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并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據(jù)此,筆者將其巧妙地與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鞏固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建了課前自主學習,課中自主合作,課后自主探究的自主學習模式,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之中,有效地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自主合作與自主探究精神。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xiàn)以《幽徑悲劇》一課為例,試談我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課前自主學習
我們平時要求學生課前自主預習,其實只是向其提出了學習方向,顯然是不夠的,特別是中后進生預習時就可能不知所措。因而我向?qū)W生提出了五個具體的預習要求:1.新課獲得了哪些生字新詞2.新課寫的是什么?3.作者怎樣寫的?4.文章寫得怎么樣?5.尚有哪些疑惑?如,學習《幽徑悲劇》一課,我從該課的預習檢查中獲悉,學生摘錄了本課的生字新詞“惆悵、搖曳”等詞;掌握了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本文寫北大燕園內(nèi),作者自家住處附近一條幽徑上的一株古藤蘿的悲劇,作者把這株古藤蘿的悲劇,視為整個幽徑的悲劇,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理清了本課作者是從三個方面來具體敘述的:文章前六個自然段寫幽徑美景,文章第七至十自然段寫幽徑藤蘿之美,最后六自然段寫藤蘿悲劇;歸納出本課的一些主要的寫作特色:一是詞匯豐富、語言優(yōu)美,二是運用反復的手法,表達作者強烈的情感……多數(shù)學生還存在一些疑惑:如文章前六個自然段寫幽徑美景與古藤蘿的悲劇有什么關(guān)系?“六院前和紅二三樓之間的那兩棵著名的古藤被干凈、徹底、全部消滅掉”為什么還要“被踏上一千只腳”?……通過自主學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又為學生課堂有效合作搭建了平臺。
二、課中自主合作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合作學習,然而我們許多教育同仁在實踐時,多是無目標地要求學生合作交流或是一味地根據(jù)自己的教學設計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合作討論,許多問題多是淺顯的甚至是學生都會的,更談不上是建立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基礎之上,所以合作交流成了形式或是重復的提問。為克服這種低效的形式主義,同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我一改課堂的學生被動合作交流為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具體為“三交流”:一是交流學生自主學習中的收獲體會(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把握本課的學習重點);二是相互質(zhì)疑問難(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突破本課的難點);三是全班合作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隨機點撥)。如本課,在我參與的兩個學習小組中學生交流都非常踴躍:如交流“文章怎樣寫”這一問題時,有的學生逐段逐層談,談得尤為具體:文章開頭寫幽徑自有來頭,不可等閑視之。接著寫幽徑四季之美,先交待幽徑“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環(huán)境,然后從“山上”“湖中”兩個方面分寫景物之美。寫山上之美,按時間順序,從“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突出“總有翠色在目”。寫湖中之美,著重表現(xiàn)夏天“綠葉接天,紅荷映日”的“一股無比強烈的生命力”。……學生在相互質(zhì)疑問難中,探討了文章前六個自然段寫幽徑美景的目的,其用意是為了托出幽徑藤蘿,這從書上“在所有的這些神奇的東西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讓我最留戀難忘的是一株古藤蘿”一句可以看出,從而突出藤蘿在幽徑中的不尋常地位。至于兩棵著名的古藤被干凈、徹底、全部消滅掉”還要“被踏上一千只腳”都是引用的我國十年文化大革命時的用語,意在說明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除此外,他們還提出了難以討論透徹的問題——“幽徑悲劇”悲的根本在哪兒?最終在全班的交流中得以明白——“幽徑悲劇”悲的根本在于十年浩劫已結(jié)束十六年了,且國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尚有愚氓之人砍掉兼有“真、善、美”內(nèi)涵的古藤蘿,實在令人痛心而需全體國民反思……這樣既解決了學生預習中的疑難問題,又使學生全面而深入地把握了課文內(nèi)容及特點,還調(diào)動了全體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
三、課后自主探究
對于學生課后的鞏固學習,我們多數(shù)老師忽視“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語)的地位,都以書面作業(yè)一布置而了事,甚至是口頭一說而已,實為可惜。為發(fā)揮教材的示例功能,同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自主探究水平。我在學生課后完成相關(guān)的書面作業(yè)的基礎上,就自主鞏固學習方面還提出了“三探究”:一是探究本課有哪些佳詞麗句、精彩片斷可以熟記積累,二是探究本課有哪些表現(xiàn)手法可以學習,三是探究本課可與哪些課文進行比較閱讀。如本課,我在查閱學生課后探究情況中得知,學生背、默了“司空見慣、毛骨悚然”等詞,“一面傍湖,……幾乎讓人不辨四時了”等片斷;模仿本課的反復、描寫等表現(xiàn)手法寫景抒情……還將本課與《都市精靈》等課進行比較閱讀,找出了相同點:都提出人要正確理解與處理好與自然的關(guān)系……運用了描寫、議論、抒情等修辭手法來表達情感……不同點是,語言的特色不同:《幽徑悲劇》一課的語言精練、純粹、通俗而又雅致。在大量的現(xiàn)代詞匯之中兼用一點文言詞匯,如誅伐、焉知……也用了不少成語及四字短語……《都市精靈》一課注重選用最富于表現(xiàn)力的詞語表現(xiàn)動物的狀態(tài),如大海鳥“一起騰空”“一抿翅膀”……創(chuàng)造新詞與借用舊詞相結(jié)合。
當然,上述自主學習模式中課前、課中、課后所相對應的自主、合作、探究,只是相對于三個方面的側(cè)重點而言,其三個方面及其對應的方法既相互滲透、互為一體,又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自主”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合作”是強化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探究”是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手段。學生這三步自主學習的習慣養(yǎng)成了,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金郊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