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企業人才隊伍水平如何,代表著這個企業的競爭力如何。×公司人才隊伍建設目前遇到引才乏力和人才流失的問題,企業的發展遭遇了這一瓶頸問題,針對此現象,特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從“招得來、用的好、留得住”方面來進行探討,以期能夠為X公司的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的二次創業貢獻一點綿薄之力。
【關鍵詞】人才流失;對策
一、X公司人才隊伍現狀
×公司地處中原腹地,是一家有50多年歷史的國有大型企業,現有員工3032人,有一支460多人的管理和技術人才隊伍。為了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企業加大了人才引進工作,先后引進各類人才232人,大大提高了企業的活力,其中有些人已走上關鍵的技術和管理崗位,但據統計,近年招聘的232人中,已67人離職,離職率28.87%。一個人才的流失往往會造成產品、客戶、市場的流失。有的甚至成為企業的競爭對手,剛從學校畢業的大中專學生,一般不是外企、民企中意的對象,但是,經過在企業幾年的磨練,一般都能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或管理骨干。這時候,他們成為獵頭公司和民企爭取的對象,他們給出優厚的條件,許多人經不起誘惑選擇跳槽,X公司儼然成了這些人走向外企、民企的“鋪路石”和“跳跳板”。
二、人才流失的原因
(1)人力資源管理觀念落后。企業沒有按照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開展工作,還有很大傳統人事管理的特色,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和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沒有形成科學的流程,沒有按市場經濟的要求開展工作,企業的部分領導還認為“人力資源管理是人力資源部的工作”。(2)管理制度還比較落后。未能按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進行科學管理,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了不斷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企業仍面臨許多難題:人員使用上的“鐵交椅”。職務能上不能下仍然是普遍現象,管理干部基本還是委任制,“高能低崗、低能高崗”的現象普遍存在。(3)缺乏良好的薪酬分配、激勵機制。薪酬待遇已成為員工選擇企業所考慮的重要因素,薪酬水平的高低,不僅意味著員工物質生活水平改善的程度,同時還是員工個人價值得到認同的體現。企業所在城市經濟不發達,對人才的吸引力不高。企業現有的研發、經營人才青黃不接,熟練技工年齡偏大,各類人才隊伍出現斷層,制約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
三、目前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1)要充分認識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人才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應該成為該公司領導層的共識和核心理念。把引進和用好人才工作作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企業一切工作的首位,在財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2)科學選拔,把好入口關,提高招聘適用性。第一,建立招聘選拔的科學流程。根據職位要求不同,邀請人力資源專家和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用人單位一起組建招聘面試甄選工作小組,進行人才測評,盡可能地實現人與崗位的匹配,以提高用人單位的滿意度,降低新進員工的離職率。第二,尋找潛力型人才。“不選最優秀的,只選最合適的”作為招聘人才的原則。完全勝任型人才一方面薪酬要求高,像我們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現有的薪酬水平很難留得住;另一方面在企業內部可發展的空間有限,很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就遇到了職業發展的“天花板”,從而影響其工作的激情和穩定性。(3)用好人才,激活智力因子。第一,唯才是舉,人盡其才。一個方面根據他們的學歷、經歷、經驗,按照學以致用的原則,安排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就是不惟學歷、不惟資歷,按照個人特長和技能,提供發揮平臺。第二,避人所短,用人所長。成熟性人才的引進,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培訓成本,但其行為習慣必然帶有原雇主的文化烙印,與現企業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應按照企業認同和員工認同的維度進行評價,合理使用。(4)以人為本,留人留心。第一,靠事業留人。賦予成熟性人才有難度、有挑戰的工作,使他們感到企業在重用自己,沒有被輕視。當他們在本職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企業應及時協調,幫助解決,使他們感到企業就是自己的家,領導就是自己的親人,增進員工的歸屬感。第二,靠激勵留人。對于承擔研發項目或經營任務的人員,在考核工作業績完成進度的同時,注意觀察、考察他們行為習慣的變化,稍有成績就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隨時感到被重視、被認同的榮耀。其次,按照內具公平、外具競爭的原則進行薪酬激勵制度設計,特別是關鍵崗位,以此達到激勵人、留住人的目標。第三,靠文化留人。建立和諧、關懷、開放、溝通、包容的企業文化氛圍是留得住人才的軟環境。通過開展各種形式文化培訓、專業培訓,促使員工與企業共同進步,不斷提升企業經營業績,改善員工待遇,實現企業與員工、企業與人才雙贏共贏,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持續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參 考 文 獻
[1]余凱成.現代人力資源管理[M] .東北大學出版社,1997
[2]方振邦.績效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