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二五”規劃,將城市化建設推向新的高潮,我國道路橋梁專業蓬勃發展,不斷擴大投資規模,多個公路項目陸續投產動工。但是,由于新上項目繁多,公路施工的質量問題隨之而來,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大。因而,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管,直接影響著道路施工質量這一核心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管
一、建立強有力的質量管理體系符合形勢的需要
在道路施工中,有效控制施工工序,進行科學的質量監管,才能保證道路過程的工程順利竣工。道路工程安全質量,是道路施工的首要任務。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使項目管理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就需要不斷提高和完善項目工程的監理機制,完善監理制度。探索全新的科學施工質量管理策略,構建一種以工程監理為核心的良性互動的質量管理體系,勢在必行。強有力的公路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需要加強政府監督控制,強化項目施監理職能,加強企業自檢。協調好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和承包單位,三方之間的關系,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成立工程監督專門的管理組織,負責監理和質量檢驗。監理工程師以監理合同為依據,保證監理職權行使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既保護建設單位的合法利益,又要保護施工單的合法權益,對雙方進行有效的監督。監管部門成立專門的檢驗小組,不定期地對施工單位進行質檢和抽檢。施工單位也需組建質管小組,主要負責單位內部的自檢、專檢和單位與單位之間的互檢。
二、公路施工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
(1)監管部門忽視監管。公路施工過程中,較為突出的是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在道路施工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存在失職的現象。對于較大的關系工程,質監規范不嚴格,盲目維系關系,忽視質量的監管。(2)公路工程質量監管多流于形式。監理部門與施工單位串通,在實際的施工管理的過程中沒有起到監管作用,甚至受制于施工單位。監理職責沒有起到旁站監理,跟蹤道路施工的整個過程。(3)道路施工單位違規操作明顯。施工單位在設計過程中,為了自己的利益,違規壓低造價,賄賂設計人員私改設計。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偷工減料,節約道路施工方的資金成本。對于道路施工人員技術上的違規操作,不加制止,結果造成道路施工質量問題頻出。
三、要加強公路質監基礎工作
在公路的施工建設中,需要在施工中,有公路的施工方案、有公路的施工標準、有公路的施工制度、有公路的施工的最終目標。在施工中,要求技術規范化,正規化、標準化。對于道路施工中的數據的采集與計算要求科學化,確保建設總目標實現最大化。在技術上強化標準管理。道路施工監管部門,需要將公路設計資料,施工流程與規范,公路施工質量檢測標準,公路施工工程的監理辦法與實施細則等相關資料,以紙質文件的形式印發至建設單位和公路施工單位。在檢測方面,建設與施工單位配備專職人員,配備功能健全的試驗室,進行日常試驗與抽檢。在公路施工的過程中,重視質量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用數據指導道路施工。建設單位在開工前,向施工單位報送相關的原始記錄信息,前期的檢驗信息表與測試報告。定期向建設單位和監理工程師報送所需要的材料。
四、加強公路施工的質量監管控制
(1)政府部門規范監管政策。加大政府主管部門市場運行體系監管力度。對于報建與招投標公路施工項目,實施專家審查制。政府部門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保證公路施工有法可依。對公路的施工材料嚴格把關,杜絕偽劣材料進入道路施工現場。(2)提高資質認證標準和人員的素質。嚴把公路施工項目技術人員的資格認證關,督促公路施工單位規范自己的行為,杜絕違紀違章現象的發生。定期對道路施工監管人員,實施新出臺法律法規政策的培訓學習,提高監管人員的依法質量監督管理水平。對于施工技術人員和道路施工人員,及時滲透相關的高新技術,以便提高整體人員素質。(3)設計施工中質量控制。對路基、路面、橋涵結構設計的圖表、資料文件在設計質量控制上,開工前及時進行合理性檢查,對于遺漏資料,隱藏的隱患,進行會審控制。施工過程中,才被發現的,暫停施工商討變更事宜,在設計上的重大變更,嚴格按規定程序報批。非重大變更事項,由設計、施工、監理三方現場會審處理,并作好記錄。(4)嚴格監管,把好質量關。施工單位在材料采購上嚴格把關,杜絕使用不合格材料和設備進入道路施工現場。質監部門在監督工程中對發現的問題,需要以書面形式發至施工單位。從關鍵部位到每道工序的監管指導,要高標準、嚴要求、把好質量關。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管不可忽視。管理部門從上至下,要強化管理力度,加大整頓和改革的力度,提高施工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構建新型的管理機制。實現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質量管理,從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狠抓公路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質量。
參 考 文 獻
[1]郭養才.抓好公路路面工程管理與質量管理的體會[J].山西建筑.2008(4)
[2]王菁.建設工程質量管理體制的初探[J].山西建筑.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