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運用實驗的方法以及一些理論,加快節點研究步伐,共同解決這一難題。是在全國“節能減排”大政方針指引下,以立足解決生產中的短板問題為中心,以實際生產為依據,加大對這個課題的研討,從而為以后更進一步這個課題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空稀頭率;短板;回透率;帕西姆
一、現狀調查
縱觀煙草行業帕西姆機型卷接空稀頭率平均水平0.4%,保定卷煙廠有六套帕西姆機型卷接機型,這六套設備主要是生產白沙品牌的香煙,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我們重點攻克白沙品牌在帕西姆機型生產加工過程中空稀頭率較大難題,首先對該機型的機車進行批次跟蹤寫實,共跟蹤19個批次,得出他們的平均空稀頭率達到0.80%,而普陀機型的平均空稀頭率僅僅為0.2%。通過兩種機型的對比,可以看出帕西姆機型卷接機車存在很大的問題,再通過與行業中同種機型對比,存在很大的研究提升的空間。
二、原因分析
(1)煙梗不同產地配比不合理,在一年的生產過程中統計出按照不同的產地進行比較,我們按照每周使用一個產地的長煙梗進行測試,共完成了3個產地長煙梗測試,取得檢測數據63組,從不同產地的數據可以看出:產地不同,空稀頭率差異較大。(2)煙片真空回潮回透率偏低,制絲加工過程中,特別是在秋、冬季節,片煙經過真空回潮后存在硬塊現象,這一現象直接影響煙片的耐加工性能。(3)煙梗潤透率低在生產過程中,我們發現每次停產后再開工,空稀頭率都有明顯上升趨勢,而每次開工梗絲都是‘現儲現切’。為此,我們在2月22日,分別對5小時、10小時和13小時儲存的煙梗進行了試驗,從試驗結果看,煙梗儲存時間短,煙梗有硬心,回透效果差。(4)卷接設備主機精度調整不到位自12月24日至2009年1月19日,我們分別對5、6號機車進行了73和71個生產班次的跟蹤寫實。并將寫實結果分為三段分別計算離散系數,結果顯示,設備調整后空稀頭率的離散系數就會產生波動,這說明,設備調整會對空稀頭的控制精度產生重要影響,即空稀頭率發現設備主機精細化調整與空稀頭率具有高度相關性。(5)梗絲寬度不適宜白沙(硬)梗絲摻兌比例為33.33%,梗絲填充值的變化會對煙絲結構產生一定影響,我們在1月18日~21日對切梗絲厚度在標準(0.18±0.3)mm范圍內進行了下限測試,從測試結果看,切梗絲厚度與填充值具有較大相關性。進一步對填充值和切梗絲寬度兩指標利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兩個指標的相關系數為-0.923,呈顯著負相關關系。
三、實施方案
(1)提高真空回潮回透率。一是減少回透切片體積。將切片由三刀四分改為四刀五分,為了保證作業時間,操作工根據經驗,在切最后一刀時由自動變到手動,可以縮短每個煙塊的切片時。二是對切片后煙葉進行松散。煙片切開后回潮前要進行松散,而松散的程度對回頭率有影響,所以增加人員對切片后煙葉進行松散。三是優化真空回潮機參數。首先收集真空回潮主要的參數,進行試驗設計。真空回潮的主要參數包括:抽真空溫度、增濕溫度、保溫時間,按正交試驗設計9次試驗。根據測試結果,真空回潮參數選擇抽真空溫度11℃、增濕溫度67℃、保溫時間205秒。在三步措施實施后,2月13日~20日對調整后回透率進行了檢查,調整后平均回透率達到99.5%。(2)調整梗絲寬度。根據前期的切梗絲寬度測試結果,當切梗絲寬度為0.15~0.17mm時工藝消耗較低、出絲率較高、煙絲結構較好、梗絲柔軟性較理想,有利于保證卷制后的煙支質量。綜合考慮切絲機設備性能,確定切絲厚度(白沙(硬))由0.18±0.03mm下調為0.17±0.02mm。梗絲寬度調整后,加香后梗絲整絲率略有下降,填充值增加0.3 cm3/g。(3)優化不同產地梗絲配比。在工藝標準范圍內,對煙梗進行優化,我們采用的優先順序為:河北梗﹥湖北梗﹥福建梗﹥云南梗。(4)提高煙梗回透率。在保障生產和加工工藝的前提下,增加儲梗時間。對12個批次煙梗回透效果進行跟蹤測試,煙梗回透效果好,平均煙梗回透率達到了96%。
四、效果驗證
通過對六套帕西姆機型的空稀頭率跟蹤統計情況可以看出能夠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通過這次改進,卷煙空稀頭率得到了顯著降低,首先是降低了消耗,節約資金,對其經濟效益進行估算,全年可以節約成本257萬元。無形效益:卷煙產品的空稀頭降低,端部落絲量降低,產品質量得到了提升,保障了消費者利益。
參考文獻
[1]賀萬華,曹興洪,朱浩勇.影響卷煙端部落絲量的因素研究[J]
[2]姚光明,王文輝,尹獻忠等.煙絲結構對煙絲填充值和卷接質量的影響[J]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