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題亮相】
不同的經歷與旅程,讓我們留下不同的人生軌跡,每一次執著的努力背后都蘊藏著令我們終生受益的人生哲理。在大自然中,我們領悟到人生最本質的東西,一塊山石,一叢灌木,一汪清泉,都有可能撥動你我的心弦;在書本中,我們賞讀了許多傳世名篇,掩卷沉思,幾多感嘆……你愿意與人分享你的故事及你的感受嗎?請以“足跡天下”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指津】
一、尋找“足跡天下”素材
或許我們無法游遍祖國的每個城市,無法到達世界的各個角落,然而我們每天都在感知這個世界的變化。帶上夢想出發,我們可以任心靈馳騁,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或是閱讀后的內心感受,挑選出令自己感觸最深的典型素材,并把這些體驗和感受化成文字來抒寫心靈。
二、構思“足跡天下”內容
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我們會有驚喜,也會有發現;在親近書本的過程中,我們能領略到名人的人格魅力,也能找到自己的奮斗目標……所有的這些體驗和感受都能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同學們可以寫一次旅游的經歷與感受,可以就某一本書給你的啟示描繪出自己的夢想,也可以發揮想象,與另一個自己進行一次靈魂的對白,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寫作時,要注意找準切入點,安排素材內容要詳略得當,用明白且生動的語言,準確表現文章主題。
【佳作展示一】
足跡天下
——我所向往的……
□杜迎香
世界那么大,當每個人站在屬于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時,往往只能看到腳前腳后的路,而腳下的路,卻怎么也看不到。于是,人們孤獨了,茫然了。
——題記
向往這一份勇敢
長這么大,沒怎么羨慕過誰,湯佳同她丈夫騎摩托車環游世界——我羨慕了。我羨慕她的這一份沖動,這一份勇敢,她說,每個人總想和他們一樣有這樣一次奇妙的旅行,而每個真正要做的其實就是收拾行囊,準備出發。我喜歡她這樣的女子,笑的時候總是沒有太多的負擔,提及自己旅行過程中的小得意時便會露出幸福的微笑。生活中總有許許多多的人,在其人生進入一個上升期時會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去做些什么事,在人生進入一個平臺期時能有一個人生中的最佳狀態。很多人會為了這么一個構想而拼搏大半輩子,可到最后,人老了,病重了,哪兒也去不了了,然后又開始嘆息年輕時為什么不沖動一下呢?
向往這一份回憶
某報社曾刊登過書畫大家蕭平的一系列畫卷,那是蕭老先生同其老伴兜兜轉轉了大半個世界后留下的記憶。在畫中,蕭老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心態以及自己的生活。旅行對他來說,也許只是繪畫工作的一部分,可我認為更多的是給自己的一種放松。
我喜歡這種記憶。我們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什么都帶不走,什么都看不透。一段文字、一幅圖畫,也許什么都沒有這個有價值,可我想一定有人會問,“何不照張相,省時又省事,何樂而不為?”對此,我只能笑而不語。照片上的那一片風景,你永遠都無法說出它到底還擁有些什么。
向往一份心境
環球旅行、足跡天下,多偉大的理想啊!可對于許多人來說這只能是可夢而不可得的,頂多我們會把它歸入到癡人說夢的范圍之中去,而我就曾有過那么一次“環球旅行”。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普羅旺斯,我像所有女孩夢想的那樣,躺在一片深紫色的薰衣草田上,吮吸著空氣里飄來的芬芳。
我來到了英國,來尋訪徐志摩先生心愛的康橋,看那河畔的金柳和那軟泥上的青荇。我任夕陽的余暉在身上肆意輝映,在那淡淡的天色里,我暖暖的心在蕩漾。
我來到了意大利,去偷偷摸摸地測量比薩斜塔的傾斜程度。我拿著我的毫米刻度尺,一個人留戀了許久還是不肯離去。
……
其實我哪有那么幸福能環游世界啊,我只是在書中,沿著夢中我所向往的那條路不停地走著。我想象著腳下是哪里,我的目標又是哪里,可路是自己慢慢走下去才形成的,我又如何能猜到呢?最后,我享受的只是這種感覺——讓世界哪里都充盈著我所向往的感覺——這是一種安全感,走到哪里都會留下一個曾經的腳印的安全感。
足跡天下,不是一種簡單的步調,而是把心勇敢地撒到你眼里的天下。這樣,即使世界再大,你也不會感到孤單和茫然,而且,還能收獲一份終生的回憶。
教師點評:作者截取了生活中的幾個小片段,寫出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情節亦真亦幻,虛實結合,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美中不足的是題記的內容不能很好地表現全文主旨。文中的個別語句稍顯頹廢消極。
【佳作展示二】
足跡天下
□倪如豫
已近晌午,陽光炙熱。這個封閉的小屋里卻充斥著無際的黑暗。她坐在輪椅上,借著昏暗的燈光,看著一幅奇特的畫。
旋渦狀的藍色攪碎了云霧。
她模糊的視線落在深色的那一片上,仿佛能看到浩瀚的宇宙;再凝視淡色的那片,是渲染了些藍意的,被撕扯成絲絲縷縷的白云。
她纖細的手指匍匐在那片炙熱的生命之色里。
那是一片與天相接的原野,繁茂的青草雜亂地伸展著、挺立著,淋漓盡致地揮灑著生命的熱度。
她不覺輕輕嘆息一聲,那是何等蓬勃的綠!作畫者的心中定是充盈著對生命滿滿的渴望,才能調出這樣的色彩來,帶著狂熱,帶著不羈,帶著不可言喻的生命力度。
她游離的目光觸及畫面右下角那棵傾斜的老樹。它呈現出一種奇怪的姿態——全部枝丫都橫向朝著西方生長,枝丫籠著一個人模糊的身影,但依舊能辨認出那是個中年男人,他微屈著雙膝向西方頷首——姿態就如那棵老樹。
“他在干什么呢?”
她的手指不停地摩挲粗糙的畫紙,問著自己。
“是在向偉大的自然表達自己的敬意吧。”
她又恍恍惚惚地自答。
那個謙卑的動作在她心底是如此的美好。她何曾不想站起身來,斜對著夕陽,深深地鞠上一躬,對生命、對自然,道一句感謝。
可是,這個昏暗的小屋她是再也走不出去了。
她憂傷地想著,不經意間瞥見畫紙背后有著這樣一句話:我們會把天下畫給你。
一段記憶突然涌現,“走遍天下”曾是她一度執著追求的夢想啊,她曾那么欣喜地跟朋友們描繪著自己長大后游遍大江南北的景象,曾那么欣喜地聽到朋友們說自己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她抽噎著笑了,因為她知道朋友們一定代她去實現了夢想。
她摩挲著畫,不禁想到,自己仿佛真的做到了“足跡天下”。
教師點評:作者對文字的把握十分到位,筆法老練,情感表露于不經意間。文中語句樂觀積極,告訴人們心有多遠,人生之路就能走多遠。但在情節的處理上略顯單薄,文章內容上也可以再充實一些,使人物形象更趨立體豐滿。
【佳作展示三】
足跡天下
□韓啟斌
古往今來,人們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無不想去探索一番。于是,就有了玄奘西天取經,哥倫布發現美洲,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世界創造了人類,人類也在不斷地改變著世界。如今,人類的足跡早已遍布天下,外面的世界也變得越來越美好,愈加令人向往。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去的地方,也都為此付諸了行動。當我們走出家門,感受外面的世界,會發現外面風景無限美好。到泰山上,感受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到廬山瀑布前,體會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魄;到長江邊,領略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這些美景也許都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范圍之內,所以我們只有走出去,才能盡享大自然的秀麗風光,開拓自己的視野,并留下我們的足跡。
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英國有一對夫婦帶著他們的兒女花了一年時間周游世界。相信這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財富。轉念一想,周游世界,多少人不曾向往過?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實現了呢?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同樣的,周游世界,在世界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跡,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不現實的。英國倫敦、美國夏威夷、意大利威尼斯……這些旅游度假的勝地,可以說任誰都向往。但多數人由于物質上的缺乏而力所不能及。這時,就需要一樣東西讓人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自己夢想的地方,那就是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幾乎所有的事物都被記錄在各種各樣的書籍里。茶余飯后,捧一本好書,用心去品讀,去感悟,那樣便可“進入”書中,與主人公一起游覽世界。讀書,也同樣可以使我們“走出去”,感受這繽紛絢麗的大千世界,陶冶自己的情操,也不乏趣味。
天下是有限的,心卻是無限的。用心去感知天下事物,品讀世間好書,便能真正做到足跡天下。
教師點評:本文顯示了作者較好的文學素養。文章審題準確,主旨把握得非常到位。如果在后半部分能選取某些書本的內容并結合自身閱讀體驗作具體的描述會更好。另外,文章語言過于平實單調,如果能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來加以潤飾,文章將更加富有韻味。
【延伸文題】
1.以“跋山涉水 我樂故我在”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思路點撥:題目中的“跋山涉水”有兩層含義,一指實際旅途中攀登高山,淌過河流等經歷。二指成長中戰勝困難和挫折的經歷。對前一種,可以敘寫自己的一次旅途經歷,著重描寫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難,自己內心的掙扎徘徊,付出努力后最終登上險峻的山峰或到達美麗的彼岸。彼時付出的一切艱辛都在這時得到了回報。對后一種,可以敘寫自己如何克服成長中遇到的困難,比如如何改掉一個不良的習慣,如何解決偏科的問題等。所選事例要體現出曲折和艱難的特點,并且表達出從中得到的感悟。注意由艱辛而得到快樂的過程應該是文章的主體部分。
2.請以“我看世界”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詩歌除外,體裁不限。
思路點撥:在我們生活的當今社會中存在著各種紛繁復雜的現象。放眼整個世界,各種民俗風情、名勝古跡,都令人嘆為觀止。但世界很大,有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現象,我們希望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改變這個世界。
本話題旨在于讓同學們對世間的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遠到伊拉克戰爭,論誰是誰非;近到我們餐桌上食品的安全問題,你對此有什么深入的思考。又如你對當今選秀活動盛行,大量制造明星這種風氣或褒或貶的看法,都可以作為寫作題材。同學們寫作時要先擺出事實,然后再針對這個事件發表你的觀點或看法。
3.請以“在那遙遠的地方”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思路點撥:可能從小我們就有一個特別想去的地方,又或者我們在翻閱地理雜志、書籍報刊的時候,被其中一幅美景圖片所吸引,產生了向往之情。于是,某個地方就深深扎根在我們心底。雖然我們從未踏足那片土地,但在內心,我們早已一遍遍描摹著它的樣子。你可以描述你自己心底向往的某個地方,可以是某個村落,某個城鎮,也可以是某個國度;你可以寫當地的民俗風情、淳樸人民;也可以寫那里繁星點點的夜空,或旭日初升時朝暉的美麗,寫出它在你心目中最真實美好的樣子,表達你或渴望或熱愛的真摯感情。
【俞燕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