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鄉人家、偷葷吃素、竹鄉筍餅,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安吉職教中心“百筍宴”創新研究院開發出來的以筍為原料的美味菜肴,一聽名字就讓人垂涎三尺。在2011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上,獨具匠心、風味奇特的百筍宴第一次走進華北,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并獲得了一等獎,是安吉職教中心創新教學的一大代表作。
在剛剛結束的浙江省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上,安吉職教中心收獲頗豐,選送的3個項目均榜上有名,其中張志祥、陳陽、張順、羅咤等人設計的多功能休閑椅創新小發明項目奪得一等獎。
以賽促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多功能休閑椅之所以獲得一等獎,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逃生功能和防身作用。椅子還能有逃生功能?設計者之一安吉職教中心高一學生張志祥解開了記者的疑惑:“從表面上看,這個椅子和普通的椅子沒什么區別,但是當出現危險的時候,它就可以變身為逃生梯。椅子的扶手相當于安全錘,在遇到搶劫等危急情況時,可以作為防身工具。”
說起這個梯子的創意,張志祥說還得感謝戴家平老師。戴老師是張志祥的班主任兼機械專業課老師。“有一次課上,戴老師說現在房子都是小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電梯通常是不能使用的,這給逃生帶來很大的困難。”當時張志祥就想,安吉的轉椅產業很發達,買轉椅的人很多,要是能把轉椅在危急時刻變成逃生梯,那椅子的實用價值就更大了,銷量也會更大。
張志祥和幾個同學把這個想法與戴老師一溝通,就得到了戴老師的認可與支持。經過討論,除了逃生功能外,他們還增加了日常生活也可以使用的一字梯、人字梯的功能設計,增強了椅子的實用性。想法一確定,這個設計小團隊就開始著手制作轉椅,一有空就去實訓室趕工,遇到技術問題,他們會自己先查閱專業書籍,鉆研摸索,再與老師探討。
在這期間,戴老師經常去關心他們的進展,并提出修改建議。說起學生們的變化,他感觸很深:“原來布置作業都像催債一樣,現在好了,他們遇到問題,會自己主動去鉆研了。”
以點帶面,營造課堂創新氛圍
當班里的同學知道張志祥等人獲得了一等獎時,羨慕之情油然而生。他們的成功帶動了班里的其他同學,許多同學都躍躍欲試,很想自己也做一個項目。
“機械專業的技能還是比較死的,基礎和基本功都差不多,如果不進行創新,就不會有更好的發展。”因此,戴老師一直很關注創新,并從去年開始擔任創新教程的老師。除了創新課,他在上專業課的時候也會結合課程設置一些創新問題,讓同學思考,擦出創新的火花,然后付諸行動。
“創新課程應該融入到每門專業課當中,理論上的教學很難達到創新所要求的目標,只有將創新的意識帶入到專業教學和生活中,創新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對于創新課程,戴老師有著自己的見解。
安吉職教中心學校也是這樣踐行創新創業理念的,副校長朱求勝向記者介紹了學校專門成立的創新創業教育教研組,這個教研組從教學的角度出發,要求老師不僅在創新創業課上,在專業課上也要將創新理念融入到教學當中。下一步學校將著手籌建創新創業工作室,全面鋪開創新創業教育,以提供更大的平臺,充分調動學生和老師的積極性。
以特取勝,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美味莫如筍,八珍不可及”,這是對筍的美譽,作為中國竹鄉,安吉的筍是極其豐富的。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創新安吉地方特色菜肴“安吉百筍宴”,開發安吉旅游產業中的特色元素“竹筍及其產品”,2011年,學校與安吉嘉翔食品有限公司聯手合作,與安吉縣旅游協會、安吉縣竹產業協會一起成立了“安吉百筍宴創新菜肴研究院”,共同研發特色菜肴。朱求勝副校長介紹說,百筍宴創新研究院主要是學校烹飪專業與企業展開合作,以筍為主要原料,挑選不同的食材,運用不同的烹飪方法,在菜肴的造型、口味等方面進行創新。
目前,百筍宴創新研究院已經研發出來好幾百種菜肴和旅游產品,在2011年的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上,“安吉百筍宴”在3300件參展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并為安吉的特色金名片做了最好的宣傳。在剛剛結束的2012中國美麗鄉村嘉年華特色活動首屆百筍宴烹飪大賽中,學校段峰、馬凱等同學自己設計和烹飪的“竹宴繡球”獲得了比賽中唯一的金獎。
安吉職教中心學校校長張華忠說,近年來,學校依托地方的特色產業,打造現代服務的特色基地,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市場需求開設專業,根據崗位的內容設置學習課程,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專業特色。最后,談及“如何突破現有專業的局限取得長遠的發展”這一問題時,張校長一針見血:“必須走創新發展的道路,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