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監管國企高管、如何懲治國企中的“敗家子”,成為熱議的話題。事實上,國家有關部門通過制度規范對國企加大監管力度,其中審計方式首當其沖。
一、國企經濟責任審計路徑的操作方式
第一階段:國企應建立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并交企業管理層審批后并納入審計章程內。制度至少具備四大部分內容:第一,審計對象。對國企中應實施的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范圍規定。第二,審計內容。(1)任職期間企業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財經法規情況及公司決策和規章制度情況。(2)任職期間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3)任職期間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況及任職期間企業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的完成情況。(4)任職期間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和大額資金運作的科學性、有效性。(5)任職期間企業各級領導人員廉潔自律情況。(6)任職期間與上述經濟活動有關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其執行情況及其他。第三,通過審計,重點分清被審計單位負責人任職期間對所在單位資產、負債、損益不真實、投資效益差,以及其他違規違責任,包括直接及主管責任。第四,審計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