年我就出去”。你臉上戲謔的表情突然間一掃而空,只是愣著看著我,“學專業的事情”。我不知道說什么好,只是把手中的《小王子》翻到最后一頁,把最后一句話讀了出來:“‘果真如此,請你們行行好!別眼睜睜地看著我為思念他而悲傷,別坐視不理,別無動于衷:請你們快點寫信告訴我他回來了。’”其實我早就看完《小王子》了。
南國秀麗精致的山水最易改變人的性格。生于斯,長于斯,早已被南國的柔情扎根,縱然是寒冬,也冰凍不了心里獨特的南國風情。
我在你走之前用玻璃罐裝了一罐紅豆給你。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想到這個,明明只是平常聊天閑扯,互訴苦水,到節日互相問候的朋友,可是一聽聞你要走,雖說還會回來,卻有一點說不出的不快。也許是覺得會少一個人可以說話,可又覺得還有些亂七八糟說不清的感覺。
“我回來的時候,一定會馬上告訴你”。這是你那天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
【此物最相思】
寒假過完后返校時天氣已經不那么冷了,可是天色仍舊灰蒙蒙的。我厭倦了這沉寂的冬;厭倦了總是去想那罐紅豆到過了哪些地方,什么時候又會回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春天到來,迫不及待要見到你。可是你沒有出現,春天也似乎很遠。學校池塘邊的柳樹已經發芽了,可是與春天相比,現在還是太冷清了,我聽不見春的腳步聲。
“轟”,黑壓壓的烏云終于撞在了一塊,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快要下雨了!”人群中有人大喊了一句,大家就都往教學樓跑去。
“嘿!我回來了!”我剛跑進教學樓,就聽見身后飄來一個熟悉卻又生疏的聲音。“嘩啦”,雨下來了,雨滴打在池塘里,激起一圈圈充滿著等待的年輪;“啪啪”聲斷斷續續傳來,我仿佛聽到花開的聲音。
我轉過頭來,看見你帶著一抹淺笑,靜靜地站在那里。“我回來了”。你又重復了一次,聲音伴著雨聲,歡快地躍入我心里。
我終于聽到了,春天來了。
短評: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兒時朗朗上口的詩句,卻又在青春的年華里被賦予了新的意味。傾訴般的語調,讓人感覺像是在耳邊的呢喃,又像是北飛的候鳥在低聲地囑托,載著沉沉的企盼,言有盡,卻意無窮。都說照片放久了會發黃,而回憶放久了會讓人發狂。作者卻將這記憶凝成了一枚深紅的紅豆,不僅植在了心底,也植在了文字的沃土里,使其在文學的春天里兀自綻放;而那字里行間中散發而出的氣息,分明是思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