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學的質量并不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因為在高中的學習中,學生來源差異比較大,他們都有著不同的信息基礎,所以這對施教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差異化的教學方式則能夠在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并且分析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進行差異性的教學,從而提升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一、差異化教學的內涵
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知識基礎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忽視的。而差異化的教學模式則是在承認學生的個性以及學習基礎的差異性的基礎之上所實施的教學。在差異化的教學中,施教者首先要對學生的先天的素質以及后天的教育環境等做一個分析,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學習基礎差異,然后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潛在的能量,因材施教,讓學生在一個自由的空間里面更好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差異化教學。
二、高中學生的差異性分析
高中生一般都是年齡在15歲至18歲之間的青少年,他們有著屬于自己年齡的個性與特點,但是又由于受教育的環境以及成長環境的不同,在教育中會存在很多的差異。
(一)學生自身方面的差異
由于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以及教育環境,所以在高中生中在自身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毅力以及自信心等方面。就像在有的高中生中,由于家庭情況較好,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計算機,并且對于一些信息技術方面的處理也比較熟練。這樣他們在進行信息技術學習的時候就有比較高的自信心,并且在學習中也能夠很好的適應。而有的學生由于家庭情況方面的原因,在之前并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他們會表現出明顯的自信心不足,這樣就不利于他們受教育,并且也不利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當然除了自信心,學生在學習毅力、學習動力等方面也有著自身的差異,這些差異都會影響教學的質量。
(二)信息技術學習方面的差異
在學習中很多時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影響教學的質量,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而有的時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源于他們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就像有的學生天生的就對信息技術感興趣,有的學生卻天生排斥信息技術。當然在信息技術的基礎方面每個學生也會有差異,他們有的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基礎好,而有的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基礎差,這些都對高中的信息技術教育會產生影響。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應該做好分析,從而因材施教。
三、高中信息技術差異化教學策略
(一)轉變觀念,有效的評估學生的差異化
在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用差異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差異化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哪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很強的自信心,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哪些學生出現自卑的心理,并且在學習中遇到很大的困難等老師應該要有個最起碼的掌握。這樣才能夠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實施教學的策略。在掌握了學生的差異性以后,老師可以成竹在胸的去做一些具體的教學的設計,對于教學內容的難點、重點、課程的標準等都要進行有效的設定,讓設定的內容既有利于那些學習底子好的學生,又有利于那些學習底子差自信心不足的學生的學習。
例如,在剛開始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針對全班學生的學習信息技術的情況做一個比較簡單的統計,設計一份調查問卷,調查一下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然后再將問卷做一個比較系統的分析,明白有多少學生接觸過計算機,有多少同學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當然在設計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根據教學的要求,對于一些計算機里的基礎知識在問卷中有所涉獵,調查一下不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哪些版塊感興趣,并且了解多少等等。通過這樣的分析,老師做到心里有數,然后在此基礎之上有效的進行教學設計。
(二)提供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術的教育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需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些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能力。當然在進行機會的提供的時候,老師也要考慮到學生不同的基礎,讓他們在探究中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學習到一定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用FrontPage 制作網頁這一節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這節內容的時候,專門搜集一些制作網頁的資料,然后給予他們一個主題,讓學生自己進行摸索去制作,最后去尋找制作設計網頁過程中的一些方法和規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專門提供一個制作網頁的課件,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對于那些基礎比較好,自信心強的學生,老師可以讓他們在制作的過程中,更注重版面的優化和技能的提升;而對于那些基礎薄弱,自信心不強的學生,老師則需要讓他們做好最基本的頁面,培養自己的模仿能力,以此來讓他們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從而提高高中信息技術的教育質量。
(三)利用校本課程,提升學生的專項技能
信息技術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而課本上介紹的多是基本知識,這就會讓基礎好的同學失去學習的熱情。老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水平,自編校本課程作為導學案,讓學習能力強的同學,系統的掌握一項專門的軟件并學好學精,而基礎較差的同學,則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校本課程的運用,既要充分體現分層教學的觀念,又要讓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拓展與升華,甚至形成專項技能。
結語
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差異化教學手段的運用,需要老師在分析學生差異化的基礎之上,做好有效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安排。針對學生不同的自身情況以及信息技術學習的情況,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讓他們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從而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整體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