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歷來是工會組織教育職工、團結群眾、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有效手段。當前,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各種利益關系不斷調整、思想觀念日新月異,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難度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在新的形勢下,工會組織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發揮良好作用,是值得思索和探討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工會職工;思想政治;企業長足發展
一、緊密聯系當前形勢,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
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須緊扣當前形勢和時代脈搏,從實際出發,逐步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一是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深化教育內容。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當地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從和服務于本單位的中心工作,這是一條根本原則。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改進和創新,也不能脫離這個前提,關鍵是要結合經濟發展和本單位發展中人的思想實際,做好教育、轉化、引導工作。
二、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化、知識化、信息化程度
突出科技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教育,為干部群眾釋疑解惑,引導他們正視差距,抓住機遇,樹立迎接挑戰、戰勝困難的信心。三是貼近群眾,服務基層,密切關注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不斷調整工作重點。應當從廣大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出發,增加為群眾所關心、所歡迎的思想教育內容,大力加強民主法制教育,不斷深化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大大激發干部群眾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與解決職工實際問題相結合,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廣大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手。關心群眾,愛護群眾,為群眾辦實事,并把實事辦好,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所決定的。從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出發,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徑。因此,要解決群眾的思想問題,必須同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對群眾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與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過程統一起來。如果不從利益動因上去分析群眾的思想問題,努力實現和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去關心和幫助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盡可能滿足群眾對物質利益的合理要求,只以“正確對待”一言概之,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難以達到凝聚人心、調動群眾積極性、激發群眾創造性的目的。
四、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工會組織在長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應該看到,與面臨的新形勢相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確實存在著方法手段陳舊、滯后的問題。要增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效果,必須從職工群眾的思想實際出發,從四個方面改進現有的工作方法。一是由“聲勢型”向“實效型”轉變。理直氣壯地進行正面灌輸,大張旗鼓地營造輿論聲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基本方法。新時期職工群眾的思想空前活躍,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樣,民主觀念、自主意識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只是停留在依靠行政手段搞活動、作報告、造輿論上,結果往往是聲勢大、雨點小,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為避免“走過場”和“空對空”,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二是由“執行型”向“自主型”轉變。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群眾知識水平和文化層次的提高,民主法律意識和參與意識也進一步增強,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上實現從群眾被動接受教育向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型轉變。三是由單純“灌輸型”向寓教于樂、寓教于文的“滲透型”轉變。寓思想政治工作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群眾文體娛樂活動之中,是避免枯燥單調、空洞說教的一種有效方法。廣泛開展各具特色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不僅可以繁榮職工文化生活,而且還會使群眾在積極參與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由單一“教育型”向多元“綜合型”轉變。單靠思想教育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立足于教育,輔之以管理,把思想教育與法律約束、行政監督、經濟杠桿等多種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將教育內容和要求滲透到多渠道多形式之中,真正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合力。
參考文獻
[1]馮紅.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思考[N].現代企業教育.2000-
06-29
[2]王建華.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創新思想政治工作[N].湖湘論壇.2011-11-23
[3]徐巍.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融合[J].企業導報.2009(6):146
[4]劉宏志,馮雅林,葉葛婷.努力創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N].廊坊日報.2008-05-20
[5]趙小平.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N].企業研究.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