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廠汽輪機經常在運轉過程中出現一些常見故障,如數字電液調節系統轉速不穩,有時閥門的切換不夠靈活,汽輪機組的一些重要參數出現異常波動現象,或者在進行機組協調運轉時調節的頻率異常等。針對這些故障,本文進行了細致了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具體解決辦法。
【關鍵詞】電廠;汽輪機;故障分析;解決措施
一、引言
電廠汽輪機是電廠企業進行正常運轉的核心機械,汽輪機一旦出現故障,對于電廠企業的效益將造成很大的影響。數字電液調節系統(英文DEH)作為汽輪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汽輪機的發展歷程中進行了多次的更新換代,一些運行過程中DEH常見故障,成為汽輪機發生故障的主要原因。解決汽輪機的這些故障,就需要對其故障原因進行認真的分析,提出具體的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利于電廠企業的正常運轉,提高電廠企業的效益。
二、汽輪機常見的一些故障
(1)轉速失穩案例分析。根據對某電廠的調查,此電廠2號機組為一次再熱、亞臨界、直接空冷凝汽式、雙缸雙排汽、300MW汽輪發電機組,數字電液系統引進最先進的OVATION系統。汽輪機開啟時進行高中壓缸聯合啟動。沖轉過程為:選擇旁路方式葉掛閘(全開高調門、中壓主汽門)用主汽門沖轉、升速至600轉/min,這樣保持2分鐘,調節轉速方式為主汽門與中調門同步進行,從而升速至2900轉/分鐘,這樣保持4分鐘,記憶調門的關鍵位置,對高調門進行適當的減小,直到轉速降至2870轉/分鐘時全開主汽門,高調門與中調門調節的轉速應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時進行,定速3000轉/分鐘。一是出現的故障現象及原因。機組轉速在2970~3030轉/分鐘內擺動,調節調節器參數。汽輪機轉速始終穩定不下來在3000轉/分鐘,這樣的話電氣試驗或者機組同期并網時就會產生很大的困難。汽輪機中調門一邊接收轉速PID指令,同時又接收再熱蒸汽壓力。當系統平穩運行時,中調門是隨著再熱蒸汽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的,這樣汽輪機才會保持平穩的轉速。但理論終歸理論,參數k2 的設定對調節前饋量適應所有的工況,在不同的工況下,比例增益k2也不盡同。二是應對方法。在汽輪機的轉速穩定的條件下才能保持機器的正常運轉,這可以利用低壓缸旁路閥使熱再蒸汽壓力保持不變。鍋爐燃燒產生的穩定性并不十分的穩定,很難控制,造成了再熱蒸汽壓力的波動。所以就必須在試驗時對K2值、K1的值進行合理控制,通過增加閉環調節轉速的比率來保持中調門開啟度的穩定。(2)閥門切換失敗的案例分析。某電廠的汽輪機轉速達到2900轉/分、主汽閥切換為高調閥時,把調門全部關閉,但轉速始終降不到開啟轉速時的2870轉/分;雖然降低再熱蒸汽壓力,但效果不是理想,這時為了保障減少損失,唯一能做的就是強制關掉閥門。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一是汽輪機沖車、轉速在600到3000轉/分鐘,主汽門與中調門按比例調節開啟度,在主汽門與中調門靜態整定時,由于機組特性的關系預起閥和閥門流量特性不會一致,不能有效確定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可以通過進汽量的變化走勢進行整定。隨后將該參數適當調小,2900轉/分時中調門開度減小,這樣的話高挑門就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切閥時通過采取高調門關閉措施對降低轉速有很好的效果。二是另外的原因是中調門調節系統中加入再熱蒸汽壓力。這樣當減小K2值后,降低再熱蒸汽壓力,轉速可以降至2860轉/分。采取調整措施后,機組沒有再產生不能切閥的狀況。(3)機組運轉時調節的頻率發生異常。工作時一些汽輪機的負荷常常發生一些大的調整,過后再發生一些回調現象。一是故障分析。由于一次調頻要求較高,必須滿足閥位方式與協調方式都能運行的要求,并且要求都不能進行補償。在閥位方式狀況下,一次調頻為“頻差一流量指令曲線補償”,前饋量會通過指令與比例關系直接作用于流量上;但在協調方式狀況下,一次調頻為“頻差一負荷指令曲線補償”。輪機通過協調方式運行,只要進行調頻,頻差-流量指令曲線就會得到補償,調門開啟度發生明顯的變化,從而引起負荷變化的連鎖反應;頻差-負荷這時也發出補償指令,但這只是功率的補償,只能彌補功率變化,這樣引發功率指令和實發功率無法平衡。有時頻差-負荷指令曲線與頻差-流量指令曲線不配,上邊的問題就會發生。二是解決頻率異常的辦法。對流量指令曲線進行適當的閥位方式的頻差修改,修改后的結果應與頻差-負荷指令曲線的走勢保持相同。對DEH組態邏輯進行改進。通過協調的方式,不能對閥位方式的一次調頻補償起到作用,通過曲線分析可發現僅有一次調頻的頻差起到了一些作用。這種修改方法的話會帶來調頻效果的滯后性,并且汽機指令受鍋爐主控主汽壓力的限制,運行上有時不能協調,這樣調頻效果不理想。
參考文獻
[1]辛曉鋼,錢昭,辛士紅.汽輪機調節系統典型問題的分析與解決[J].2010(6)
[2]王宏偉.MMS6000軸振測量系統常見故障分析[J].電力安全技術.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