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的一門既注重理論又注重實踐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如果學生不掌握機械制圖這門“工程語言”,就很難學好其他專業知識,也就無法勝任以后的工作。機械類職校學生在機械制圖課程的學習中存在以下問題:系統的投影幾何學的知識掌握不足,空間想象的能力不足,難以理解和完成比較復雜的投影關系,對相似的原理和概念缺乏比較和鑒別,作圖速度較慢,國家標準意識不強。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在教學中精心設計教案,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對機械制圖教學提出以下幾點改革建議。
一、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強討論式教學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讓學生有機會和有時間對所授內容作判斷、比較、分析、綜合,使學生處于積極動腦,動口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校教學對象是一些對專業基礎課剛剛接觸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顧實情,盲目按照普通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學生在上課時必然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注重精選教學內容,重點突出,徹底摒棄對教材進行瑣碎詮釋的教學方式,對教材中的一些容易忽視,容易混淆的內容,將其轉化為問題,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討論,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例如:筆者在講述三視圖的形成時,如果針對職業學校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低,基礎理論知識薄弱,空間想象力差,還沒有形成立體概念的情況下,直接講述有關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很容易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所以,經過充分備課后,筆者采用討論與啟發相結合的方法,上課時,不直接講立體坐標體系下三投影面體系的概念,而是以學生非常熟悉的教室為例,引導學生思考,把一個物體擺放在教室里,由前往后看物體,就如同有束平行光線由前往后照射在地面上,由南向北、由左向右照射在墻面上的情景,并讓他們說出各自的想象。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黑板、地面與墻面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垂直在三個平面。接著,教師講述投影面的概念說明黑板、地面與墻面就是三個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用同樣的方法說明黑板與地面、黑板與墻面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垂直的坐標軸:X軸、Y軸、Z軸,再把黑板、地面與墻面上的影子與視圖的概念聯想起來。這樣學生初步掌握了投影與視圖的概念,然后教師再在黑板畫出三面投影體系與投影。接下來教師再啟發學生如何把三個視圖在一個平面上形成三視圖,以及討論三視圖的投影規律。這樣,教師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對學生進行引導、討論,學生很容易地就建立起了三面投影體系的概念,初步形成空間的想象能力,對三視圖的理解也會非常深刻。課后,筆者建議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三維投影體系模型,再找來簡單物體及光源,自己去研究物體的投影規律。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做事嚴謹的態度,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路打開,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有利于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
二、做到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
不論是傳統教學手段還是現代化教學手段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勢,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
首先,充分發揮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機械制圖是一門標準性很強的課程,從各種圖線的畫法、字體的寫法、尺寸的標注、圖樣的規范到零件圖、裝配圖的畫圖與讀圖,都要嚴格遵守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因此,要充分發揮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努力做到板書工整、清晰,線條、板圖標準,讓學生看后產生信服,由羨慕到效仿,進而把教師的要求轉化為自我要求和學習動力,從而使繪圖技巧的提高得到保證,也強化了學生的“標準化”意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另外,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如“相貫線”一章的教學,學生剛接觸這一概念時,需要教師認真講解,而教師在列舉若干實例后,讓學生自己做有關的習題時,學生可能仍感到無從下手,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和反復訓練之后,才逐漸掌握幾何體相貫在三個投影面的輪廓線的畫法。這就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繪圖和讀圖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有效地輔導檢查,確保良好的練習效果。同時,在作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對學生繪圖訓練進行細致、耐心和毅力教育,以提高學生繪圖的素質。
其次,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從而達到深化課程改革的目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學設備已大量運用職業技術教學中,模型、示教板、掛圖在觀察主要特征及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時,由于受客觀條件限制,同一內容往往要多次重復演示。而教師采用電化教學這一輔助手段適時穿插于教學之中,與模型、示教板相結合,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僅具有較強表現力,可以用來直接完成教學任務,還能調節課堂教學氣氛,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得視覺、聽覺、觸覺多種知覺參與學習,有助于知識獲得的精確和完善性,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機械制圖中,教師運用電化教學可把許多文字教材表達不清楚的內容,通過錄像或幻燈片進行微觀和宏觀、表態和動態相互轉化,不但能讓學生了解整個教學,內容的連續過程,更突出表現教學對象本質特征,把細致入微之處,關鍵轉變點充分突現出來。同時,教師對重點、難點可重復播放,加長停留時間、增強教學效果,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時記憶容量,促進長時記憶。如三視圖的建立與投影規律,投影作圖、剖視等內容教師都可自制幻燈片或網上下載動畫課件用于教學中。
三、既要注重課本理論的教學,又要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原則,理論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生產實踐服務。首先,教師要注重課本理論的教學。理論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掌握本門課程的基本原理、作圖和讀圖方法以及有關機械零件的基本結構及裝配的基本知識等,形成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體系,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同時,機械制圖課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學生在加強課本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還必須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有很多已經畢業的學生說“工作后才知道制圖中所學的零件是什么。”這不能不引起教師的深思,這說明教師過去的教學只注重課本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與生產實際之間的聯系。學生不知道畫的是什么,只知道模型而不認識真正的零部件實物。因此,在機械制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生產實際緊密聯系,既要讓學生看模型,又要讓他們看一些實物,二者要結合起來使用。例如:筆者在講標準件和常用件時,找一些實物比如螺釘、螺母、墊圈,然后再找兩個物體用這些標準件將物體連接起來,在課堂上演示這些連接過程,通過觀察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零件間連接過程和方法,從而正確畫出它們的零件圖和完整的裝配圖。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各學科,各專業互相滲透的趨勢日漸增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時刻關注本學科的最新發展,不斷學習新技術,研究新問題,防止知識老化。此外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愿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也是搞好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