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課堂教學中,三五分鐘的導入往往對于接下來整節課的教學效果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在一節課中,導入做好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接下來所要學習內容的興趣,并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因此,作為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了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一些實踐,簡單列舉了幾種歷史課堂上常見的導入方式,希望能夠為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所裨益。
【關鍵詞】歷史課堂;導入環節;學習興趣
導入是一堂課的首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所在。在設計導入環節的時候,其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然而,無論是什么樣的導入,教師在設計的時候都要考慮到學生實際、教材內容、教學環節等多個因素,這樣才能夠使得課堂導入發揮最優的效果。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導入的設計,要注意結合歷史學科的特征和班級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導入內容,努力通過有效的導入來使得歷史教學更好地實現素質化的目標。
一、溫故知新導入法
歷史學科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各個章節的知識都存在著前后相依的聯系。很多時候,教師在上新課之前都會先從溫習舊知識開始,在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之后再引出新知識,而這種教學技巧就是我們所說的溫故知新導入法。在上新課之前,教師花上三五分鐘的時間把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要點簡明地說一遍,不但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新知識的講授做好鋪墊,同時,還可以將新舊知識納入到同一個知識體系,使得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相關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時,由于學生在初中時就學習了很多有關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事實、發生的幾場重要的戰爭以及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的條約,因此,在上新課之前,我就引導學生先回憶了一下之前學習過的這些知識,然后在復習的過程中逐漸引出今天的課題。通過這種溫故知新導入法不僅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了學過的知識,同時,這種以舊知識為起點的學習會讓學生學習的效果更加理想。
二、問題導入法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年齡段,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把握住高中生的這些心理特征,采取相應的方式,會讓教學活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問題設計可以有效點燃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在歷史課堂上,我們可以采取問題導入法,通過設計一些能夠引起學生注意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的興趣。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到《辛亥革命》的時候,就在上課之前給學生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辛亥革命最終取得勝利了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取得了勝利”學生答道。由于在初中階段就學習過有關辛亥革命的知識,因此,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難,接著我再問道:“既然辛亥革命取得了勝利,那么,在辛亥革命以后,中國是不是從此以后就快速地步入到了發展的新時期呢?”就這樣,通過這樣的問題,使得學生在沒有上新課之前,就已經大致摸清楚了本節課的重點,并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自然地引出今天的課題“辛亥革命”。
三、生活實例導入法
對于學生而言,越是與自己生活接近的東西越容易被接受和喜愛。在很多人看來。歷史知識說的是過去發生的事情,與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沒有什么太大的聯系,而事實上,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因為現在和未來的發展基點都源于歷史,我們生活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趨勢都帶有一定的歷史性原因,因此,教師在歷史課堂上,要注意把歷史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進行新課的導入。這樣做不僅能夠把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同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同時,也可以打破歷史與生活無關地誤解,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四、詩詞導入法
中國被稱為詩詞的國度,詩詞在描述事物或者現象的時候,其表達的意境往往更加精妙。在我國,尤其是古代時期,誕生了大量才華橫溢的詩人和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無論是什么樣的詩詞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很多時候,一些詩句本身就是對一定歷史事件的描述,例如,毛澤東寫的《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就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長征的真實描述。因此,我們在開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引用一些詩詞來進行導入,通過詩詞的精言妙語來引入課堂教學的主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往往會取得很不錯的效果。例如,周恩來就曾經引用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來比喻當時的國共兩黨。因此,在講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這部分的內容時,我就用這首詩來進行導入,從而使得學生對這部分的內容產生學習的興趣。
在歷史課堂上,除了以上所說的導入方式,事實上,教師還有很多其它的選擇,例如,謎語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懸念導入法、多媒體導入法等等。無論是哪種導入方法,教師在進行導入的過程中都要秉持著這樣幾個原則,一是簡潔性,二是靈活性,三是目的性,只有具備了這三個原則的導入,才能夠發揮最大限度的發揮導入功能,有利于活躍歷史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陳啟昌.對高中歷史導入方法的幾點認識[J].考試周刊,2008年第37期
[2]萬能太.高中歷史新課導入藝術漫談[J].文教資料,2007年第17期
[3]潘偉松.高中歷史課導入應該注意的問題[J].考試周刊,2012年24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建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