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職業高中計算機教學質量,對所有計算機專業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因此,需要我們不斷努力探索、改進教學方法以發掘學生潛力,引導學生把握課堂重、難點,并利用課后時間升華所學內容,實現教與學互進。鑒于職業高中學生特點,筆者提出下列幾條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立面向市場的培養目標、建立以多媒體技術為教學環境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實驗室、視頻室為主戰場的教學模式并推進以項目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 職高 創新性
目前,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教學改革正日益深入,迫切需要對其進行創造并推廣先進的、行之有效的職高教學方法,來促進職業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但在傳統的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按照學科來設置課程,強調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從理論概念著手,先學習理論后加入實際,先抽象再具體。但計算機是一種應用工具,把它作為純理論課程進行教學是本末倒置的,在職高教育中應將其作為應用技能來引導學生掌握。學生“會不會干”才是真正衡量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標準。因此,要對職高的計算機教學進行創新。
職高教育應形成獨具特色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培養模式、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要對職高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使其不再受到計算機本科教育的影響,逐步建立適合職業高中的培養模式、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這樣才能為我國的計算機行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從事職高計算機教學以來,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應把計算機作為一種信息工具,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提升他們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是筆者為職高計算機教學創新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確立面向市場的培養目標
教育的基礎是培養目標,職高計算機教育要得到發展,首先必須制定以市場為導向的、并能適合自身特點的培養目標。職高的計算機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一批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專業技能的工作者(IT 藍領工人)以滿足市場需求,適應社會需要。簡而言之,就是將學生“好就業、就好業”作為目標。
計算機應用正朝著網絡化、行業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從就業市場來看,計算機的圖形圖像、廣告制作以及網絡管理員等中級計算機的技術人才的就業前景很是看好。因此,職高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教學應適應社會的需求,注重打好學生的專業基礎,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目標也要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培養方向并使之處于動態變化當中。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同樣,學好計算機也需要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教師要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進而激發學生主動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使用恰當有效的導課技巧并創造良好的情境。導課體現了教師對教學過程周密的安排以及通盤考慮,也表現出一個老師的教學藝術。好的導課應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年齡特點、心理狀態、興趣愛好,同時結合教學的內容進行恰當的安排,使其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和趣味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使用合適的提問方式,與學生產生良好的互動,不輕易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能理性處理問題。好的提問是有效的教學手段,應該加以充分利用來牢牢地把握教學的節奏和課堂的氛圍,主導課堂。通過提問,學生也可以集中注意力,使思維保持在高度興奮狀態,高效地學習和吸收知識。
三、創立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交互式教學環境
就當前來說,首先,計算機的硬件水平并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要。通過制作內容豐富的教學課件以模擬環境,這不但提供了豐富的即時的信息資源。同時,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該問題得到解決。其次,教學課件還能直觀地將用文字以及語言不容易表述清楚的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再次,多媒體的技術環境是一個學生能聽能看并能動手進行操作以及進行討論和交流的環境,對學生進行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最后,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基礎選擇學習的內容以及恰當的練習,為其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形成學習的動機。顯然,構建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交互式教學極大地優化了教學的環境以及教學效果,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之中,教師應將多媒體技術廣泛、熟練地加以運用。
四、建立以實驗室為根據地的教學模式
計算機課程有很強的操作性,具有適合用視頻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特點。職高學生計算機教育就業導向的特點更要求在其教學過程中,不能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室+黑板+粉筆”,而要使用以實驗室為根據地和主戰場的新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理論實踐相結合,進而提升學生計算機界技能,真正地實現“知行合一”。
五、推進以項目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
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實用性技術人才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采用科學的和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耙皂椖繛閷颉苯虒W方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做中學”教學原則,以完成“項目”要求為目的來組織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方式,集中體現了現代教育思想、現代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同時也是教師、學生、教學媒體以及項目這四個教學的系統要素之間相互聯系與作用形成的教學活動的穩定結構形式。
項目是“以項目為導向”教學方法的前提。同時,在運用以項目為導向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項目,要充分體現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實踐教學活動帶動理論課教學,變以課程學習為主為以職業能力為主的教學思想。
在對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的實踐分析后,筆者發現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糅合了任務驅動教學法、探究教學法以及案例教學法等諸多教學法的優點。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采用項目小組分工和協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主動對知識探索的過程;設計項目是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的教學對象,通過實際項目任務來驅動學生學習,并通過示范項目進行示范,舉一反三,實現通過案例學習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是筆者對職高計算機教學創新性的一些建議。當然提高職高計算機的教學質量并非一日之功,一定要堅持貫徹并實施好的措施。對所有的教師來說,這都是一個挑戰,教師要努力探索、改進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技能。
參考文獻:
[1]張進校.淺析職業高中計算機教學[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1(7).
[2]馬玉梅.中專計算機教學問題探究與學生興趣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0(8).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經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