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菜市場買菜,一個中年男子揚了揚手里的10塊錢說:“你的錢丟了。”我掏出兜里的錢一看,果然少了張10塊的,估計是我剛才付菜錢時滑出來的。
我邊接過錢,邊向他道謝。中年男子邊說不客氣,邊遞過來一支煙:“你能幫我一個忙嗎?”我點點頭。“我們單位要提拔一批中層領導干部,我也在考察范圍內。你能不能寫個表揚信,可能對我的提拔有些幫助。”我滿口答應。那人說:“你寫我撿了100塊吧,10塊錢少了些。”臨分手,我們互相留了名字和電話。他姓孫。
我寫了一封表揚信,寄到了老孫單位。過了幾天,老孫打來電話,說他們局長看了我寫的信,很重視,讓辦公室的人宣傳宣傳。我說:“那好啊,希望你能如愿以償。”老孫說:“辦公室的小李把我的材料送到了縣電視臺,小李把100塊錢改成了1000塊錢。事先也沒征求你的意見,不好意思啊。”我說:“沒事兒,又不是真丟了那么多。”老孫說:“那太謝謝你了。咱們統一好口徑,別穿幫了。”
又過了十來天,老孫又打來了電話:“縣文明辦要評選縣十大好事,我拾金不昧這件事也被提名了。不過,人家說材料不典型,讓把錢數改成了1萬元。”我有些不快,但也不好意思說什么:“行,你看著辦吧。”
年底了,老孫找到我,非請我喝兩杯。我問老孫:“事兒都辦成沒有?”他說,都辦成了,提了科長,拾金不昧的事跡也當選了縣十大好事。喝了一會兒,老孫又說:“小張啊,我再請你幫個忙。現在市里也在評選十大好事,縣里把我這件好事也報上去了。”我一激靈:“老孫,你別是又要改錢數吧?”老孫“嘿嘿”笑著:“再幫哥最后一次。”“這回改成多少了?”“10萬,存折。”看我面有難色,老孫趕緊和我碰杯:“幫哥一次吧,哥要是評選上市里的十大好事,說不定會提拔成副局長呢。”我只好答應。
這天,我正在家看電視,老同學趙武找上門來了。趙武是來借錢的,他想買房子,差5萬。我說:“我買房還欠著人家錢呢!”趙武說:“報紙我都看了,人家一下子就撿了你10萬的存折,還說沒有錢?”我跟趙武解釋是老孫讓我這么說的。趙武說什么也不信,見我不肯借錢,氣呼呼地走了。
我心里正犯堵呢,同事劉鵬打來了電話:“兄弟,你發財了啊!買房借我的錢還我吧,我老婆的服裝店流動資金不夠用。”我趕忙說:“哥你再緩緩,過了年我馬上還。”劉鵬說:“你少跟我哭窮,我在報紙上都看到了,你有個10萬元的存折被人撿了!”我要解釋,劉鵬把電話掛了。
我正發愣呢,老婆過來了,指著我鼻子,橫眉立目地吼:“你背著我存了多少私房錢?錢在哪兒?是不是在外面養了個小的?”
選自《雜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