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內部控制問題更為突出,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導致企業效率低下,不利于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更嚴重的將會對企業發展產生阻礙。因此,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實現企業目標,保證企業良好正常運轉,筆者將對于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進行簡要分析說明,希望能夠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失控;治理對策
一、企業內部制度的作用
(1)保證企業財產安全,避免流失。中小企業的管理過程中首先要確保的就是企業財產安全與完整。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護企業的資產的安全完整,避免企業資產流失。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2)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可靠、及時的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信息能夠使企業的管理層及時而有效的作出企業經營戰略調整,有利于企業決策以及對與企業運轉和績效的監督考察。(3)刺激企業重視效率的提高。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有效地、充分地對企業各個職能部門以及人員進行監督、協調和考核,刺激企業各部門及人員履行自身職責、明確自身目標,從而可以有效的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高效地進行。
二、中小企業內控現有問題解析
(1)內部控制意識薄弱。我國中小企業一般以家庭式、作坊式存在,管理人員較多缺乏專業的知識,對于內控的作用和意義認識較淺。中小企業管理人員不愿將企業決策權較多的分散出去,而是愿意集中在自己或少數人手中,以此來建立一個便于自己管理、控制的領導層。而這一做法就造成了企業從上到下的內控制度缺失和不足。員工內控意識薄弱,大多數就職于中小企業的人員,常常對內部控制沒有一個明確而深入的認識,往往僅限于表面的內部牽制和內部控制階段,很多人依然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內部監督。(2)內控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目標不明確。制定內控制度首先要明確最基本的控制目標,根據目標去制定相關政策。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中下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依然模糊。很多中小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時盲目效仿別人、制定時不切合實際、或者為了實施起來比較方便而未能細化內部控制制度的細枝末節。企業內部控制內容、范圍的缺陷以及內部控制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都影響了企業內控制度應有作用的發揮。
三、解決中小企業內控失控的對策
(1)提高企業對內控的認識,增強高管人員內控意識。企業管理者的經營理念以及決策方法影響著整個企業的發展,也影響企業員工對于企業和工作的認識。增強企業高管人員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他們自發的帶頭遵守內部制度的條例,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員工是內控制度的基層執行者,因此要大力度提高員工內控意識。唯有讓員工自己認識到內部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對于內控制度的意義,才有可能真正保證內控制度的順利貫徹和實施。中小企業要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增強員工的內控意識,讓員工了解內控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制定合理的內控制度,使員工真正參與到內控制定的建立和實施當中。(2)逐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權責,實行不相容職務分離。不相容職務是指那些如果由一個人擔任,既可能發生錯誤和舞弊行為,又可能掩蓋其錯誤和弊端行為的職務。為了避免這些行為的發生,必須對不相容職務進行分離。其核心是內部牽制。要求每項經濟業務都要經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或人員的處理,這就要求單個人或部門的工作必須與其他人或部門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聯系,并受其監督和制約。加強內部控制的監督與考核。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對內控制度是否有效運行進行監督和考核。內部審計部門,要獨立于企業其他部門,直接對企業負責。內部審計的職能不僅僅是對財務的審計,更重要的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的有效性進行檢查。同時要開展內部控制的評審,從檢查內控制度入手,督促其按規矩辦事,對于內控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及時修正和改進。
當今,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是要靠良好的內控制度帶動企業合理,健康運行,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市場中逐漸壯大,發展起來。
參 考 文 獻
[1]劉素珍.關于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估的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08(7):142~143
[2]葛長銀.領導者會計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165~167
[3]呂安寧.淺議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強化[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7(3):63~64
[4]王海玲.關于優化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研究[J].企業導報.2009(8):70
[5]陳吉東.如何實施內部控制的自我評估[J].財會月刊(理論).2007(12):84~86
[6]葛長銀.領導者審計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6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