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效課堂給我們解決了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高效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的改革。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轉變,更要改變教學方式,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關鍵詞】趣味;思想品德;課堂;高效性
所謂高效課堂教學,就是指在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引下,依據教學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應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技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輕松愉快地獲得更多的知識,達到培養能力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課也不再是畫畫背背那么簡單,“自主、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廣泛運用于課堂, 如何利用好這一平臺,把課上到學生的心里去,打造出優質、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對教師來說,是機遇又是挑戰。為此,在“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教學理念下,筆者深知激發興趣對于高效課堂教學的意義所在,經過取經、實踐、反思、歸納,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如何打造高效的課堂:
一、運用“幽默故事”,催生學習的興趣
有一次下午上“知識助我成長”一課時,學生比較困倦,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個別同學打瞌睡伏案入睡,即使沒有睡著的同學也多半神情倦怠,抑或小聲嘀咕。面對此情此景,我輕輕地走到打瞌睡的同學面前,撫摸一下他的頭,又對竊竊私語的同學說:“小點兒聲,別把同學的好夢驚醒嘍!”此話一箭雙雕,既批評了說話影響課堂紀律的同學,又批評了打瞌睡的同學。這句帶有善意諷刺的話,是毛澤東同志青年時代在湖南師范任教時說過的。我模仿了這句話后,同學們低聲笑了。笑過之后,打瞌睡的同學清醒了,說話的也不好意思再說了,困倦懈怠的氣息一掃而光,接著我講了老舍先生在《幽默文集》中的一個故事:從前,有個財主的兒子不學無術,整日游手好閑。一年夏天,財主的兒子進城來玩。因為天熱,口渴得要命,就到處找水喝。突然,他看見一家洗澡堂的門口掛了一個“清水澡”的牌子。由于他只認得一個“水”字,便以為是賣水的,于是向前討水喝。掌柜的趕不走他,生氣的從澡堂舀了一碗給他,他端起碗一飲而盡,付錢后揚長而去。走不遠,又想起扇子丟在澡堂了,就回去取。這時掌柜的當然對他很熱情,于是,財主的兒子拿起扇子,悄聲對掌柜的說:“你的水趕緊賣,我喝著有點餿了。”學生們聽了捧腹大笑。我趁機問道:“這個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在同學們討論結束的時候,我又補充了一句:“你們看,不好好學習,連水都要喝澡堂里的餿水。”發笑的故事和幽默的話語,打破了課堂的沉悶,融洽了師生感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幽默的事例也提高了課堂效率,使學生在笑聲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啟迪;從而明白了老師想要告訴他們的道理:就個人而言,讀書能夠改變命運。
二、開展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習的興趣
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多種種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增強學習的興趣。在課堂實踐中我從以下方面著手:
1.辯論賽:辯論是典型的開放式教學方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能夠使學生在動口的同時,動眼閱讀內容,動腦分析、推理、判斷,動手搜集整理素材,從而最大限度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各種積極因素,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如在講“個人與集體”內容時,我根據在學校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中七(2)班同學 “拔河比賽”、“黑板報”比賽中連連失利的情況,課前與學生進行了交流溝通,發現學生在“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上存在誤區,于是創設了教學情境,設置了正反觀點進行辯論:正方:一個人要獲得成功,一定要依賴集體;反方:個人要獲得成功,完全要靠自我奮斗。辯論賽要求:A.每2組選一觀點;B.每組派一代表(正反代表)上講臺,擺明自己的觀點,并說出自己的理由或舉例說明;C.其他小組討論總結后,派代表辯論。最后教師總結:(1)個人的奮斗離不開集體;(2)僅僅依靠集體是不行的,一方面要有自己的奮斗,另一方面還要為集體做貢獻;(3)集體有大小之分,小集體要服從大集體。
2.演講比賽:在講“個人與集體”內容時,我設計了“心系集體”這一環節;首先,讓同學看錄像(上一屆某年級參加校園文化藝術節匯演成功材料)其次,我安排演講比賽:“我為班級添光彩” 要求(1)時間:兩分鐘;(2)針對班集體的實際,談談自己如何為班級添光彩(先小組內演講)(3)由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實踐證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可以減輕師生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促進互動,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高效是課堂教育的發展趨勢之一。在課堂的教課上,我們要注重每一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以及他們的性格,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才是好課堂,能讓孩子們對所授知識感興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因此,為了適應教育發展的趨勢,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必須精心打造出一個優質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新課程 新理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教材 陳旭遠 主編
[2]《思想政治課教學》北京師范大學主編
[3]《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9年總第30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漕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