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目前,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人力資源需求極為旺盛,各行各業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呼喚高質量的職業教育。
【關鍵詞】職業教育;學生思想道德
一、現代職業教育應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
首先,強化職業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多年以來,職業教育院校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各類應用型專門人才。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職業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思想道德教育在職業教育過程中還缺乏深度和工作力度。其次,職業教育要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發展成才的目標,思想道德教育是保證。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升,歸根到底要靠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核心。最后,現實社會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低下、敬業精神缺失、誠信度差現象的改善,需要職業教育強化德育。在面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好形勢下,職業教育要轉變德育觀念,重視和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培養,這是真正改變目前我國從業人員道德素質低下、敬業精神缺失、誠信度差這一狀況最有效的途徑。
二、職業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弱化的原因
第一,實際教學中不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有些職業技術教育院校為了提高就業率,往往只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的培養而不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第二,職業教育中德育課內容單調重復、方法單一、缺少創新的狀況多年來一直沒能得到改善。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德育理論課內容老化陳舊不能及時更新、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創新、缺乏時效性和吸引力、跟不上新形勢變化和要求等弊端,造成了教師講著枯燥、學生學著沒興趣的現狀,從而嚴重地制約、減弱了德育課應有的作用。第三,部分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自我認識有偏差,不能夠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使得某些教師講實際、講實惠、重自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心浮氣燥、急功近利,注重職業技能傳授,忽略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對口升學指導,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對職業教育應重視德育強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幾點建議
第一,轉變德育觀念,將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與創新教育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德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他們樹立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提高他們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培養他們勇于承受挫折、敢于面對挑戰、樂于探索、善于創新、追求成功的良好品質。這就要求在德育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踐,因勢利導,遵循實效性和生活化的原則,把做人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奮斗精神和創業精神教育、法制教育融人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去。第二,注重師德教育,重塑職業教育教師高尚風范。首先,職業教育教師應有高度的政治覺悟,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堅持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引導學生;要遵守職業規范,具備較高職業素質,要愛崗敬業,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對社會、對人民、對本職工作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滿腔熱忱地對待工作,愛護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其次,職業教育教師擔負著傳授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任務,要有堅實的專業技能知識。教學中不僅要把專業知識、專門技能傳授給學生,而且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響學生,以無形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學生。第三,關注職校學生的實際問題,做到以人為本,努力營造全員參與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圍。我們必須使德育更好的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不斷創新。教育過程中既要耐心細致、循循善誘,又必須要與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以情感人、以德育人。
職校學生正確理想信念的樹立、崇高思想品德的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培育、優良文明習慣的養成、美好心靈的塑造,都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支持、共同努力,來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社會環境。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要和社會教育結合并融為一體,依托職業院校所在地,廣泛建立實踐參與基地,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道德實踐機會。各級文化、宣傳部門要增強責任感,積極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內容健康向上的豐富的精神食糧;各級行政執法部門要通力協作,有效的優化校園周邊及社會環境。
參 考 文 獻
[1]楊旭.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滄桑.2006(4)
[2]王卓越.新時期如何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J].考試周刊.2008(41)
[3]李伍枝.中職學校思想道德教育與創新素質的培養[J].企業導報.2009(8):186
[4]張曉波.淺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