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環保竣工驗收監測工作內容和程序進行相關概括,同時對驗收監測工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主要問題提出見解,為環保竣工驗收監測工作提供借鑒意見。
【關鍵詞】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思考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是對建設項目建設期、試生產期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驗收監測,是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環保驗收的主要技術依據。建設項目對環評報告書(表)中環境保護要求執行和落實程度決定著環保驗收的能否通過。因此,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要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要求進行,嚴格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工作。
一、建設項目現場勘查及注意問題
(1)現場勘查。現場勘查工作是在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間,由受委托單位監測技術人員對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立項、環評、初設等技術性文件,項目各生產設施、環保設施建設和試運行情況,清潔生產工藝、生態恢復治理情況以及項目是否有變更等其他情況進行現場勘查。在整個查看過程中應做到全面、細致、認真,不放過任何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要對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和環保敏感目標的保護要多看、多問,嚴格按照環評要求核對并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要向建設單位直接提出,并上報站內項目驗收監測負責人及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相關的整改要求和意見,待建設單位整改完善后再行開展驗收監測工作。現場勘查的結果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驗收監測工作的能否順利開展和完成。(2)注意問題。一是對環評批復、工程初步設計及建設情況的核對,及時指出問題所在和整改要求,并向相關部門報告;二是建設項目生產設施與配套的環保設施是否一致,是否正常運行,避免監測的盲目性;三是建設項目的環保設施和措施是否有重大變更,是否有相應的變更批復;四是綜合現場勘查各類情況判斷該建設項目是否具備驗收監測條件。
二、驗收監測方案的編制及需注意的問題
(1)驗收監測方案的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方案是對在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對環評報告書的環保措施落實情況以及環保設施實際完成情況進行對照檢查和監測的計劃,同時也是進行驗收監測和編制驗收監測報告的主要依據,合理、全面的驗收監測方案為現場監測工作和驗收監測報告的編制會奠定良好的基礎。一般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前言部分。前言部分是簡述建設項目和驗收監測工作的由來,建設項目的建設情況、投資情況,試生產時間以及委托單位、負責驗收監測工作的環境監測站,現場勘查時間。二是驗收監測的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法規;國家、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對本項目有關的批復意見;建設項目單位委托驗收監測的委托書。三是建設項目的工程概況。包括建設項目的工程基本情況(位置、建設內容、規模、占地面積、總投資、環保投資試生產日期等);生產工藝流程和關鍵生產單元的簡述(附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各主要生產單元污染物產生情況;主要污染物處理工藝流程和排放情況。四是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主要意見及批復要求。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中環評單位對該建設項目的主要結論和意見;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核的批復要求。五是驗收監測評價標準。應列出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批復時的國家或地方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名稱、標準號。(2)編制驗收監測方案需注意的問題。一是建設項目實際建成與環評報告書(表)及其批復和的設計要求是否一致,如有差異情況,均須予以列表對照說明。二是驗收監測的執行標準一定要要選擇正確、適當。三是驗收監測因子的選擇和頻次的確定必須按照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執行,充分做到全面、合理。四是要針對項目的特性對環境管理檢查內容做出合理選擇,特別是針對項目中具有潛在的或實際危險、可能對周圍環境及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影響的設備和設施,必須做出相關的警示或提示標志牌設置。
三、現場監測及注意的問題
(1)現場監測要求。一是竣工驗收現場監測工作進行前應召開相關職能監測科室項目負責人會議,明確本次竣工驗收監測的目的、監測內容、監測頻次及其他相關要求;二是在驗收現場監測工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監測技術規范及驗收監測方案內容要求執行各項監測活動;三是對所有與驗收監測工作的有關現場監測活動均應當予以記錄,確保所有工作環節處于規范要求之內;四是對所有與驗收監測工作有關的質量記錄和原始觀測記錄、計算和導出數據、記錄以及證書等技術記錄均應歸檔并按適當的期限保存。(2)現場監測時需注意的問題。一是現場采樣期間應經常查看驗收項目生產工況,生產是否正常,工況有效負荷是否滿足相關要求,同時不間斷的查看生產設備及環保設施、設備污的運行記錄,收集所需的各種數據、制度等,并按照環評中環保竣工驗收清單,逐一落實。二是要本著對環保事業和建設項目單位認真負責的態度,完成好每一項現場監測工作內容。三是監測負責科室在現場發現問題,應及時予以糾正。
四、報告編寫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驗收監測報告包括:前言部分、驗收監測依據、建設項目工程概況、環評報告書(表)意見及其批復要求、驗收監測評價標準、現場驗收環境監測結果等。除此之外,還應加入以下補充內容:(1)監測期間工況分析。主要說明在驗收監測期間該項目的生產是否正常運行,生產負荷有否達到竣工驗收監測要求負荷以上;同時根據各類設備運行負荷的數據計算實際運行負荷出。(2)監測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主要介驗收紹監測分析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執行情況和結果。(3)驗收監測結果及評價。驗收監測結果包括環境質量監測結果、污染源監測結果、無組織排放監測值、噪聲監測結果、污染物日排放量及年排放量。以上驗收監測結果及分析要充分反映驗收監測檢查中和現場監測的實際情況,并能根據驗收監測的評價標準進行有效地分析評價。(4)現場監測報告。在現場監測工作完成后,及時對各監測內容進行實驗室內測試分析、數據整理上報、三級審核以及現場監測報告的編制和出具。(5)環境管理檢查。對環境管理的檢查結果根據驗收監測方案檢查內容,逐條進行詳細說明,同時對不符合情況進行原因分析以及結論。(6)編寫監測報告需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是建設項目實際建成與初步設計、環評報告書(表)及其批復是否一致,有什么差異均應在驗收監測報告中詳盡說明。二是驗收監測的執行標準及其應用指標要合理。三是監測數據的報告一定要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對未檢出監測數據應按照規范書寫“ND+最低檢出限”;所有監測項目均應用漢字表述,不得用符號或分子式代替。四是驗收監測結果的評價和結論要準確、精煉、完整。五是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核算。
五、報告報出與審核
實驗室要按照相關技術規范或者標準要求,依照環境監測工作規定的程序,及時出具監測有效的校準數據和監測結果,并保證數據和結果的準確、客觀、真實。在監測項目報告完成后應及時完成建設項目驗收監測報告,并準備好驗收相關材料,上報該建設項目審批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審核,確定驗收監測報告的主要結論是否合適,決定該建設項目是否具備現場檢查驗收條件。在建設項目驗收完成后,所有與建設項目有關的驗收監測資料要及時整理、建檔,移交檔案室歸檔保存,以備后查。隨著環境管理的不斷深化和加強,在建設項目環保驗收中還會遇到新的問題,因此需要不斷研究建設項目環境污染狀況,嚴格“三同時”制度的執行,嚴格控制污染,加強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確保建設項目環保設施按要求正常運行。
參 考 文 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培訓教材[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