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型員工作為企業的一種特殊資源,越來越多的受到關注。知識型員工是知識經濟的核心,他們在高新技術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將直接影響企業是否能夠健康發展。本文先后分析了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型員工培訓的現狀與不足,并提出了對知識型員工進行激勵培訓等措施,以期對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型員工培訓起到一定作用,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型員工;培訓
知識已經取代物質資本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之間的競爭,知識的創造、利用與增值,資源的合理配置,最終都要靠知識的載體——知識型的員工來實現。作為知識承載者和所有者的知識型員工,是企業發展真正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掌握知識資本的知識型員工日益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寶貴資源。
一、知識型員工培訓概述
“知識型員工”這一概念最早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來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運用符號與概念,利用知識或信息工作的人”,“像資本家知道如何把資本用于生產一樣,他們是知道如何把知識用于生產的知識經理人員、知識專業人員、知識雇員”。知識型員工也被稱為知識工作者。用通俗的話來表達知識型員工,就是接受過較高程度的文化教育,以腦力勞動為主,利用知識和信息工作的從業人員。知識工作者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主力軍,對他們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也不同與其他類型的勞動者,有其自己獨特的一面。對知識性員工的培訓,要根據企業的組織目標和業務需要并結合知識性員工的自身特點來構建靈活有效的培訓體系。
二、知識型員工的培訓現狀
(1)知識型員工對培訓缺乏深刻的認識。在這次的調查問卷中,有一道題目是:如果您沒有參加職業培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大部分員工都選擇了自己沒有多余時間參加培訓,個別員工還選擇了接不接受培訓對個人發展沒有作用,所以不參加。可見員工對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并且對培訓缺乏深刻的認識。這將大大影響公司開展培訓的效果,這不僅對公司的發展不利,還會影響員工的職業成長。(2)公司缺乏完善的培訓激勵機制。知識型員工的培訓積極性不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因為沒有完善的激勵機制,那么員工就會想,我培訓過后效果也不是立刻顯現的,短期內也不會加薪升職,還不如不去參加培訓,做好眼前的案子,說不定更有可能加薪升職。所以在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激勵機制,有助于增強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技術員工和管理層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其潛力,從而推進企業的戰略發展。(3)缺乏有效的培訓宣傳。在培訓開始之前,人力資源部會貼出告示,通知培訓即將開始,并對那個部門進行培訓。但是不一定所有員工都會天天盯著告示板去看的,所有有些員工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公司要進行培訓了。所以進行選課時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學習什么好。其實公司不能光靠上一期培訓效果評估和對主管以及一小部分人進行培訓需求調查就制定好課程和時間,一定要大范圍的宣傳,讓各個部門的主管跟自己的下屬說明要進行培訓及其意義,有疑問的可以找人力資源部具體了解。只有進行了有效的宣傳,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從而使培訓的效果更加顯著。(4)脫產培訓造成的人員流失。其實脫產培訓的形式是很好的,員工被公派出去學習,既能學習到知識,還能放松心情,是一種很好的福利待遇。但是脫產培訓這項福利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人員流失。很多公司對于脫產培訓后,員工應在公司工作多長時間來回報公司并沒有做出任何規定,所以有些技術人員在脫產培訓后,技術和技能有了大幅度提高,就跳槽到其他薪水更高的公司去了。這樣不僅給公司造成了損失,使有能力的員工一個接一個的走掉,還讓其他員工心理產生不平衡感。
三、分析知識型員工培訓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改進方案
(1)明確培訓對知識型員工的重要性。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而人才的價值在于其積極的態度、卓越的技能和廣博的知識。由于知識爆炸和科技高速的發展,每個人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素質都在快速的老化,而社會環境以及市場環境的瞬息萬變,使企業員工的素質提高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高質量的培訓就是一種投資回報率很高的投資。對于知識型員工和技能型員工來說,你進行了培訓的投資,那么你的回報就會更加明顯。員工可能認為培訓只是對企業有利,因為培訓過后提高了我們員工的工作效率,但培訓對員工來說是一種說教。其實不是的,通過專業培訓能夠非常明顯的提高員工自身的整體素質,個人的潛力也將得到最大的釋放,為員工之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企業需要讓員工認識到培訓對其自身的重要價值,喚醒其內在的學習熱情。(2)完善公司的培訓激勵機制。首先,對知識型員工的職業生涯進行合理規劃,包括:制定員工培訓的長遠計劃,給員工創造不斷學習和提高的機會,以及擴大他們發展空間的機會。在公司里實行競爭機制,培養員工繼續深造、深刻學習的觀念。為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給他們創造機會,使更多的知識型員工成為某一領域的權威專家,以達到公司和個人的共同發展。其次,給知識型員工充分的自主空間,給他們足夠多的機會。給他們充分的自由空間,足夠的機會,才會讓他們永遠活力四射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還有,采取內部流動方式迎合其流動性特點,以減少離職傾向。實行工作輪換方法,以消除員工對單調工作的厭煩情緒,從而豐富他們的工作內容。也可以采用內部招聘的方法,使那些愿意嘗試新工作或更具挑戰性工作的知識型員工都有機會獲得新的職位,從而滿足其流動的意愿。(3)做好培訓宣傳。宣傳工作是培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宣傳就是力量,準確把握宣傳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對人力資源組織培訓工作來說是舉足輕重的問題。因此,搞好培訓的宣傳,對提高員工培訓積極性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做好培訓宣傳工作,要從人力資源部出發。人力資源部要增強認識,主動宣傳。人力資源部要重視宣傳工作,可以在培訓之前派專人在公司網站上發布培訓信息,并且可以打印宣傳單發放到員工手中。其次要抓住特點,及時宣傳。人力資源部要抓住這次培訓的特點,通過這次培訓的特點來吸引員工的眼球,并且要及時宣傳,不能培訓快開始了才通知員工培訓內容,會讓員工因為培訓倉促,不認真選課與對待。(4)解決脫產培訓帶來的人員流失問題。脫產培訓,就是離開工作崗位和工作現場,去接受教育進行學習的一種培訓形式。很多公司的脫產培訓一般是帶薪形式的,而外派這種形式,就為公司帶來了人員流失的隱患。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公司應在脫產培訓前和員工簽署協議。員工享受了這項福利,培訓歸來后就要在公司留任多長時間,如果跳槽給公司帶來損失就要對公司進行賠償。這樣只是硬性規定,不能徹底的留住員工,期限一到,員工還會外流。所以,在平時要對員工進行鼓勵和激勵,讓他們有一種公司就是自己家的感覺。企業要想切實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樹立企業與員工是合作伙伴的關系,互惠互利。其次,要充分授權,以“上君盡人之智”的姿態給員工以充分的發展空間。最后,要營造一個充分溝通,知識信息共享的環境。
提供培訓是促進知識型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的必要保證。如何提高知識型員工的素質,就成為企業特別是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一個重要問題。高素質的、具有創新能力的知識型員工是企業發展的靈魂。許多知識型員工將從單純的技術崗位和局部性工作,轉向承擔更具綜合性、全局性的管理和領導工作。技術專家與管理者身份的融合將成為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新趨向。為此,企業在發揮知識型員工作用的同時,需要加強對他們的全面培養,使之與企業的發展同步成長,并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承擔重任。
參考文獻
[1]陳建翔,黃迪燕.以全員培訓盤活企業人力資源[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9(11)
[2]高維佳,鐘偉林.知識型員工培訓策略[J].企業研究.2009(1)
[3]雷蒙德·A·諾伊著,徐芳譯.雇員培訓與開發(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