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對大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主要闡述了網絡對大學生造成了哪些負面影響及高校德育工作者應從教育管理、優化網絡環境及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判斷力等手段改善目前的狀況。
【關鍵詞】網絡;大學生;負面影響;對策
在這個高科技化的信息時代,隨著全球化的浪潮沖擊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受他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這個充滿刺激與挑戰的時代里,大學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信息化的主要群體,上網也逐漸成為了他們一日生活的主要內容。所以,許多高校把思想教育作為了主要工作,其目的是做好大學生網民的心理工作,使他們健康的成長成才。
一、網絡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1)道德意識的嚴重弱化。網絡上運行的信息是共享的、公開的,但是我們卻用匿名上網。因此它導致的問題是人們不容易被追究其的一些網絡行為責任。而一部分自控能力較弱的大學生,往往會表現出低俗粗魯等在現實生活中受限制的語言或侵犯行為、煽動性言論等等。這些問題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很不利。(2)沉迷游戲影響學生。大學生自律性差,心理也不完全成熟,伴隨著網絡信息多樣化,快捷的特點,造成了許多學生沉迷網絡游戲之中,打亂了他們的學習及生活規律。長時間的上網不僅占用了他們許多時間,而且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嚴重弱化,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響。目前,由將近四分之一的大學生退學,究其原因,竟是沉迷網絡而無法自拔。(3)網絡引起的心理障礙。網絡是一個沒有善惡、真假之分的虛幻世界。置身其中,他們得到的很多樂趣是在實際生活環境中所不能滿足的,他們會在網絡中得到自我肯定及夸獎,從而補償在現實生活中某方面的失落感。而網絡游戲最具有此功效,它不僅使學生充滿好奇心還有很大的誘惑,使大學生們一旦涉足,便欲罷不能,導致大學生沉迷其中,無法自拔。(4)人際交往心理變異。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通過QQ,微博等網上交友平臺認識了許多不認識的朋友呢,而疏遠了生活中的親朋好友。他們在虛擬的世界了談天說地,甚至“談戀愛”,卻對自己的同學和親人很冷淡,從而導致他們心理扭曲,不能適應生活,更不能很好的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因此惡性循環,使他們更容易自我封閉,造成心理畸形。在網聊過程中我們無法看到對方的神態和表情,也不知道他們的內心活動。因此,在這種形式的交往中,上當受騙的情況非常多。目前,有許多大學生因見網友而受騙的事件,對他本人及家庭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痛。(5)自我人格塑造偏誤。在這個虛幻,真假難辨的網絡世界,尤其是一些網絡游戲之中,有些大學生置身其中,在人格塑造上出現了很大的偏誤,尤其是一些網絡沉溺者,由于長時間脫離現實生活,使他們很容易形成緊張、冷漠、孤僻的心理,甚至缺乏責任感,形成了懶散和疑心的性格,與此同時,沉迷于網絡對大學生的情緒情感上也有很多不利影響,如:情感過于冷漠等。
二、高校對此問題的決策
(1)對沉迷網絡的學生加強教育。一方面對他們進行心理干預。現在,因上網成癮而放棄學業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強健康的網絡心理教育,幫助他們更好的明確和理解社會角色的內涵為本質,使他們具有很強的角色適應和人際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明確的現實和網絡的正確的關系。另一方面,加強教育管理。對各年級的都采取恰當的管理方法,明確好學生骨干、學生黨員的積極引導作用,對含有各種網絡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與家長聯手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他們積極主動的面對現實,戒除網癮。另外,學校應多組織一些專題講座、宣傳教育、主題征文等教育活動,加大力度改善“網絡成癮”學生的狀況。(2)提高大學生的判斷力。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垃圾信息堆積如山,如果缺乏判斷力,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許多高校把網絡知識培訓及對網絡信息的辨作為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上網的時候不僅應有良好的自我意識而且還要對網絡信息有深入、全面、科學的知識。這樣才能縮短他們接收更有用,更新更多信息的時間,才能提高他們抵御信息污染和利用信息的能力。(3)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一應提高大學生的認知水平,正確的看待網絡,把它當輔助性學習工具,提高學習效果,樹立正確的自身主體地位,而不要把網絡當成全部。第二應提高心理素質,學校應利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方式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他們良好品質的形成。第三,應讓他們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4)建立有效監控系統,優化社會網絡環境。隨著網絡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我國政府也相繼出臺了關于網絡的法律法規,但尚處于不完善階段,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對于人們了解社會和生活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大學生群體。然而,建立一個優良的社會環境需要完善的行為規范,也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樂國林.大學生網絡心理障礙及對策[J].社會.2001(6):30~35
[2]崔景貴.網絡心理教育鄒議[J].中國教育學刊.2011(5):51~54
[3]楊海燕,李志強.試論青少年網絡心理中存在的問題[J].陜西青年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02(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