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綠色管理是生態經濟時代主要產物,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以消除和減少組織的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為前提,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目的是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的綠化,從而更加合理地、充分地、節約地利用資源,實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統一而進行全過程、全員、全面一系列的活動。
【關鍵詞】企業;綠色管理;綠色創新
隨著科學發展觀念不斷增強,科技發展和綠色經濟逐漸成為時代發展主流和趨勢。雖然人類創造了空前繁榮的工業文明和人類文明,但是自然環境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資源短缺、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都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綠色經濟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并迅速席卷全球,深刻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使綠色經營理念迅速傳播開來,綠色經營思想也逐漸被大多數企業認同,逐漸成為企業管理發展的趨勢。為了適應時代和自身發展要求,企業實施綠色管理是必然選擇。
企業的綠色管理包括以下幾個內容:(1)樹立綠色價值觀。綠色價值觀是現代企業文化核心,在綠色文明時代來臨之際,樹立綠色價值觀,將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生存發展基礎,是企業推行綠色管理關鍵。(2)使用綠色技術。綠色技術能夠節約資源、避免和減少環境污染技術,是綠色管理核心內容。(3)實施綠色設計。綠色設計就是把產品對環境影響具體體現在產品設計之中,(4)開發綠色產品。綠色產品的開發過程是企業。履行環保義務的關鍵所在,也是綠色管理的支撐點。(5)推行綠色生產。綠色生產又稱清潔生產,是指以節能、降耗、減污為目標,以技術、管理為手段,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防治工業污染、提高經濟效益綜合型措施。
一、綠色管理內容示意圖
綠色管理是對傳統的“灰色”管理的一次革命,凡是“灰色”管理中不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管理內容都要進行變革,因此綠色管理的內容相當豐富。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也多種多樣,比如可以從管理過程上來研究,有綠色設計、綠色技術、綠色制造、綠色包裝、綠色市場、綠色消費、綠色營銷、綠色會計、綠色審計等。綠色管理的內容,具體包括建立綠色管理模式、綠色生產、綠色營銷和綠色理財。這四者共同構成了綠色管理主要內容。綠色管理模式中的綠色企業文化,綠色經營戰略為企業實施綠色管理制定了目標和實施策略,綠色組織機構為綠色管理準備實施的基礎條件,三者共同繪制了綠色管理全局藍圖。綠色生產和綠色營銷是綠色管理的核心,兩者體現出了企業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綠色理財對企業實施綠色管理起到輔助作用,并監督其實施。
綠色管理盡管是一種新興管理方式,其本質上仍然是屬于管理的范疇,綠色管理與傳統管理只是就企業認識與處理企業、自然、社會關系的不同而對企業管理進行的區分。綠色管理并不排斥一般管理,在管理對象上,兩者都是對現代企業進行的管理。在管理內容上,都是要正確處理面臨的各種矛盾,都要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在管理方法上,兩者都必須注意將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有機結合,注意采用各種現代化的管理辦法。
傳統的管理相比,綠色管理具有以下特征:綠色管理的核心是綠色與傳統的管理相比,綠色管理的各個環節的全面“綠化”,一個產品從設計到到達消費者手里都貫徹綠色這一理念;綠色管理的目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傳統管理只注重企業經濟效益不同,新世紀的企業已跨越了單純“經濟人”時代,生態文明背景下企業只有從產品設計到產品回收全方位貫徹生態環保理念,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才能為社會所認可、為法律所允許、為市場所歡迎。綠色管理更加注重環境和社會效益共贏,把這二者看作是實現經濟效益的保障,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綠色管理的保障是綠色技術的開發。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企業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必須根據社會形勢推行技術創新,那些對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技術必須淘汰,新技術也必須是綠色環保才可以得到社會的認可,進而得到推廣。
二、綠色管理體系構成因素
綠色管理體系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建立起來的綠色指導方針和實現綠色管理目標的系統。綠色管理體系的構建必須考慮三大因素:政府、企業、消費者。政府是實施綠色管理的引導者,要積極發揮宏觀調控管理、監督作用,加快立法進程,健全法律體系,并嚴格執法,要堅決杜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制定宏觀發展戰略,進行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給企業實施綠色管理施加外部壓力、輸入外部動力。企業是綠色管理活動的主體,在企業的個體運作中,企業的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綠色技術運用、清潔生產、綠色營銷等活動的開展都影響著綠色管理的效果。消費者是綠色管理活動的響應者,甚至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綠色管理活動的催化劑,得到消費者認同的綠色活動,才可能從真正意義上獲得長遠的發展,隨著中國人民收入增長,綠色概念將不斷深入人心,綠色標準成為消費的重要標準,以綠色消費為基礎的綠色消費社會是未來社會成熟的重要標志。
綠色管理是新世紀企業發展客觀要求,是企業管理進步的一大體現。在日益激烈市場競爭中,如何取得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掌握更加科學的管理方法是保證取勝至關重要的一點,而綠色管理理念正是迎合了這種現實的迫切需求,逐漸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綠色管理體系必要性分析
人類經過工業文明的洗禮,雖然物質財富得到了極大地增長,但是也付出了沉重代價,環境日益惡化是不爭的事實,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接踵而至,人類面臨著生存與毀滅的嚴峻考驗,改變增長方式,不把經濟增長作為唯一的目的,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唯一出路,企業作為社會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在以往擔當的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環境污染的雙面角色,在環境危機壓力下,企業應該改變經營管理模式,積極實施綠色管理,在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節約資源,做到企業發展同自然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一)企業推行綠色管理是實施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迫
切要求
據世界銀行測算,從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GDP的貢獻率為13%,但中國也付出了資源消耗、高能耗和環境破壞巨大代價。這種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已使中國面臨嚴重資源和能源危機。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要求必須實現“與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社會體制相適應的粗放式增長方式”向“集約增長方式”轉變。
(二)實施綠色管理是企業提高競爭力重要途徑
盡管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但是我國很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也受到沖擊,如2010年我國有41%的出口產品遭遇到國外技術壁壘限制,造成損失約200億美元,其中我國的冰箱、洗衣機等數百個產品品種、80多億美元的出口產品,因使用氟利昂制冷劑,違反了保護臭氧層的有關國際公約而受到限制出口。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加入WTO之后面臨的嚴峻現實,企業必須進行清潔生產,切實執行國際環境管理標準,大幅度提高綠色產品比例,綠色壁壘對我國企業造成損失減少到最小。
在此種觀念的引導下,企業為了自身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改變發展管理戰略,符合社會需求,把綠色理念納入管理思想中來,積極推進綠色創新,生產出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綠色商品,立于競爭不敗之地,而且企業實施綠色管理,認真履行企業環境責任,在社會中樹立一個良好企業形象,也是實現其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四、實施綠色管理的對策
企業是推行綠色管理的主體,政府是企業綠色管理的重要主導者和推動者,消費者是響應者,推動企業實施綠色管理,要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
1.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首先政府作為公共管理主體不僅僅只考慮政府物質資本,更應該考慮到生態資本和社會資本,即實現由單一資本結構向由物質資本、生態資本、社會資本、知識資本、組成的復合資本結構轉變,其中生態資本是基礎,知識資本是關鍵,物質資本是支撐,社會資本是保障。其次應轉變人的觀念,使政府管理人員樹立綠色管理意識。綠色管理理論把人看作“生態人”、“經濟人”、“社會人”的統一。因此,政府的管理和服務,必須高度重視、反映和全力滿足“人”的生態需求和社會需求,注重對“經濟人”行為的生態邊界、社會邊界的保護和控制。政府還要通過各種方式,充分發揮“看不見的手”的市場作用,調動微觀經濟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探索自然資源產業化,實施環境成本制度;要注重提高民眾綠色意識,大力進行綠色教育;要積極促進綠色需求,引導綠色消費;要按照科學發展要求,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綠色產業。
2.企業樹立綠色管理理念,積極主動實施綠色管理。企業是實施綠色管理的主體,綠色理念作為企業進行經營管理的核心和靈魂,能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以強烈的社會意識和環保意識,實現企業、顧客、整個社會發展利益統一,將實現企業、顧客和整個社會的長期利益作為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首先,從企業利益出發,對企業員工綠色企業文化教育,企業文化是企業及員工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漸實現的,對企業成長有重要影響,所以引導他們爭做綠色員工。在進行綠色管理中,綠色文化教育的培養與國民綠色意識的提高、綠色產業發展是相互聯系的,同時也是相互促進的,下圖是他們之間的關系圖:
其次是加強國民綠色文化培養,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培植綠色社會文化,通過小學到大學系統綠色文化教育和大眾傳媒對綠色文化宣傳,增強整個國民生態意識。二是培植綠色企業文化,用綠色文化對企業進行形象系統設計,綠色行為、營造綠色理念、和綠色視覺,樹立企業的良好的形象。三是培植綠色消費文化,通過宣傳、教育、啟發消費者,樹立新型文明消費觀念,使其認識到綠色消費有利于生態保護,有利于后代可持續發展,從而擴大綠色消費隊伍,推動綠色營銷和綠色食品可持續發展。發動一場全方位的“綠色革命”,倡導人和自然融為一體生產經營活動。
3.消費者:轉變觀念強化參與。健康是人們的長期目標,在短期中只是人們的潛在追求,因此,了解健康與綠色消費的關系,掌握綠色消費的內容,能夠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建立起綠色消費的個人標準,形成人人追求綠色消費的社會風尚。健康也是公共利益,綠色消費通過環境對健康產生影響,進行綠色消費不僅有利于個人,也有利于社會,特別是公共性綠色消費對社會有大的貢獻。為此,政府應投入一定財力普及綠色消費知識,培育和獎勵一定的綠色消費個人、社區和組織,引導人們投入到綠色消費之中。同時也為綠色消費提供法律環境,約束對環境損害的責任,在基本法確立以后,再制定不同的綠色消費行為的立法。
參考文獻
[1]吳彥艷.企業綠色管理理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2]李鳴.生態文明背景下我國企業環境管理機制的定位與創新[J].生態經濟.2008(6)
[3]李芬.綠色管理:一種新的政府管理模式[J].前沿.2008(10)
[4]曹玲惠.綠色消費、健康追求與綠色消費社會建立[J].工業經濟.2005(4)
項目基金:本文系廣東省《科學發展視野下的綠色思維與廣東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09G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