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課堂】
風起云涌,日月經行,大漠高山,海闊溪長,花開花落,春去春回,壁立千仞,海納百川,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夏蟲鳴草間,猛虎嘯山林。大自然如此多姿多彩。
有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讓人感嘆浮生若夢;有如“月有陰晴圓缺”讓人淡然面對親人離散的缺憾;有如“無可奈何花落去”讓人惆悵青春的易逝;有如“長河落日圓”讓人陶醉于大漠的壯美;有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讓人為生命的頑強而贊美;有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讓人領略鄉間生活的情趣與其中蘊涵的哲理;有如“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讓人看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有如“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讓人贊嘆自然的神奇力量;有如斑羚飛渡,讓人震撼于它們為保存種群而甘愿自我犧牲的精神;有如飛蛾撲火,讓人驚嘆于它們對光明的執著;有如井然有序的蟻群社會,讓人不得不佩服這些小生靈的生存智慧……多彩的大自然帶給我們如此豐富的感悟。
【文題亮相】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奔騰的江河,高遠的天空,繚繞的云霧,璀璨的星空,都會引起我們的沉思;寒來暑往,花謝花開,鳥語蟲鳴,日出日沒,大雁南飛,瑞雪紛紛,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在這些沉思和遐想中,大自然用它獨特的方式變幻著自己的形象,以無言的睿智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
請以“感悟自然”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題目自擬;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要有真情實感。
【寫作方向一】
“感悟自然”這個話題外延很寬泛,同學們要寫好這篇話題作文,必須從廣闊的空間里選擇一個小的角度,從大方向中選取一個具體的目標進行寫作。
因此,同學們可以從托物言情這一寫作方向入手。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多姿多彩的,人生活在自然中,常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一些事物上;或者說,一些自然界的事物常常會觸發我們的某些思想感情。于是,人們常常借助自然界中的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朝著這一寫作方向去下筆,落紅便不再是無情物了,風霜雨雪也不再僅是毫無生命的自然現象了。
大自然的禮物
□袁 南
大自然是神奇而大方的,它帶給人們一份奇特的禮物。
這是8月的第一個傍晚,一個賦予人們希望和幻想的傍晚。
雨過天晴。
天空架起了一座七色的拱橋,它在空中畫出一道長長的弧線。這拱橋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彩虹。年輕時尚的爸爸媽媽,伉儷情深的爺爺奶奶,天真爛漫的孩子和咿呀學語的幼童,都紛紛走出屋門,共同分享這彩虹帶來的歡樂。
彩虹要算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啦,或許有人看了彩虹,才會懂得“美”的真正內涵。它包羅了世間的一切美麗色彩:有朝霞的紅色,有蜜橘的橙色,有迎春花的黃色,有樹葉的綠色,有小草初萌的青色,有海洋的藍色,有牽牛花的紫色。她美而不艷,所有的顏色都是淡淡的,但誰都知道那是她善良和樸實的象征。
彩虹跨過了屋頂,跨過了柳葉,跨過了葡萄的藤蔓,跨過了滴水的草尖,跨過了沾著雨水的蓓蕾,也跨過我們的心靈。她跨過整個世界,卻又映現在我們的眼睛里,無限大而又無限小。她雖然凝滯不動,但人們卻能從中感受到一種無時不在的生命力。
彩虹慢慢消失了,她融化在天空中,也融化在每個孩子的心里,成為一個永遠不會褪色、不會凋謝的夢。
小院本來是很美的,加上彩虹的美,就顯得更加嫵媚可愛了。浮云像一塊厚厚的絨毯鋪在天空的一角,卻又被紅霞染得發紫,恰似一個熟透了的茄子。其余的天空散著明凈的藍色,好誘人,好可愛,那是自由女神墜地的長裙吧。天空的最北端,云的顏色分布得很不均勻,好像是農家自染的印花土布。我不由想道,畫上的云,比起這空中的云,實在太遜色了,因為它們只是呈現在一個平面上;而空中的云,卻讓我們著實感到了它的厚實和柔軟。
在廣闊的天穹下,夕陽的余暉為一切鑲上了金邊,在這金色的世界里,瓦檐在滴水,蟈蟈在鳴唱,綠葉在空中自在地伸展。
暮色降臨在小院里。
我們小院里善良的人們,誰能不這樣說:“我們熱愛今天。”誰能不這樣想:“明天天空會更藍,葉子會更綠,花會更美,看彩虹的孩子會更多。”
點評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大自然賜予人們的一份寶貴禮物——彩虹。特別是文章第五自然段,集中了對色彩的描寫。這些淋漓盡致的色彩描寫,瞬時將一座七彩的橋梁架在讀者的腦海中,使其感受到一種“無時不在的生命力”。由傍晚到暮色降臨,只是極短的一瞬間,在作者的筆下卻幻化出如此奇異絢爛的色彩,這不能不說作者具有豐富的內心體驗和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小中見大。全文字里行間洋溢著活潑、輕快的氛圍,寄托著作者對美好明天的向往之情。
【寫作方向二】
人生于自然,長于自然,一方面,自然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又促使其不斷地改造自然。人與自然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人與自然應該怎樣相處?循著這一寫作方向,同學們也可以找到很多素材。特別是在當今環境問題十分突出,環保事業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的大背景下,同學們可以帶著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入文,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明天,你是否依然美麗
□楊 美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題記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漫步在幽靜的山林間,徜徉于潺潺溪流旁,花兒草兒嬌艷奪目,鳥兒魚兒自在快活。慷慨的大自然敞開她寬廣的懷抱,熱情地迎接萬物之靈——人類的到來。
憶江南
煙花三月,草長鶯飛,青山綠水,江南真美!
無論是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還是蘇軾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抑或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都表明江南的秀美,已深深滲入人們的心里。
江山無限,讓文人騷客常吟詠;似水柔情,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然而,“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的思想改變了這一切,工廠的大規模建設、亂排“三廢”以及不合理的生產方式等,使得江南的綺麗不復存在。廠房林立,煙霧彌漫;茂密森林,光禿一片。所謂的“經濟效益”使得一雙雙黑手毫無節制地伸向潔凈的自然。“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看著森林被剃成平頭,有識之士奔走呼號;聽著動物們的凄厲慘叫,環保志士唯有黯然神傷。
難道江南的秀美只能在眷戀者的筆尖舞蹈,在仰慕者的心里流淌?
何時,我們能不再只對著書本作“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的詠嘆?
思塞北
巍巍高山,茫茫草原,羊歡馬叫,塞北真美!
長河落日秋雁,塞北金戈鐵馬,北方以其廣袤雄渾的壯美征服世人。敕勒川,陰山下,猶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塞上”竟然也擁有“江南”,那綠油油的牧草養育了多少牛羊,孕育了多少草原英雄的豪情壯志。想當年,成吉思汗,萬馬奔騰,氣吞萬里,豪取天下。然歲月流逝,美景難現。如今,為追求經濟效益,清新遼闊的草原,早已換了“人間”。“一切向錢看”逐漸侵蝕著瀟灑豪壯的草原風氣。“盤馬彎弓射雕”的精髓沒有學到,雕卻成了人們的盤中餐;濫采地下資源,過度放牧牛羊,碧海千里的草原只能見“平沙細草斑斑”。“胡兒十歲能騎馬”已成為夢幻,難道我們真想讓“噠、噠、噠”的馬蹄聲消逝在遼闊的草原嗎?“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何時能再見那藍藍的天空、青青的草原和那奔騰的駿馬?
啊,壯美塞北,你快回來!
人斷腸
風帶著水汽游走在林間,樹連成海,“海”仿佛沒有際涯,這是怎樣一種美景……而如今,卻只是一個帶著隱痛的回憶了。連綿的青山,淙淙的流水,遼闊的草原,潔凈的天空……這如畫的江山,何日能重現?
其實,環境惡化,又何止江南與塞北!
肝腸寸斷,欲哭無淚。寄熾熱深沉于自然又何如?我太年少,不足加冠;我太渺小,只十三億分之一。所以我很無助,我心中充滿了憂傷與孤寂。隨著時光的流逝,心中那最初的色彩被歲月的波濤日益沖刷,現實不時撞擊著我那顆脆弱的心,但我的心卻沒有冷寂無聲,依然熱情似火,依然渴望美好的明天。
憂思慨嘆,草筆成文,心中不斷響起一個堅定的聲音:“大自然,明天,你還會美麗!”
點評
從自然環境的變化中,作者看到了環境不斷惡化的現狀。文中不斷的悲戚的叩問,讓人看到了作者對環境問題的深沉思考,對環保事業的關切,對美好未來的呼喚。文中的三個小節圍繞一個主題,立場鮮明;加上詩詞的引用和移接,使語言頗具魅力。
【舉一反三】
“感悟自然”這一話題,同學們還可以從自然給人的啟示,或揭示其蘊涵的哲理等方向入手構思。比如可以從自然界的山川、原野、沙漠、江河、植物、動物等方向入手;也可以從自然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方向入手;還可以從自然的聲音、色彩、溫度、形態等方向入手。“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同學們就可以找到很多的寫作方向。
【延伸訓練】
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雨滴答,北風呼嘯,泉水叮咚,蟲鳴唧唧,松濤陣陣……大自然的聲音豐富多彩,你聽到過嗎?還有大地的呼吸,樹木的成長,夜晚鳥兒的呢喃……你留心過嗎?大自然的聲音是其表達的語言,我們可以從中聽出柔情,聽出憂傷,聽出豪氣,聽出故事,聽出哲理,聽出未來,聽出……
請以“大自然的聲音”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題目自擬;③不少于600字。
素材拾貝
環 保
【語錄例舉】
1.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
——[西漢]賈 誼
2.如果任憑環境無休止地惡化,人類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廣而告之》廣告語
3.幸福——那就是跟大自然在一起,看著她,跟她談話。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看點】
我國水體污染嚴重
我國的江河湖泊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國每年至少排放污水300億噸,平均每天8000萬至9000萬噸。而其中85%以上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流入江河。黃河、珠江、淮河、松花江、遼河、海河等流域有機污染嚴重。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赤潮頻頻發生,近海海域水質惡化日趨明顯。
運用解讀: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水資源的保護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形勢。對水污染的治理已是刻不容緩。
適用話題:生態破壞 水污染 地球母親的哭訴 環境與人類
保護我們的環境
我國正在進行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有效地阻止了風沙的南侵;限期治理淮河水質污染,政府責令沿淮河兩岸的工廠企業廢水排放限期達標,凡是逾期未達標的,一律依法予以關停。目前我國政府正采用同樣的措施治理其他江河湖泊沿岸工廠企業的污水排放問題,這樣就有效地控制了水資源的污染;包蘭荒漠防護網的建成,積累了人類治理荒漠化的經驗;長江上游的植被重建工程,歷時二十余年,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最近國家又加大了重建的力度,劃定了天然森林禁止砍伐區,并擴大封山育林的區域;國務院決定本世紀末投入900億元,重點重建長江、珠江、錢塘江和太湖、鄱陽湖、巢湖的生態環境。
運用解讀:為了應對荒漠化、水污染等突出的環境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有效地遏制了這些環境問題。但要從根本上治理環境問題,還需要我們每個人樹立起環保意識,自覺保護我們家園的生態環境。
適用話題:我們在行動 明天會更好 守望青山綠水
【李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