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微機組裝與維修課帶來的弊端
微機維修課在計算機類科目中是較為特殊的一門課,在整個學期的教學中,理論教學所占的比例較大,學生先要學習大量的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如果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授課,無疑會令課堂氣氛變得死氣沉沉。技校學生是教師的教學對象,他們不喜歡滿堂灌的教學,不喜歡空泛的理論教學,不喜歡只有老師在活躍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會使學生失去主動學習的機會、失去主動思考的機會、失去在實踐中相互交流的機會、失去表達自我的機會,這就使得微機維修課的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昏昏入睡,最終導致教學質量變差,教學目標無法實現,作為任課老師,必須因材施教,打破傳統,運用適合技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
二、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勢
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模式能彌補傳統教學上的不足,它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任務明確,職業崗位感強,教學組織形式豐富多樣,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以及職業崗位的工作能力為目標。“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是在任務驅動教學的基礎上,以貼近企業崗位工作來確定典型的任務,并為實現任務目標而按完整的工作程序進行的教學活動。技工學校培養的學生直接服務于各個行業,在職業競爭中學生需要的是具有較強實踐技能、較高的職業素質,具有能適應某類工作群或轉崗的一種能力。
經過實踐驗證,作者認為,在微機組裝與維修課中,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使用以下的模式進行教學:一是引入崗位工作情景,擬定工作任務。二是學生分組討論完成工作任務的方法。三是老師提示完成工作任務的技巧。四是分組完成工作任務。五是各分組作任務總結,老師最后作點評并歸納知識點。
三、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微機維修課中的應用實例
下面就以筆者所任教的微機組裝與維修課為例。
授課班級:07計機1班,全班33人共分11組。
任務內容:掌握計算機開機黑屏故障的快速診斷與排除。
任務目標:讓學生掌握計算機開機后黑屏故障的快速診斷與排除方法。
模擬崗位:某客服中心維修工程師。
實施過程:
第一,引入崗位工作情景(5分鐘):某日收到前臺接待人員的維修單,某顧客的臺式機出現開機之后黑屏沒反應的現象,由于顧客急需用這臺機進行日常的工作,故希望維修工程師能夠在1個小時之內處理故障。
第二,學生分組討論(7分鐘):老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解決故障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老師提出要求并做簡單提示(13分鐘):現由于沒有真實的故障機,要求各學生分組利用15分鐘時間,自行為本組電腦桌上的主機設置故障,故障現象為開機黑屏沒反應,故障設置完畢后,將與其他分組交換主機,并進行快速檢測及故障排除,同時將故障的詳細現象、監測分析過程及故障排除過程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中。
老師通過提問或討論的形式,提示出能夠影響主機正常運作開機并能夠看到開機畫面的主要硬件為:電源、主板、CPU、內存、顯卡和顯示器。
第四,學生分組實操(40分鐘):學生根據老師提示,開始對本組的計算機進行設置故障,可通過替換有故障的硬件,改變主板跳線,改變BIOS參數設置,令板卡或數據線、電源線接觸不良等故障來實現開機黑屏。
學生分組之間交換位置,根據老師所提示的要點,對故障機進行快速診斷,并進行排除,同時將故障現象、分析思路及處理過程記錄下來。
第五,學生作任務總結及老師點評(15分鐘):各分組學生針對本組處理的故障機,向老師匯報任務的各主機的黑屏故障原因及排除過程以及處理結果。老師逐一點評后,請三個學生分組派代表填寫以下表格,最后由任課老師完善。
開機黑屏故障的處理流程:
先采取最小系統法——將電源、主板、CPU、內存、顯卡和顯示器獨立成一個硬件系統,然后根據以下三種不同的黑屏情況分別進行處理,見表1。
表1
以上是這一微機組裝與維修課中引入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過程。
在這一課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討論完成任務方法中、在設置機器故障及分析排除故障過程中、在匯報任務完成情況中,始終體現著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引入崗位工作任務,提示工作要點及任務點評中,老師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師再也不用像以前傳統教學中整堂課都在灌輸黑屏故障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等大量理論知識,而且通過引入職業崗位情景,使學生對于電腦公司的客服中心的具體工作情況有了深一層次的了解,同時分組內部及分組之間均有互動,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及溝通能力。
四、教學成效
學校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改革早在2007年就已經開始,計算機應用與辦公自動化是計算機工程系的首個教改專業,而07計機1、2班是首批教改班,這兩個教改班的所有計算機課程均使用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微機組裝與維修課中引入了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之后,這兩個班在學習成績和考證合格率上比以往的計機班有比較大的提升見表2、表3。
表2 微機維修相關課程成績比較
表3微機維修工考證合格率比較
目前,這兩個教改班已經畢業,其就業情況比較令人滿意。07級教改班共有學生67名,其中46名已就業,其余學生繼續升學深造,在46名已就業的學生中有25名進入與自身專業有關的行業工作,即對口就業率為54%,而其中月薪超越2000元以上的有2人,1500~2000元月薪的有17人,1500以下的有6人。
五、結束語
“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與學習狀態,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能根據自己對當時問題、情感、任務的理解,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從而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提高了職業能力,增強了成就感,學習成績大大提高。憑借著學生主動性強、崗位目標明確、學科適應性廣等優點,已經在技校的日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推廣。但并非任何科目都能夠將其加以應用,例如微機組裝與維修、微機原理和網絡管理員等相關課程的起步學習階段,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崗位意思也不強,因此難以使用職業任務驅動教學法,如果生搬硬套就只會適得其反。
(作者單位: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