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選購一款無線路由器并非易事,比較穩妥的選擇是購買基于802.11n這項可靠標準的路由器。如果你的小公司需要一款路由器,我會建議你購買這種路由器。相對而言,消費者可能會喜歡上基于802.11ac標準第二版草案的路由器所提供的飛快速度和超遠距離。
盡管802.11ac正式標準(目前為草案2.0)要到明年才會最終確定,但一般情況下,你仍不用太過擔心,因為業界已經達成共識,早期的802.11ac路由器與最終標準版本的硬件將保持兼容。另一個是成本問題:鑒于目前802.11ac網絡適配器仍比較罕見(且一般性能也會大打折扣),所以你最好購買兩個802.11ac路由器,把其中一個配置成802.11ac網橋模式;或者購買一個路由器和一個專用的802.11ac網橋。這樣,你就可以用網橋和路由器建立一條802.11ac超高速無線連接,然后使用以太網線纜把你的終端設備連接至網橋,以確保享受到高速無線體驗。
那么,為什么要購買802.11ac路由器呢?如果你打算在一個地方連接最多四個固定客戶端(比如智能電視、家庭影院PC、藍光播放機和A/V接收器),802.11ac網絡有望提供勝過市面上其他任何無線網絡的性能。我所說的是,近距離下實際吞吐量可達到400~500Mbps,這個速度兩倍于最佳的802.11n路由器。
在很遠的距離下,大多數5GHz 802.11n路由器力不從心,802.11ac路由器卻能提供50 ~100 Mbps的吞吐量——傳送高清視頻完全綽綽有余。802.11ac路由器還能為現有的設備提供一個并發的802.11n無線網絡。
如果你準備大膽使用新標準,不妨看看下面我對截至截稿時市面上有售的6款802.11ac路由器進行的測評。
測試方法
我使用一臺主流筆記本電腦運行基準測試,該筆記本電腦配備2.5GHz英特爾酷睿i5-3210M處理器、4GB內存和英特爾迅馳Ultimate-N 6300無線適配器。為了測試每款路由器,我把客戶端先后放在總面積為260m2的牧場式住房里外的六個位置。
在第一個位置,客戶端與路由器相距僅2.74m,兩者在同一房間。隨后,我把客戶端移到廚房,與路由器相距6.1m,中間隔著一堵墻。接下來的兩項測試在家庭影院里面進行,客戶端與路由器相距10.67m。家庭影院的結構是,0.6×1.8m的框架和干墻做成的四堵墻套以0.6×1.2m的框架和干墻做成的四堵墻,之間隔著大概0.15m的閉塞空氣和纖維玻璃絕緣材料。最后,我在兩個室外位置測試了一番,先是在三堵墻和帶玻璃窗戶的半堵墻圍著的外部庭院。然后,我把客戶端和網橋移到外面的野餐桌;在這個位置,路由器和客戶端相距22.86m,隔著三堵絕緣室內墻和一堵絕緣室外墻。
海聯達(aigale)Rule Black Edition(R1 AC)
測試中,我們把目前銷售最好的消費級802.11n路由器:華碩RT-N66U Dual-Band Wireless N900作為此次評測參照設備。在海聯達R1 AC的測試中,我們使用了與其一同送測的Broadcom 802.11ac Mini PCI-E無線網卡作為客戶端適配器,這顯然與其他以無線網橋作為客戶端連接器的測試性能表現有所區別。鑒于這恰好與該路由器使用相同的Broadcom 802.11ac芯片解決方案,這也許更能代表早期筆記本電腦可能使用的最佳802.11ac組合。
考慮到多數802.11ac網橋或路由器都會采用三根天線的3×3 MIMO無線收發模式,而PCI-E無線網卡多數只會采用2×2的MIMO模式,其理論峰值,也只能達到862.5Mbps,加之天線功率等因素,因而其整體性能表現必然會受到很大局限。
這款雙頻路由器采用了3×3 MIMO無線收發模式的內置6天線設計,將6根貼片天線對稱粘貼在R1 AC蟹殼型塑料外殼的內六側邊頂面(前鼻翼2側、腰側2邊及尾翼2側邊角),從而達到信號發射的最大效率。它可以同時在2.4GHz頻段上運行450Mbps 802.11n網絡、并在5GHz頻段上運行1.3 Gbps 802.11ac網絡,按照目前流行的Wi-Fi速率命名習慣,這就成就了其理論合計并發帶寬1.75Gbps的超高無線傳輸能力。
集成1個標準的USB 2.0端口,可以連接USB硬盤、打印機甚至3G無線網卡,并且共享它們。在本次測試中,它USB存儲的易用性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需簡單按照其管理界面的向導進行點選,就能輕松構建起基于USB存儲的FTP共享空間。
在近距離測試中,R1 AC的實際性能顯然比傳統802.11n快很多,達到了279Mbps的TCP吞吐量。即便當我把客戶端移到廚房,它的表現依然很穩定,TCP吞吐量始終保持在270 Mbps左右,充分顯示出設計者在內置天線設計方面花費的心思,天線效率保持得很高。庭院測試的結果,也令人滿意,89.2Mbps的成績,也令其保持在本次測試的第一梯隊。
華碩RT-AC66U
在我測試了售價200美元的RT-AC66U后,我們告訴你,華碩不僅擁有熱銷的RT-N66U Dual-Band Wireless N900,同時還擁有目前市面上最好的802.11ac路由器。
RT-AC66U有三根可拆裝、可升級的偶極天線,你可以調整其位置。它還提供兩個USB 2.0端口,可以連接USB硬盤和USB打印機,并且共享它們。在測試中,它與所連的500MB 2.5英寸USB硬盤來回傳輸文件很快。
這款雙頻路由器可以同時在2.4GHz頻段上運行450Mbps 802.11n網絡、在5GHz頻段上運行1.3 Gbps 802.11ac網絡。我測試的RT-AC66U隨帶的5GHz無線電模塊已經經過設置,可提供80MHz的無線帶寬(802.11ac草案)。
在近距離下,RT-AC66U的速度比802.11n路由器快一倍多,提供了466Mbps的TCP吞吐量——這是我在這個位置測試的5款802.11ac路由器中性能第二高的。我驚訝地發現,把客戶端移到廚房后,它的表現還要出色,因為TCP吞吐量猛增到驚人的525 Mbps,遙遙領先。
任何一款802.11ac路由器都毫不費力地將信號傳輸到家庭影院里的客戶端;其中三款(包括RT-AC66U)的TCP吞吐量保持著802.11n參照路由器的一倍以上。我把媒體網橋放到內置的設備機柜里面時,RT-AC66U的TCP吞吐量只下降了幾個Mbps。
我把客戶端和媒體網橋移到庭院后,測試結果只是略有下降。我把設備移到野餐桌時,RT-AC66U的性能還要出色:802.11n路由器的吞吐量只達到30.2Mbps,而RT-AC66U達到了125Mbps,在這個位置名列第二,僅次于D-Link DIR-865L。
最后,華碩RT-AC66U是這批路由器中的佼佼者,它在兩項802.11ac無線測試、兩項802.11n測試以及幾乎所有的連線測試中得分均最高。
這款路由器還具有豐富的功能,華碩開發了一款吸引人的、易于使用的前端工具,用于調整固件。我還希望,更多的路由器廠商會效仿華碩:使用讓用戶可以對傳輸距離和性能進行微調的外置天線。
貝爾金AC 1200 DB
售價160美元的貝爾金AC 1200 DB的無線電模塊在每個頻段上只支持2×2 MIMO。因而,這款路由器為802.11ac網絡提供的理論最大吞吐量為867Mbps,為并發的802.11n網絡提供的理論最大吞吐量為300 Mbps。
貝爾金路由器提供了兩個USB 2.0端口,可用于網絡附加存儲和共享打印機。AC 1200 DB將大文件和小文件寫入到所連USB硬盤的速度遠低于這次測評的其他路由器。它從所連硬盤讀取那些文件的速度也最慢。
AC 1200 DB出廠時禁用了2.4GHz無線電模塊上的信道綁定,但啟用了5GHz無線電模塊上的信道綁定。我迫使2.4GHz無線電模塊提供帶寬為40MHz的802.11n網絡后,該路由器的表現是兩次名列第二。
AC 1200 DB近距離下的性能讓人失望:TCP吞吐量只有162 Mbps,這款路由器的速度甚至不如802.11n參照路由器。我移到廚房測試環境后,性能并沒有改善,名列末位。
在家庭影院里面,客戶端放在咖啡桌上,這款貝爾金路由器的性能勝過巴法絡的路由器。但我把網橋放到設備機柜里面后,AC 1200 DB的TCP吞吐量下降了近一半,不過它仍提供了足夠的帶寬,可以以無線方式加載和傳送電影《蜘蛛俠3》的藍光ISO映像文件,包括高清聲軌。
我移到外部庭院后,由于只有兩路空間流,貝爾金路由器再次墊底。不過客戶端放在野餐桌上時,貝爾金路由器的TCP吞吐量達到了78.2 Mbps——遠勝過巴法絡的WZR-D1800H。
無論規格、特性還是性能,貝爾金的AC 1200 DB都不出挑,但其2.4GHz 802.11n性能勝過這次測評的幾款較高級的路由器。但這款路由器與存儲設備的文件讀取操作慢得要命,因而使得有兩個USB端口的優點大打折扣。如果你對網絡存儲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建議你最好購買NAS設備,但如果你非要借助基于路由器的存儲這種成本較低的替代方案,應避免選擇這款路由器。
巴法絡WZR-D1800H
巴法絡率先向市場推出了802.11ac草案2.0路由器和與之配套的802.11ac草案2.0媒體網橋。但現有的固件自巴法絡最初交付這款產品以來就沒有更新過,而這影響了其性能。說到優點,售價160美元的WZR-D1800H在2.4GHz頻段和5GHz頻段上都支持3*3 MIMO。
巴法絡只把一個USB 2.0端口做到這款路由器中,所以它只能支持與網絡連接的USB存儲設備或共享的USB打印機,而不能同時支持兩者。我無法測試其USB存儲性能,因為固件只支持FAT32或XFS硬盤。而很多USB移動硬盤出廠時默認都會像我那只500MB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一樣,被格式化成NTFS分區,這樣使用起來就會很麻煩。
路由器出廠時設置成在2.4GHz頻率上的一條20MHz信道上使用,但我重新設置固件后,它毫無問題地把兩條信道綁定起來,提供40MHz帶寬。它在默認情況下被設置成5GHz頻段上的信道綁定,在該頻譜提供80MHz的帶寬。
無論客戶端與路由器在同一房間還是移到廚房,WZR-D1800H的結果都差強人意,只有貝爾金AC 1200 DB在這兩個位置比它還慢。
在家庭影院咖啡桌上進行的這項基準測試中,巴法絡路由器名列末位,提供的吞吐量不到性能出眾的對手的一半。網橋在設備機柜里面時,其表現只是比貝爾金路由器強一點。
在外部庭院測試時,結果大有改善,不過巴法絡在這個位置對兩款頂級路由器:華碩和網件構成不了威脅。我移到與路由器相距22.86m的野餐桌后,WZR-D1800H跌到了末位,TCP吞吐量只有48.5Mbps。
如果你不介意缺少對NTFS USB硬盤的支持,巴法絡的WZR-D1800H比貝爾金的AC 1200路由器更劃算。這兩款路由器的價格都在160美元左右,巴法絡的AirStation AC1300無線網橋也是這個價位。所以,如果你的預算有限,巴法絡路由器是更好的選擇。
D-Link DIR-865L
D-Link推出了一系列路由器以及可以通過PC、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來管理網絡和設備的產品。售價190美元的DIR-865L就是一款易于使用的雙頻路由器。它在2.4GHz頻段上提供450 Mbps的最大理論吞吐量,在5GHz頻段上提供1.3 Gbps的最大理論吞吐量。
D-Link目前不銷售802.11ac網橋,所以它建議想要802.11ac網絡的用戶購買兩個DIR-865L路由器,將其中一個配置成網橋。
DIR-865L有一個USB 2.0端口。通過它共享USB硬盤很煩人:路由器似乎認為,我只想使用Web瀏覽器和D-Link的HTML前端工具訪問所連的硬盤,而不是直接把硬盤映射到我的Windows電腦。
路由器出廠時其2.4GHz無線電模塊配置成提供20MHz的帶寬(信道綁定被禁用),5GHz無線電模塊被配置成提供80MHz的無線帶寬(802.11ac模式下信道綁定被啟用)。D-Link并沒有提供手動強制路由器綁定信道的機制。
在大多數位置,DIR-865L名列第三,表現平平,包括近距離(相距2.74m)。我移到廚房后,它比華碩那款5GHz 802.11n參照路由器快得多,但是比華碩和網件的802.11ac路由器慢一大截。
在家庭影院測試時,DIR-865L的結果與華碩和網件的802.11ac路由器不相上下。我把網橋放到設備機柜里面后,發現DIR-865L的TCP吞吐量只下降了29 Mbps,161Mbps的速度在這項測試中足以獲得第二名。
在野餐桌上測試時,它的性能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在這種環境下,5GHz 802.11n參照路由器的TCP吞吐量只有30.2Mbps,而D-Link 達到了驚人的152 Mbps——這是我測試的5款802.11ac路由器中性能最好的。
D-Link DIR-865L缺少競爭對手提供的許多高級功能,速度也不是這次測試的5款產品中最快的。這些因素使得你很難證明這款路由器近200美元的價位物有所值。
網件R6300
網件售價200美元的R6300是款出色的路由器。作為一款雙頻路由器,它在2.4GHz頻段上提供3*3 MIMO,最大理論吞吐量為450 Mbps;在5GHz頻段上提供另外一套3*3 MIMO,最大理論吞吐量為1.3Gbps。
網件并不生產媒體網橋。相反,該公司建議消費者購買兩個R6300路由器,把其中一個配置成無線網橋。R6300配備兩個USB 2.0端口,支持同時共享與網絡連接的USB存儲設備和USB打印機。在測試中,它在存儲方面的性能表現不俗。
在大多數測試項目,R6300名列第一或第二;客戶端與路由器相距2.74m時,其TCP吞吐量為473Mbps;移到廚房后,TCP吞吐量為432 Mbps。
客戶端放在家庭影院的咖啡桌上時,R6300的表現比華碩和D-Link路由器略勝一籌,獲得第一。不過我把網橋放到娛樂設備機柜里面后,它在TCP吞吐量方面受到的影響比華碩和D-Link這兩款路由器的大得多,下降到了129 Mbps。
我移到外部庭院后,R6300的性能有所回升,無線吞吐率達到了435Mbps,重奪頭把交椅。在野餐桌測試時,R6300的TCP吞吐量降到了122Mbps;這樣的數據傳輸速率只是在這個方面正好名列第三,但在這么遠的距離獲得如此高的吞吐量仍然相當驚人。在這個位置,工作于5GHz頻段的802.11n路由器大多數根本無法將信號傳輸到客戶端(華碩RT-N66U明顯是個例外)。
網件的R6300在大多數基準測試中速度不如華碩路由器,提供的功能也不如對方豐富。不過,兩者的性能差距不是很大。網件在應用程序這個方面倒是領先華碩:把網件的Genie應用程序安裝到智能手機上,你就可以用它監控和管理網絡了。不過,華碩目前也已經推出AiCloud服務,所以網件的領先優勢并無本質差異。此外,網件還根本敵不過華碩RT-AC66U可拆裝、可升級的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