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突出的是融資問題。融資困難造成我國中小企業資金缺乏,嚴重制約著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持續發展,進而影響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業籌資難的成因,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貿易融資;信用機制;中小企業
一、我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概述
(1)中小企業界定。中國中小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99.5%,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中國出口總額中約60%來源于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的企業即為中小企業:一是不對外籌集資金,即不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二是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即按照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4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確定的中小型企業。(2)貿易融資定義。貿易融資是指在民生推出貿易融資三大新品商品交易中,銀行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3)我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的現狀。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全球貿易融資額大幅下降。貿易融資的缺乏導致國際貿易大幅滑坡,阻礙全球經濟復蘇。我國也不例外,正是國際貿易融資的下降,極大地阻礙了我國的出口復蘇,當前國際貿易融資的來源和形式都發生了變化。
二、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1)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原因。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風險大、財務記錄混亂的特征,加大了銀行面臨的還款壓力,使之加大了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從而造成融資的一定難度。在人民幣升值情況下,產業短腿帶來的弊端日益凸顯,也不利于中小企業進行國際貿易融資。(2)銀行體系原因。一方面,國內銀行普遍缺乏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適用金融產品、信貸評估體系和擔保體系。另一方面,我國金融政策和融資體系都是以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為主要對象設計實施的,銀行的信貸評價體系中也缺乏適用于中小企業的評價模塊,而是參照大企業標準,過多地考慮企業的財務指標,導致眾多有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無法得到融資。
三、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的對策
(1)提高自身能力。第一,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經營管理。中小企業要贏得銀行的信任與支持,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采用科學化管理。完善財務制度,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財務信息透明度。企業經營管理者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綜合素質。運用先進技術優化產品結構,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培育自身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樹立企業新形象。第二,增強信用意識,提高融資能力。中小企業首先要增強信用意識,盡量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級,并通過嚴格規范的企業制度、編寫詳實的財務報表、透明的經營管理等實際行動取信于銀行。其次,借助“外力”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與大企業聯盟,可由實力雄厚的供應商或最終用戶提供擔保,獲得銀行貸款。第三,培養相關人才。中小企業應不斷加強國際結算及貿易融資方面的知識,并力求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及授信審批過程。同時,應加強對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加強對熟悉國際貿易知識、銀行業務和外貿業務的學習。(2)加強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第一,改變觀念,加強融資產品創新。從目前形勢看,我國各商業銀行需更新觀念,提高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認識,樹立貿易融資服務中小企業的經營理念。同時,銀行在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時,應針對企業的需求進行融資產品創新,特別注意創新一些適合于中小企業的融資產品。將傳統貿易融資方式與新型貿易融資方式結合起來,使國際貿易融資服務“增值”。第二,完善風險防范體系。加強對客戶的了解,準確把握貿易背景,保證還款來源;拓寬抵質押物品種及擔保形式,通過多種手段控制風險;建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考核制度,動態控制授信額度;通過對融資品種和結算方式來控制風險;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道德和操作風險。第三,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估體系。根據貿易融資業務的“自我償付性”和中小企業的特點,制訂適合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辦法和評級標準;建立專門的風險評估部門,對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進行風險評級,核定授信額度;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庫。第四,提高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引進高水平和高素質的人才。充分利用代理行的有利條件,學習國外銀行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經驗。對業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專業知識水平,使其能更好地處理各種結算與融資業務,向更多的客戶推銷金融服務,有效控制風險。
參 考 文 獻
[1]吉利斯.發展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戴瑩星.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J].消費導刊.2008(9)
[3]夏青.試論解決我省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J].青海經濟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