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Acronis 2012年全球災難復原指數調查顯示全球6,000 家中小企業的信心指數提升達 14%.然而因系統宕機給每家企業造成的年均耗費卻高達366,363美元
根據Acronis 2012年全球災難復原指數(Disaster Recovery Index, DRI) 顯示,即便在過去的2011年里,人們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災難與動蕩,全球企業對于自身備份能力、遭遇災難事件后復原數據與IT系統的信心卻是有增無減。
與去年的指數相比,企業對于其備份與災難復原能力的平均信心指數提升了14%。這一提升的關鍵原因在于,企業擁有了正確的資源 (工具/環境) ,并采取了正確的技術進行備份操作。在過去一年里,僅這兩方面信心指數的提升就翻了一倍。
澳大利亞、巴西和泰國的水災、新西蘭和土耳其的地震以及美國的颶風均帶來了數以億計的損失,而日本的海嘯所帶來的毀滅性傷害造成一些企業至今仍未能完全恢復正常作業。可能是受到2011年肆虐各地的天然災害的影響,66%的企業更頻繁更常規地檢查其備份與災難復原計劃,這使得全球備份和災難復原能力信心有所提升。
除了整體災難復原信心的提升,通過對18個國家6,000家中小企業 (SMB)的調查,Acronis還給出了如下重要 結論:
* 預算持平: 企業每年在備份與 災難復原方面的 花費基本持平 (IT總費用的10% )
* 幾乎過半 (47%) 被訪者認為備份與災難復原沒有得到企業主管的充分支持
* 數據持續增長: 一家普通的中小企業 每年新增數據量高達 40TB
* 人為錯誤:受訪者中有60%認為人為錯誤是造成系統宕機最常見的原因。
* 宕機的代價: 每年一家企業平均系統宕機時間為2.2 天,造成的平均經濟損失高達366,363美元。
管理實體、虛擬與云混合式環境是最大的挑戰
大多數 (70%) 受訪的IT人員認為,連續兩年來他們在混合式環境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實現數據在實體、虛擬、云環境中的轉移。但調查結果卻發現,多數企業并沒有因此而整合其備份與災難復原工具。多數企業倚賴多種工具,三分之一的企業仍在使用三種或三中以上的解決方案來保護數據。過半 (53%)企業針對實體與虛擬環境,仍分別選用不同的解決方案。
Acronis 全球災難復原指數排名
為制作這項指數,每個參與調查國家的中小企業都需回答和備份與災難復原的準備程度、信心、能力與實踐相關的十一個問題,然后進行排名。問題涵蓋技術、資源,程序以及主管支持度。
1. 德國: 2.10 (2010 年得分 2.08/第一)
2. 荷蘭: 1.98 (2010 年得分 2.02/第二)
3. 日本: 1.90 (2010 年得分 1.88/第三)
4. 香港: 1.78 (2010 年得分 1.75/第四)
5. 瑞士: 1.70 (2010 年得分 1.64/第五)
6. 瑞典: 1.58 (2010 年得分 1.24/第七)
7. 挪威: 1.50 (2010 年得分 1.11/第八)
8. 新加坡: 1.35 (2010 年得分 1.37/第六)
9. 印度: 1.24
10. 美國: 0.76 (2010 年得分 0.56/第十)
11. 英國: 0.74 (2010 年得分 0.63/第九)
12. 澳大利亞: 0.59 (2010 年得分 0.25/第十一)
13. 中國: 0.17
14. 法國: -0.56 (2010 年得分 –0.92/第十三)
15. 沙特阿拉伯: 0.57
16. 意大利: -0.62 (2010 年得分 –0.65/第十二)
17. 俄羅斯: -0.71
18. 巴西: -0.96
2011年平均: 1.14 (2010年平均 1.00)
Acronis 亞太區總裁Bill Taylor-Mountford 表示,“此次調查結果意味著2011年的天然災害推動了正面的改變,促使更多企業檢查其備份與災難復原工作。除了調查中的正面結果外,仍有太多策略層面的負面問題,例如無法取得主管支持、 使用多種且互相脫節的解決方案。企業需要確保其業務數據和資產的安全及可用性,以上這些問題會影響一家公司的災難復原能力,在混合式環境中則更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