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生英語教學能否取得成功,不僅取決于學生們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學生們的學習態度、興趣以及情緒等情感因素。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因素
所謂情感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要求的態度體驗,并且情感具有兩極性——積極的增力情感和消極的減力情感。針對中職生英語普遍較差的現狀,發揮他們的積極增力情感,培養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反之就是消極的減力情感,有的學生學習態度不明確,成績不理想,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討厭學習英語,最后放棄學習英語。
一位著名的外語教學專家說過,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知技能同等,甚至會更重要。因此,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有這樣的傾向,即只讓學生進行聽、讀、寫、練的反復強化訓練,卻極少考慮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應用,由于學生心理并不成熟,情緒不十分穩定,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激發積極因素,抑制消極因素。
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只有產生興趣,學生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興趣能夠轉化為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進步。一但失去興趣,就會把學習當作負擔,因此要在英語教學中努力創造提高興趣的條件和氛圍。下面就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具體作法,談談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一、開展多種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和增強興趣
學習英語是為了進行交際,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只把它看作是一門考試的科目。通常提到英語都會把難記的單詞和枯燥的語法聯系上。因此,筆者除了在理論上宣傳英語的重要性,還創造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例如組織英語角,讓學生積極參加,在應用中得到樂趣。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講英語,每節課值日生用英語進行報告,把課堂英語學好的同時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英文朗讀比賽,各種英語知識競賽,講英語故事,唱或欣賞英文歌曲,辨認日常生活用品的英文說明等,使學生們處于一個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之中。
二、要有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保持學習興趣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創造一個良好寬松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長期采用一種教學方法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單一的形式容易造成大腦刺激單調,使興奮轉化為抑制。從心理上講,學生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時期,如果只是簡單地重復,也會使學生興趣銳減,因此筆者在英語教學中根據中職生好奇、好勝、好玩等的特點,采取多種靈活的形式,如做游戲、看英文大片、聽錄音、背誦英語格言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抑制受挫感,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會
因為中職生的英語水平差異較大,所以筆者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因人而異提出不同的問題,使他們都能夠順利地回答出來,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的鼓勵、表揚可以推動再次的成功,多次成功會使學生增強自信心,使他們逐步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也為英語教學成功奠定了基礎。
四、理解并尊重學生的情感
學生一般重視老師對他們的態度,教學中應以鼓勵和表揚為主,發揚積極方面,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克服消極方面。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獲得成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另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犯各種錯誤,在糾正錯誤時要講究藝術和策略,有的錯誤可以不糾正,例如在復述課文時。另外在口語中因為緊張出現的錯誤,老師不要諷刺、挖苦,要給予適當的鼓勵,避免學生產生挫折、失敗等消極情緒。
五、避免考試對英語學習產生的消極因素
目前的英語教學中,考試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最基本的考查方式,但有時考試對學生產生不了太大的作用。另外,張榜公布或向全班宣讀,會使排在后面的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考試成績不宜公開宣布,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幫助他們補上去,對學生的成績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多讓與自己以前的成績比,這樣他們會看到自己的進步,并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因此,筆者認為在中職生英語教學中,挖掘學生智力因素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學生的情感因素。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性,克服情感因素的消極性,使英語教學取得成功,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盧家楣.教材內容的情感性分析及其處理策略[J].心理科學,2000.
[2]王初明.影響外語學習的兩大因素與外語教學[J].外語界,2001(6).
[3]王銀泉,萬玉書.外語學習焦慮及其對外語學習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
(作者單位:遼北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