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G是實際應用最廣的CAD/CAE/CAM軟件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真正學會使用軟件完成設計任務,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在UG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任務驅動UG教學
UG NX是EDS公司推出的集CAD/CAE/CAM為一體的三維機械設計平臺,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分析和制造軟件之一,在航空、汽車、機械制造、電子電器等各工業領域應用非常廣泛。許多學校因此在機電類專業中開設了UG課程,旨在讓學生基本掌握并熟悉UG軟件的基本應用,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能力。通常的教學方式是先由教師重點講解UG的各項基本操作,然后再由學生根據給定的例子模仿教師的操作步驟進行練習,雖然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老師所布置的練習,但當獨自面對比較復雜的造型時,很多學生難以完成,甚至不知從何下手。這說明我們的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必須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特點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將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大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出獨立思考、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職業教育的各專業課程教學中還能夠得到廣泛應用。
1.以職業能力的提高為根本制定教學目標
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重點突出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任務情境為載體確定教學內容
將每一個教學任務劃分成多個任務情境,突出以“任務為主線”組織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再是枯燥的知識儲備,而是學生根據實際任務情境,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團隊協作精神完成任務,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
4.以多元化考核模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不再單純以考試分數對學生進行考核,過程性評價應占主要地位,為了更全面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應把學習過程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平臺。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方面是對學生是否完成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的過程和結果的評價,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對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能力的評價。
二、任務教學法在UG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設置課程能力目標
UG是機電類專業課程,UG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掌握UG NX軟件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利用UG軟件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能力,教學中突出職業教育特色,貫徹以實訓為主的原則,讓學生真正能熟練使用軟件完成任務。
2.教學內容處理
打破原有的章節,將教學內容按照教學目標劃分成幾個大的模塊,每個模塊又劃分為幾個大的工作任務,授課時,再根據實際情況,將每個大的任務又細分為若干個子任務,將知識點穿插在各個子任務中,真正實現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參見下表。
3.教學方案實施
將學生按班級人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4~6人),采用組長負責制。課堂上,教師先告知本堂課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再由各學習小組長到教師處領取任務單,組織本組成員討論、分析所接受的任務,制定實施計劃,各小組成員可以先按照自己的思路來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進行總結,找出最佳實施方案;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巡回指導并適時提供咨詢和建議。
4.教學成果展示
各小組在任務完成后,每組派出一名代表,將本組所認為的最佳方案及成果展示給大家,并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最后再由教師組織全體同學對整體設計做出合理評價,選出最優實施方案。
5.教學評價
對評價學生實施方案的標準不局限于“對”或“錯”,而是“好”或“更好”。評價過程不僅是對結果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對過程進行評價,對小組進行評價。對小組的評價,不是以哪組的方案最優為唯一的評價依據,而是以哪組在學習活動中,所體現出的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協作,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為重要的評價依據,以此選出優勝小組,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UG這門課程中的實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作者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