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慶節期間,我回到了家鄉板石村。
上午,姥姥和姥爺到地里去割稻子,我也和妹妹拿著瓶子來到地里捉螞蚱。
我和妹妹走進稻田旁的草叢,用腳輕輕踢了一下,立刻就有四五只螞蚱跳起來又落下。我貓腰走近一只螞蚱,可還沒等我下手,它就慌忙逃掉了。不是說“秋后的螞蚱沒有幾天蹦頭”嗎?我就不信自己抓不到一只螞蚱。于是,我繼續搜尋目標。
忽然,我發現了一只螞蚱,但它好像被什么東西給卡住了。我定睛一看,嗬,原來它被一只名副其實的“偽裝大師”——螳螂給逮住了。我喜出望外,躡手躡腳地走過去,一把按住了螳螂。哈哈!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哇!我捏起螳螂,仔細打量了一番:只見一對大鉗就像兩把鐮刀,后背上的一對翅膀忽閃忽閃的,嘴巴也是一張一合,真是有趣。
我把螳螂和螞蚱放進瓶子里,等待即將上演的“螳螂大戰螞蚱”。果然,螳螂向毫無還手之力的螞蚱發起了攻擊。只見螳螂猛地一撲,就把“鐮刀”扎進了螞蚱的身體,然后像炫耀勝利果實一般,高高地舉起了“鐮刀”。過了一會兒,它才開始吃螞蚱,吃得津津有味。
大自然中的弱肉強食是那樣的殘酷。不過,螳螂也算是“為民除害”,誰讓螞蚱要與民為敵呢?想到這里,我把瓶子放倒,讓螳螂回到了屬于它的世界。
【指導老師:金紅淑】
點評
小作者筆下的螳螂威風凜凜。初見螳螂,小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螳螂的顯著特點,“一對大鉗就像兩把鐮刀”;“戰斗”中的螳螂兇猛十足,“猛地一撲……”習作如能在螳螂與螞蚱戰斗的過程中再加入一些細節描寫,那整個過程將會更加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