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降低采購成本為目的以人員管理為導向,論述一下控制采購成本的必要性、人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節約采購成本的策略等。
【關鍵詞】民營企業;采購成本;人員管理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競爭的激烈發展,我國的民營企業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帶來的嚴峻考驗。
一、控制采購成本的必要性
“采購成本指與采購原材料部件相關的物流費用,包括采購訂單費用、采購計劃制訂人員的管理費用、采購人員管理費用等。”采購成本在所有的成本中所占比例為60%至70%。利潤我們可以粗略看成是銷售所得收入與成本做差,毫無疑問,當銷售所得收入相對固定的時候,成本越低則利潤越大。而采購成本又是所有成本的重要部分,所以控制采購成本成為獲取最大利潤的重心。
二、人員管理的重要性
采購的主要環節可簡言為“采購人員從供應商處買回所需材料然后放到倉庫內使用及存儲”,這個環節的一系列相關事宜都是主要由采購人員完成,采購人員是這條采購鏈的橋梁,是十分重要又特殊的角色。而因為這項承前啟后的工作要求十分的嚴格,工作非常復雜,有些人員的不足就在工作中凸顯出來,不得不警示我們注重人員的管理。很多的民營企業先天不足,普遍素質不高,還沒建立一個健全完善的采購部門,在管理上相對混亂,沒有一個可遵循的、科學合理的采購相關準則,相關采購人員職業素質及個人品德素質達不到企業發展所需標準,使采購這條鏈沒有得到優化提升,又何談降低成本?由此可見,若想降低采購成本,采購人員的管理同樣不能忽視。
三、節約采購成本策略
(1)招標采購貨比三家是采購一件商品之前必須要做的,因招標采購是采購企業將采購物料所需條件公開登報,這樣可以直接篩選出基本符合條件的供應廠家,并且在同等條件下可以選出標價最低的廠家,節省了采購員尋找供應商的時間與精力的耗費。(2)競爭性談判“是指采購人員或者采購代理機構直接邀請三家以上供應商就采購事宜進行談判的方式。”在不適宜招標采購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此方法。(3)集中采購是把企業內部所有單位所需的物料集中采購,既可以因為采購數量使談判價格降低,又避免了內部單位各自購買同一物料而價格不同的情況。(4)電子采購隨著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電子采購成為一種新興的采購方式,電子采購(e-Procurement)是一個基于Web體系和工作流管理的企業采購解決方案,通過這個先進的解決方案,可以將企業的采購過程進行系統化、流程化管理,從根本上實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采購成本、減少采購環節等目的,電子采購同時幫助企業實現集中采購,提高了交易的砍價能力,改善了客戶的服務質量。
四、從人員管理著手,實現采購成本管理
(1)所有的民營企業應該在強化采購成本管理這一理念的同時高度重視采購人員的管理,首先應建立一個獨立的采購部門。而為了方便統一管理,實現成本的事先控制及事后結算,企業的所有與原材料相關的采購必須由采購部門單獨執行,任何人不能插手采購事務,企業內的相關領導在采購環節中執行的應該為核定與審批的權利非執行權。(2)很多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人往往由于利欲熏心而喪失理智。這就要求企業培養采購人員潔身自好、廉潔自律品質的同時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公司的、嚴格的采購相關遵循條例及獎懲制度,使采購人員時刻不忘自己的工作職責,時刻以公司利益為首位,對于使公司獲得收益的采購給予獎勵,對于因個人原因給公司帶來損失的采購要嚴懲不貸,同時可以通過供應商的反饋對采購人員進行監督。(3)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采購人員成為當下所有企業緊缺的,民營企業更應該重視廣泛吸納綜合素質高的采購人員。以往的采購人員只淺顯的把降低成本停留在砍價上,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采購人員必須懂經營、懂會計、懂質量檢測,可以根據所采購產品或服務的形態、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年需求量與年采購總金額以及與供應商的關系這些方面分析選擇合適的降低成本手段。企業在吸納人才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培養人才,對采購人員在降低成本、提高企業贏利能力等方面做出培訓。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民營企業得到了更接近市場經濟的機會,擁有了一個可以真正展現自己的環境,與此同時,民營企業若想華麗的從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還必須面臨無數的考驗與挑戰。在國際間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在產品生產周期逐漸縮短、消費者對產品需求多樣化、以及產品技術層次不斷提升的壓力下,如果沒有有效的來源,那么節流則是一家民營企業想要站穩腳跟的首選方法,因此,采購成本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而采購人員更是采購成本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參 考 文 獻
[1]鄭蕾.論制造型企業的采購成本管理[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
[2]宋永紅.淺談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思路[J].機械管理開發.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