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對煤炭企業資本運營現狀進行了介紹,并對煤炭企業轉型發展與資本市場契合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最后對煤炭企業加強資本運營助推轉型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煤炭企業;資本市場;轉型發展
一、煤炭企業資本運營現狀
(1)是進入資本市場起步較晚,證券市場發展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但直到1997年鄭州煤電股份才成為我國第一家改制上市的煤炭企業,募集資金總額僅4.4億元。(2)是煤炭行業上市類公司較少,兩市煤炭板塊僅35家,僅從數量上來說遠遠低于房地產、化工行業和生物制藥等板塊。(3)是煤炭類上市公司實際流通股比例較低,尤其是大型煤炭類企業更為明顯。因此,整體煤炭行業資本化程度較低,遠遠無法和我國煤炭行業的能源地位和優秀業績相匹配。
二、煤炭企業與資本市場契合的必要性
(1)煤炭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近年來,為指導和規范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家陸續發布了相關煤炭產業政策,明確提出“提高產業集中度,組建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多元化轉型跨越發展”的導向性意見,將煤炭企業進一步推向了市場化,使煤炭行業與資本市場的關聯性越來越大,對資本市場的依存度越來越高,資本市場的發展直接影響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資金需求,直接影響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2)煤炭企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國煤炭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先后實施了公司化改制、銀行債轉股、股權多元化等改革,組建了煤炭企業集團,但仍存在許多問題,突出表現為企業體制、經營機制和管理流程仍未完全擺脫計劃經濟和行政指揮的各種弊端。煤炭企業要健康穩步長足發展,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提高企業治理水平,必須通過資本市場促進企業制度創新。(3)煤炭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的重要手段。我國煤炭企業大多是國有性質,由于“企業辦社會”、解決當地就業等歷史原因,除煤炭類核心資產外,在企業內部還存在有大量輔業資產。通過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作用,實施破產重組、改制、多元化聯合等資本運作,實現主輔分離,能有效的提高煤炭企業資產運作效率,使企業人才、管理和技術優勢充分發揮效用,企業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4)是煤炭企業調整資產結構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由于煤炭行業整體盈利性的顯著特性,債權性融資渠道較為暢通便捷,企業紛紛通過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融取資金,資產負債率普遍提高。通過有效的資本運作,債權性融資和股權性融資交替實施,可有效控制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使公司財務風險在可控范圍內。
三、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化管理的建議
(1)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探索集團化運作新模式。目前,大多煤炭企業已不再是單一的煤炭生產企業,通過煤炭產業延伸實施產業多元化和股權多元化,形成了龐大的母子公司體系,組建了煤炭企業集團。(2)提高實業經營績效,加強資本與產業互動。煤炭企業要提高實業經營績效,一是要煤炭主業集約高效;二是多元化產業快速投產提效。只有煤炭主業的集約高效發展,才能為煤炭企業提供強有力的現金流支持和內源性融資,使企業在資本市場獲取信用和收益資本化,實現資本運營聚集資金。(3)加快整體上市進程,推動資產資本化。通過資本市場重組、并購、融資等功能加快煤炭類資產整體上市步伐,能充分發揮煤炭資產優勢和特色,強力推動煤炭類資產資本化進程,擴大煤炭企業資本市場基礎。(4)引進戰略投資人,推動股權多元化。積極探索股權多元化,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在優勢煤炭資產和多元化項目基礎上引進戰略投資人,充分發揮資本、技術、管理優勢,促進煤炭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5)加強市值管理,進一步增強股權投資收益。大型煤炭企業作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除部分私企外,多數國有煤炭企業控股比例在50%以上,通過減持增持、股票回購以及即將推出的“轉融通”業務,加強市值管理,既能穩定公司市值,同時還能盤活上市公司股權,增強股權收益。(6)突出財務公司優勢,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約管理。充分發揮財務公司的資金平臺作用和結算中心功能,有利于盤活企業內部資金,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集團融資能力,支持企業集團的發展,促進煤炭企業集團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7)充分利用產權交易市場,推動資產戰略重組。煤炭企業充分利用產權交易市場,一方面可以深化企業改革實施戰略退出;另一方面可以為新興產業和子公司引進投資人,有利于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優化資產結構、增強企業活力,有利于增強煤炭企業市場競爭力。
參 考 文 獻
[1]高崇.淺談大型煤炭企業內部的資金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2(5)
[2]許文巍.對煤炭企業資本運營工作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08(7)
[3]王中艷,巴玉,儲嬋娟.淺析煤炭企業的資金管理[J].企業導報.2010(2)
[4]馬志賢.以管控體系建設為核心完善國有煤炭企業資本運營[J].煤炭經濟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