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類型及其表現形式進行分析總結,提出了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防控理念和具體的防控措施。希望通過理論剖析,能推動廉潔風險防控的實際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廉潔風險防控;防控機制建設;防控理念;防控措施
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防控機制建設,是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工作的全新課題,是進一步做大做好做實做優國有企業的根本前提和基礎要求,對促進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國有企業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類型及其表現形式
國有企業廉潔風險幾乎無處不在,類型及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根據深入調查和認真研究,我們發現,國有企業廉潔風險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思想風險
思想風險是指個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職業操守等方面存在廉潔風險,可能造成國有企業經營失敗和國有資產無端流失。主要表現在:社會主義理想淡薄,個人私欲私利思想嚴重,世界觀和人生觀嚴重扭曲,組織原則觀念不強,鋪張浪費,貪圖享受等。
(二)制度風險
制度風險是指缺乏制度指引或制度指引不明確,可能造成權力失控,職責失范的廉潔風險。主要表現在:濫用職權、以權謀私,使國有企業利益受損,使自己和相關利益者不當得益。工作運行機制缺乏相互支撐和制約,監督約束不起作用或不明顯等。
(三)業務風險
業務風險是指業務操作不規范或自由裁量空間過大,可能造成工作用權行為失控的廉潔風險。主要表現在:違規簡化業務運行程序,致使監督作用失效;崗位權力過大或超越崗位權限,致使相關事項的決定或審批形同虛設;不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靠主觀臆斷操作業務,致使產生經營損失和國有資產流失等。
(四)外部風險
外部風險是指本企業之外的一些單位和人員對本企業和本企業的領導人員或重要崗位人員進行利益誘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響,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廉潔風險。主要表現在:自律控制意識差,經不起各種利益的誘惑,在業務往來、社會交往等過程中自我約束能力差,容易形成權權交易、權錢交易等。
二、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防控理念
國有企業廉潔風險防控,應當是一個結合思想、制度、教育、監督、激勵、懲戒、自律于一體的機制。做好這個機制建設,需要培養并形成以下幾個防控理念。
(一)樹立反腐決心,破除思想障礙
廉潔風險防范管理是一個全新課題,首要的問題是要樹立反腐決心,破除各種思想障礙。通過認真學習和領會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精神和要求,要抵制并消除“不敢查”的畏難情緒、“不愿查”的反感情緒、“不想查”的抵觸情緒;要讓全體干部職工認識到國有企業廉潔風險防控機制不是出于不信任,而是為了更好地關心、愛護干部職工,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氛圍。
(二)堅持以思想防控為起點,以制度防控為重點
堅持教育在先,積極組織開展廉潔風險防范教育,培養干部職工保持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是廉潔風險防控最基本的保障,是廉潔風險防控的起點,是反腐工作的第一道防線。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則是防控重點,對制度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和空白地帶要補強補齊,讓有腐敗思想苗頭的干部職工無從腐敗,讓有腐敗誘惑的外來者無從下手。依靠良好制度管人管事管資產,推進防控工作的常態化、長期化。
(三)突出防控重點對象和重點領域
要重點防控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特別是掌握人事權、審批權、監管權等權力的領導干部的用權行為;要重點防控重大項目、工程建設、資金使用、人事調整等腐敗現象易發多發領域;要實行重點崗位的輪崗交流,科學分解和配置權力,杜絕權力過分集中。
(四)充分發揮懲處威懾功能作用
只有充分發揮懲處威懾功能作用,才能增強思想教育的說服力、增加制度的約束力、提高監督的威懾力。國有企業廉潔風險防控是以預防和控制腐敗行為的發生為主要目的,但為了保證風險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在處置措施中也一定要包含具有懲處性質的手段,并且這些懲處措施要足以強大,能起到很好的威懾能力。
三、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防控措施
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防控措施是以追求有效防控效果為目的的,要經過實際的工作檢驗。經過近幾年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檢驗,有以下幾個防控措施值得推廣。
(一)劃分風險等級,把握廉潔風險防控重點,提高廉潔風險防控效率
這個措施需要在全面調查的信息基礎上,查找出全部的廉潔風險點,對這些廉潔風險點進行科學評估,確定廉潔風險等級。對于等級高的廉潔風險,要作為防控重點,規定防控責任人,定期和不定期給予重點檢查。對于等級低的廉潔風險,也不能松懈,要成立工作小組,專責防控相同或相關類別的低等級廉潔風險。
(二)將廉潔風險防范與企業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兩邊兼顧,形成聯動效應
首先,要通過思想教育,使干部職工提高思想覺悟,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形成良好的廉潔工作氛圍。其次,充分調動相關部門和相關崗位的監督力量,加強監督力度,同時要將監督貫穿于業務工作的始終,以確保監督效果。最后,實行有限的連坐制度,一旦發現廉潔問題,不僅要懲罰相關責任人,也要適度懲罰與責任人有業務工作聯系的上下級和相關崗位的干部職工。最后,發現廉潔問題應根據影響大小、情節嚴重性等作出相應處置方法,切不可“一刀切”,以免問題惡化。
(三)適當引入外來審計和監督者,多方位提高廉潔風險防范水平
適當引入外來審計人員對廉潔風險等級較高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內部審計或專項審計,以外來的審計機構對企業和個人進行專業的調查取證,通過內部審計或專項審計報告將發現的問題予以反映,增強說服力,提高執行力。引入外來監督者,則從企業外的角度發現問題,從不同方面多方位地提高了企業的廉潔風險防范水平。
(四)建立健全并認真執行落實良好的企業制度
良好的企業制度是企業的財富,是廉潔風險防范的保障,應該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健全制度。良好的企業制度要建立健全,關鍵還在于認真執行落實,關鍵還在于動態化更新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依靠良好的企業制度管人管事管資產,才能實現廉潔風險防范的常態化、長期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廉潔風險防范水平。
參考文獻
[1]朱德芳.加強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防范管理[J].航天工業管理.2011(2)
[2]姚曉.國有企業加強廉潔風險防范機制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3)
[3]楊秋霞.廉潔風險管理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應用[J].農電管理.2011(7)
[4]張亞斌.國有企業加強廉潔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科技與企業.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