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嚴重制約了全球經濟復蘇歷程。2012年9月13日美聯儲推出旨在促進經濟復蘇與就業的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系統思考該輪量化寬松政策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從QE3的內容、背景、作用路徑三個角度認識QE3,最后將在認識QE3的基礎上說明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QE3經濟;就業;中國;歐債危機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一國調節經濟、促進就業、維持穩定與發展的重要工具,然而因貨幣政策實施的程序較財政政策簡單、時滯較短等優點,貨幣政策往往先于財政政策使用。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飽受創傷,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雙雙受挫。面臨不同時期的不同矛盾,美聯儲自2008年底以來共推出了三輪量化寬松政策。2012年9月13日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即QE3。
一、QE3的具體內容
2012年9月13日在美國9月利率決議后的政策聲明中,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宣布:為了刺激經濟復蘇、就業增長,聯儲決定每月購買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與前兩次量化寬松政策相比,本次未說明總購買規模和執行期限;同時美聯儲將繼續實施“扭轉操作”;另外,美聯儲繼續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超低區間,這一水平將至少保持到2015年年中。
二、QE3推出的背景
QE3推出之前美聯儲已經相繼推出過QE1和QE2,QE3雖因無期限和無既定規模而出人意料,但該輪量化寬松卻早已被世人所預見。之所以能被準確的預見,源于其推出有深刻的背景。
1.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始于2009年底的歐債危機因歐元區高度的貨幣一體化政策迅速傳向歐元區其他財政不佳的主權國家,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先后加入到歐債危機重災區行列。歐債危機不僅使得該五國經濟和失業出現嚴重惡化,而且對包括美國在內的眾多經濟體形成惡劣影響。2012年6月歐元區失業率再創歷史新高至11.2%,2012年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率由前值0.7%轉為-0.1%,經濟出現衰退;9月28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2.1%。
2.兩次量化寬松政策作用有限。(1)QE1。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使得美國金融業面臨1929年以來最嚴重危機。2008年11月24日,美聯儲宣布購買由房地美、房利美和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發行的價值1000億美元的債券及其擔保的5000億美元的資產支持證券,即QE1。從客觀結果來看,QE1維持了美金融系統的穩定,達到了短期目標;但另一方面,2009年11月數據顯示美國失業率為10.2%,QE1結束時的2010年3月仍徘徊于9.7%高位,經濟上的黯淡無法使QE1稱為圓滿。(2)QE2。
QE1后的兩個季度,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仍然沒有好轉,且外部風險驟增,為了盡快促進經濟增長和失業率降低,2010年8月美聯儲再次實施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計劃并維持到
2011年第二季度。QE2旨在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壓低長期利率以促進美國經濟復蘇并降低失業率。然而QE2釋放的流動性仍如泥牛入海,美經濟與就業市場不見根本性改善。
3.美經濟復蘇艱難。在連續兩輪量化寬松政策下,美國經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這是QE3推出的重大原因。美國2011年第四季度經濟快速回暖,錄得4.1%的增長率,遠高于前值1.3%。正當世人歡欣鼓舞之時,好景卻未持久。2012年一季度美經濟增長率大幅下滑至2.0%,令人遺憾的是二季度經濟增長率再度萎縮至1.7%。
4.美就業市場疲軟。美聯儲在QE3政策宣布時稱QE3的退出時間視就業市場表現而定,而市場普遍的看法是當美失業率降至7%以下時,QE3才會結束。由此可見,美聯儲本次量化寬松與就業市場密切相關。進入2012年,美失業率脫離“9”高位,但年中一直處于8%以上,今年4月降至新低8.1%,但7月失業率再次反彈至8.3%,失業率的不穩定性給美聯儲極大壓力。
三、QE3的作用路徑
美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危機為就業危機,就業不僅與經濟好壞互相影響,也深刻的影響著美社會和政治。而就業危機的根本為產業危機,因為只要產業興盛,就業便可迎刃而解,經濟形勢將會得到根本性改善,QE3的作用點便是服務美產業。美聯儲本輪量化寬松的作用路徑可以總結為:(1)以房地產市場為
核心。第一輪量化寬松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注資穩定美金融系統;在金融秩序恢復后QE2、QE3的直接目標就是促進經濟和就業。然通過其操作重點的不同,我們亦可看出這兩輪量化寬松有著根本的不同。QE2是通過購買國債壓低利率從而促進銀行流動性流向投資市場,然而QE3購買的并非國債而是住房抵押債券。美聯儲無限量無期限購買住房抵押債券可以穩定房地產價格和市場信心,激活近期疲軟的房地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市場的啟動又可拉動美基礎設施建設、建材、運輸工具等產業;同時房地產需要的勞動者較多,這將有利于提供更多就業崗位。(2)刺激美消費者信心,拉動內需。用以衡量美消費者信心的一個重要指數——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今年一直徘徊于80關口以下,今年8月錄得74.3的相對低位,該數據說明美消費者信心缺乏。然而要進一步促進經濟復蘇,市場消費需求就必須擴張。此輪量化寬松購買的標的物為住房抵押債券,該舉措將使得消費者以房屋作為抵押的貸款維持穩定水平,從而有利于刺激消費者信心和市場消費,有利于經濟和產業復蘇。(3)促進海外資產回流。美國在本土以外的投資量巨大,在投資國產業升級的同時也增加了當地就業。面臨美本土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企的現狀,美國政府迫切需要海外資本回流支持美國經濟發展。人力成本、資金成本、生產設備是企業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面臨歐債危機、中國經濟下滑等不穩定因素,不少美海外資本盈利大幅下降,QE3的推出無疑降低了企業在美所使用的資金成本,從而為海外資產回流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從以上QE3對美經濟作用的路徑可以看出,本輪量化寬松是否能一改前兩輪寬松頹勢,其關鍵點在于是否能夠激活房地產市場和促進海外資本回流。本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效果雖然還有待時間檢驗,但其對我國的影響依然重大。
四、QE3對我國的影響
(1)有利于中國經濟的好轉。2011年美國為中國最大單一經濟體出口地,出口額3245億美元,同比增長14.5%;而美國2011年對中國的出口額亦增加19.6%,達1222億美元。兩國的經濟往來密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QE3對美國經濟的良性影響有利于中國海外市場的改善,從而促進中國經濟發展。(2)潛在的通貨膨脹影響。在前兩輪量化寬松中,充足的流動性抬高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2011年5月國際油價創下時段高點
114.8。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進一步推高了我國通脹水平,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健康和國民生活。此輪量化寬松政策為無期限無規模限制,其對通脹的潛在風險不可估量,而一旦失控,則將再度影響我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3)有損中國產業穩定性。
QE3有利于美國海外資產回流,而中國在機械、電子等領域有大量美國資產,QE3的推出改善了美國投資市場環境。在目前的經濟萎縮中,美資產勢必加速回流本土,美資的撤離將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帶來更大難度,同時就業下滑。(4)人民幣對外貶值風險。寬松的貨幣政策往往會使得一國貨幣出現貶值,但
QE3卻可能最終使得美元升值。QE3提供的流動性在于改善美國產業,促進就業,如美國經濟率先強勁復蘇,必使得其美元更具吸引力;同時人民幣長期升值的基礎——貿易順差優勢將不復存在,屆時人民幣需求必將較少,從而人民幣升值周期結束。
參 考 文 獻
[1]多恩布什,費舍爾.宏觀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
[2]盧櫟仁,朱社員.美聯儲兩輪QE時期美中兩國經濟特點分析[J].產權導刊.2011(6)
[3]朱曉君.量化寬松之路 亦寬亦窄?[J].中國金融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