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樂,這位來自南通的“天才女孩”,在2007年法國巴黎梅西安國際現(xiàn)代鋼琴比賽中,以無可挑剔的技藝獲得第一。創(chuàng)造了一項令世人矚目的驕人成績,成為了繼秦川、朗朗、李云迪等之后,中國又一位享譽國際樂壇的年輕鋼琴家。
中國青年鋼琴家劉樂應邀做客《三角洲》雜志社。13日下午,一身利落打扮的劉樂早早地來到了本刊編輯部。
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閃爍著睿智。
落入凡間的音樂天使
出生在音樂之家的劉樂,擁有著極好的音樂天賦。她4歲就開始隨父親及俞劍兒老師學習鋼琴,感性和抽象的音樂給了劉樂無限的想象空間。劉樂回想孩提時說,她的童年就是在彈琴,與音樂相伴中度過的。1994—2002年,劉樂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受到了吳思一、肖爽等老師的悉心教導,感激之心充滿在劉樂的心中。
踏進奧地利國立海頓音樂學院的大門,對劉樂來說“純屬偶然”。2002年,奧地利海頓音樂學院在廣州招生,劉樂幫同學伴奏。既然來了,何不考考試下呢?帶著這樣的念頭,劉樂坐到了鋼琴前,四首曲子彈完,奧地利海頓音樂學院的校長立即找來翻譯告訴劉樂,她被錄取了。劉樂是當天所有考生中,唯一被當場錄取的學生。第一次被全球知名音樂學府以這樣的方式給予肯定,劉樂心里說不出的高興。
劉樂的父母知道后萬般的不舍,可是17歲的劉樂還是堅持開始了一個人的海外求學之路。
身形嬌小,內(nèi)心強大
求學海外,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劉樂住在離學校較遠的地方。坐地鐵、公交、步行、買菜、做飯,成了她每天練琴之外的“必修課”。一年四季,無論刮風下雨,劉樂卻從來沒有落下一節(jié)課。她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學校的圖書館和琴房,每次彈奏新曲,劉樂都會先去圖書館研究,聽CD、看相關(guān)的介紹和作曲家的背景,再融入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學校琴房里的設(shè)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雖然每間琴房里面有三架鋼琴,Steinway、Bendorf和Yamaha,但是平時練習的時候只有一架Yamaha鋼琴是給學生用的,于是劉樂的父母就買了一架三角鋼琴,方便她在下課后練習。
2006年,21歲的劉樂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她還獲得奧地利貝森多夫獎學金和瑞士提爾·杜爾獎學金,這在鋼琴系,只有劉樂一人拿到了獎學金。
2007年,22歲的劉樂在法國的一個獎項令圈內(nèi)矚目:法國巴黎梅西安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梅西安國際鋼琴大賽不僅是法國最重要的比賽之一,也是世界最重要的比賽之一。它與肖邦、柴可夫斯基、范克來本、伊麗莎白和哈恩等國際權(quán)威音樂比賽共同載入了WFIMC網(wǎng)站的比賽。在決賽前,法國當?shù)仉娨暸_特別采訪了法國選手,特別希望法國本土的選手能得獎。當時臺下一共有9個評委,其中50%是法國人,其他的都是歐洲國家的評委,唯一的一位亞洲評委是日本人。
當評委會主席宣布獲得第一名的是中國選手劉樂時,臺下的觀眾很驚訝,接著爆發(fā)出了雷鳴般的掌聲。賽后記者采訪了評委會主席,問他:“為什么把第一名給了劉樂?”他說:“從劉樂的演奏中可以看出,她不是在競爭,不是為了比賽而彈奏的,而是在用音樂和大家交流。”
劉樂獲獎后,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的官員到場祝賀,并欣賞了劉樂在巴黎音樂城舉行的頒獎晚會上的鋼琴獨奏。世界著名現(xiàn)代音樂作曲家、指揮家、80多歲高齡的皮埃爾·布萊茲為劉樂擔任指揮。法國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更對劉樂進行了大篇幅采訪。
由此一發(fā)不可收拾。2003年,西班牙哈恩國際鋼琴大賽;2004年,意大利Valtidone國際鋼琴大賽;2005年,奧地利Gradus鋼琴比賽;2006年,奧地利Dichler鋼琴比賽;連續(xù)五年,劉樂年年都在國際重要比賽上拿獎。
2008年梅西安誕辰100周年的開幕式演出中,主辦方特別邀請劉樂來演奏。歐洲媒體這樣評價她:“2007年梅西安大賽中獲大獎的劉樂,在今晚的開幕式演出中帶給我們極大的驚喜,三首優(yōu)美流暢的德彪西前奏曲,正如我期待的那樣。接下來演奏的是Takemitsu為紀念老師梅西安而創(chuàng)作的《雨樹素描》,音色透明、情感細膩。最后演奏的是梅西安創(chuàng)作的《圣嬰》第六首‘一切有他而造’,這位年輕鋼琴家的演奏詮釋了梅西安音樂語言和音樂美學的真正含義和親和力。”
劉樂最喜歡的音樂家之一就是梅西安,他是法國著名的作曲家、風琴家及鳥類學家,是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樂常融入復雜的節(jié)奏語言,并以“有限移調(diào)調(diào)式”鋪陳出和聲與旋律。梅西安身為一位天主教徒,曲作中常流露出他對信仰的虔誠。
梅西安在作品中融入了多樣元素,例如印度節(jié)奏等。梅西安曾形容,當他聽見和音,尤其是根據(jù)他的音樂調(diào)式所譜出的和聲時,會不由自主產(chǎn)生共鳴,聯(lián)想到色彩,進而將這些色彩結(jié)合、轉(zhuǎn)化入旋律之中。有一段時間,他全心投入關(guān)于“全序列主義”參數(shù)化的實驗,因此被后世認定是序列主義領(lǐng)域的革新先鋒。他是首位在管弦樂曲中使用電子琴的作曲家之一。2008年12月,劉樂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梅西安的《天堂的顏色》,這是梅西安的代表作之一,每個和聲里表現(xiàn)出的是不同寶石的顏色。梅西安可以從各種和聲中聽出不同的顏色,后來國外的有關(guān)專家對此作了專門的測試,證明梅西安的判斷是正確的。
心音最動人
如今,劉樂經(jīng)常在奧地利Schloss Hunyadi皇宮舉行獨奏音樂會,奧地利電視臺對音樂會進行了全程攝像,還在音樂會后對劉樂進行了個人專訪。
2011年受維也納金色大廳負責人的特別邀請,劉樂演奏了肖邦的圓舞曲、瑪祖卡、波蘭舞曲等一系列名曲。為了讓音樂更有戲劇化,她查找了相關(guān)的視頻,看舞蹈是怎么跳的,了解樂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這個國家的民族風格。這場演奏得到奧地利聽眾的一致認可,她的專業(yè)老師也給出很高的評價:“劉樂演奏很到位,特別有本土氣息。就像一個奧地利人在演奏家鄉(xiāng)的樂曲。”
今年6月,劉樂在維也納的勛伯格藝術(shù)中心和“音樂之聲”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著名作曲家Lachenmann特意提前一個星期來到維也納,專門為劉樂上課輔導。在一次彩排回來后,劉樂晚上做了一個夢,她夢見海上的夜晚,滿天繁星,海風吹拂著海面,波浪翻滾,海浪拍打著遠處的山和險峻的懸崖。
第二天醒來,她來到彩排的琴房,老師發(fā)給他們一人一張紙,上面寫的是Leonardo da Vinci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是用來配合這次音樂演奏的。劉樂細細一讀,發(fā)現(xiàn)這首詩歌里描述的場景、意境居然和她夢里的一樣。這不是一個巧合,這是劉樂用心演奏的最好證明,她用心體會每一個音符、每一首樂曲,她是在用心演奏、用生命和熱情演奏。
維也納勛伯格藝術(shù)中心是以勛伯格的名字命名的,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他獨創(chuàng)了“十二音體系”。演出當天,勛伯格的女兒特意從意大利的威尼斯趕到維也納看劉樂的演出。中場休息的時候,勛伯格的女兒通過音樂中心的主任找到了正在休息室里看曲譜的劉樂,她激動地握著劉樂的手,并給了劉樂很高的評價。劉樂全身心的演奏,深深地打動了這位老人。
音樂與信仰
在奧地利的多年學習,劉樂對音樂有自己獨特的理解:音樂是用來表達感情,與人溝通的。音樂是她的信仰。
在薩爾茨堡,音樂終年回蕩不已,每年有4000多場活動,千姿百態(tài)的古典和現(xiàn)代藝術(shù)在大大小小的舞臺上盡情展示,大眾,滾石,爵士等,也在露天和室內(nèi)劇場中此起彼伏,使這座城市充滿了美輪美奐的藝術(shù)氛圍。
去年11月,劉樂和“二十世紀”樂團在薩爾茲堡巴洛克博物館演出,兩星期演出三場,分別在維也納音樂廳演奏奧地利作曲家協(xié)會的作品,在薩爾茲保巴洛克博物館以及維也納Anatomie劇院跟“二十世紀”樂團合作演出。這三場演出之后,劉樂每月都在維也納跟“二十世紀”樂團一起演出,從此,劉樂開始了和“二十世紀”樂團的長期合作。
“二十世紀”樂團的指揮是Peter Burwik,他也是樂團的創(chuàng)辦者。.從2008年開始樂團實現(xiàn)了與奧地利作曲家協(xié)會之間的合作,迄今為止演奏了34位奧地利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有一些是新作品的首演。今年11月,劉樂將在維也納廣播音樂廳和“二十世紀”樂團合作演出。
如今在維也納名聲大噪的劉樂,每個月都在維也納演出由奧地利廣播電臺每次參與現(xiàn)場轉(zhuǎn)播和作品解說的現(xiàn)代音樂會系列“Tribüne”。今年12月份,劉樂將會與維也納“音樂之聲”交響樂團一起回國舉辦巡回演奏會,著名作曲家Bernard Matter為其擔任指揮。
和夢想一起前進
劉樂說,這次回來辦演奏會,一是想把在國外聽到過的當代作曲家好聽的曲目拿到國內(nèi)來演奏;二是把在國外吸收的知識和世界最前沿的鋼琴音樂帶回祖國,向祖國匯報。
今年碩士畢業(yè)后,劉樂全身心投入研究近現(xiàn)代鋼琴,從四年前奧地利廣播電臺播出了三首她演奏的作品:梅西安、拉威爾和徳彪西,并采訪了劉樂,問她將來的打算。她說,一直希望演奏當代作曲家的優(yōu)秀作品。去年十一月碩士畢業(yè)前夕兩星期接到三場演出,此后劉樂開始了與“二十世紀”樂團和作曲家協(xié)會的長期合作,這是她的理想。
她今后的打算是要把她演奏過的、最動人和最具特色的音樂帶給中國觀眾,把她詮釋過覺得最精彩的作品展示給中國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