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蛤殼式筆記本電腦經歷了多年的穩健增長,沒有出現根本性的變化(拋開注定要失敗的上網本方面不說),現在正面臨手機和平板電腦構成的威脅。為了應對威脅,PC廠商們借助煥然一新的操作系統:Windows 8,把筆記本電腦引入到觸摸時代。它們會推出配備旋轉式觸摸屏和拆卸式屏幕的混合機型。
但是之后會出現什么呢?《PCWorld》雜志采訪了多家芯片生產商、PC制造商和分析師,進一步了解2018年前后的筆記本電腦會是什么樣。不妨與我們一起解讀筆記本電腦的未來。
完善混合設計
PC制造商們準備推出第一批Windows 8筆記本/平板電腦混合機型,它們承認:自己的概念仍在開發之中。它們在蛤殼狀設計向平板狀設計轉變(以及平板狀設計向蛤殼狀設計轉變)的過程中,需要逐步擯棄笨拙的硬件部件,諸如需要使用雙手把混合機型的屏幕與鍵盤分開來,這種不方便的旋轉運動。
AMD公司的筆記本電腦產品主管凱文?倫辛(Kevin Lensing)說:“很顯然,整個行業環境還沒有搞好混合機型。”倫辛補充說,他已經看到PC廠商推出了幾款下一代筆記本/平板電腦混合機型,它們的轉換機制從外觀和操作上來看都已經勝過第一批產品。
惠普公司PC業務的首席技術官馬克?范登布林克(Mark VandenBrink)也認為,硬件開發領域的下一個五年將致力于減輕筆記本/平板電腦混合機型的笨拙性。范登布林克說:“這個很容易做,但是要做好確實很難很難。”
另一方面,技術行業分析師兼專門預測未來場景的顧問帕特?穆爾黑德(Pat Moorhead)認為,模塊化PC概念最終會走無線道路。有朝一日,智能手機有望提供必要的存儲和處理能力,筆記本電腦的功能將變得有所限制。
穆爾黑德表示,讓這一幕成為現實的軟件門檻已經在降低,安卓和iOS等操作系統旨在靈活擴展,以適應不同的屏幕尺寸。他認為,無線技術方面的絆腳石在五年內同樣有望得到排除。
無線吉比特聯盟(WiGig Alliance)已經在推廣使用60GHz附近的頻譜,這有望支持高速的顯示連接和無線對接。穆爾黑德表示,面臨的挑戰將在于,讓眾多設備生產商就用于設備之間無線通信的標準達成共識。
觸控板之外
鍵盤和觸控板不會消失,至少在我們采訪的幾家PC制造商看來是這樣。但是那些傳統部件在今后五年可能會變臉,與新的輸入方法一道與時俱進。
英偉達公司的高級產品經理馬克?艾弗曼(Mark Aevermann)認為,語音識別、手勢、甚至眼球跟蹤在今后五年都可能流行起來。相關的概念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比如蘋果的Siri、微軟的Kinect和Tobii的眼球跟蹤技術;雖然它們現在似乎都無望取代觸控板和鍵盤,但是艾弗曼建議應該接受新思想。
至于觸控板,惠普的馬克?范登布林克認為有改進的余地。范登布林克設想有一種動態觸控板在筆記本電腦表面上的覆蓋面要大得多。他還認為,自適應觸控板大有潛力:你用電腦辦公時,它會學記你的使用偏好和傾向習慣。
Synaptics公司已經推出了一款壓感觸控板和電容式鍵盤;電容式鍵盤更輕薄,用戶在打字時,可以禁用光標。英特爾的Nikiski概念觸控板與鍵盤一樣長,使用手掌檢測技術,在打字過程中來關閉鼠標。
穆爾黑德表示,未來的筆記本電腦可能會配備兩只或更多只高清攝像頭,協同工作,以跟蹤用戶的雙手。它們有望讓任何表面都可以充當觸控板,因為攝像頭可以捕捉用戶的手和手指運動,軟件可以將這些信息轉換成光標功能。
新的計算方式?
我們采訪的幾家PC和芯片生產商都認為,計算行業的一個新階段即將出現。如果處理起來沒有任何滯后,之前提到的所有新興的輸入方法(尤其是語音識別和手勢識別)將需要更強大的處理能力,而視頻和屏幕分辨率方面的進步同樣需要更強大的處理能力。
英特爾PC客戶機解決方案部門的主管加里?里奇曼(Gary Richman)認為,PC會變得更能夠識別上下文,因而能夠檢測到附近的其他設備,并自動與它們進行交互。我們采訪的許多專家認為,混合設備會在今后五年成為筆記本電腦市場的主流。
正如英偉達公司的馬克?艾弗曼指出,沒有哪一種便攜式計算模式會在今后五年完全主導市場,這也許是好事。雖然艾弗曼認為,低成本的平板電腦和混合機型會徹底改變業界,但他仍覺得一大批設備還是有很大的生存空間,包括高價筆記本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