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6S”管理是建立高質量的企業質量保證質量體系的有效切入點,在高職實訓教學過程中引入和實施6S管理機制,可以實現高職教育與企業之間的深度交融,可以加快從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能夠更好地實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目標。
【關鍵詞】“6S”管理;實訓教學管理;職業教育
一、“6S”管理的概念及含義
(1)整理(Seiri):將工作場所的所有物品劃分為兩類:必要的和不必要的。保留必要的,消除不必要的。通過整理可以騰出空間,以便利用;防止誤用和誤送;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2)整頓(Seiton):將必要的物品按規定的位置擺放整齊,各種生產物料、工具、設備都做到分類擺放、一目了然,做到物有所位,物在其位。減少尋找物品所費時間,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從而為提高工作效率打下基礎。其核心是每個學生都應參加,在整頓過程中制訂的各種管理規范,人人都應遵守,貴在堅持。(3)清掃(Seisou):劃分出衛生責任區,并制訂出相關的規章制度,督促每個學生做到“工作間隙勤清掃、下班之前小清掃、每周結束大清掃”,清除工作場所內的臟污。(4)清潔(Seiketsu):使工作環境及設備、儀器、工夾量具、材料等始終保持清潔的狀態。(5)素養(Shitsuke):制訂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專門舉辦培訓班對學生進行“6S”知識和班組管理制度的學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依規定行事,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6)安全(SECURITY):重視成員安全教育,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觀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產的環境,所有的工作應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二、“6S”管理與學校實訓教學管理的關系
高職學校與企業車間極為類似,在實訓車間推行“6S”管理可營造“企業氛圍”、培養學生的“員工感”,從而提供學生的職業素質,提高適應企業環境能力。因此,在高職學校推行“6S”的目的是:模擬企業生產車間,建設規范實訓場所;提供安全實訓環境,營造舒適實訓氛圍;激發學生實訓熱情,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塑造學校良好形象。
三、實訓教學實施“6S”管理的方法和內容
(1)制定“6S”管理推行方案。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職業素質,實現校企無縫鏈接,塑造學校良好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應理所當然在學校推行“6S”管理,首先在學生實習車間推行“6S”管理方案,并成立“6S”管理領導小組,以教學校長為組長、系部主任為副組長、實訓教師及實習班級為成員聯動執行,再次確定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制定實習車間“6S”管理實施方案,組織全員培訓,制定獎懲措施;使“6S”管理模式在全校全面展開。(2)制訂各實訓車間“6S”管理執行標準。為便于操作和實施“6S”管理工作,根據各個實訓實作室的具體情況,應制定一套具體的執行標準。應按定置設計,采用清晰的、標準化的信息顯示符號,將各種區域、通道、物品的擺放位置鮮明地標示出來。統一規定實習車間實習老師和實習學生的著裝,實行掛牌制度,統一著裝可以進一步體現正規化、標準化、單位掛牌和個人佩戴標志可以起到激勵和推動的作用,如《實訓室管理員工作職責》、《實訓指導教師工作職責》、《學生實訓要求》等掛牌上墻。(3)做好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研究生產現場中的人、機、物三者之間的關系,并通過調整生產現場的物品放置,處理好人與物、人與人、人與場所的關系,從而把形成和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人、機、物、法、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生產現場的秩序化、文明化。定置管理一般采用“三定”原則,即定位置、定數量、定區位。它非常適合高職校實訓場地教學管理,讓高職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以后走向企業成為合格員工。
四、持之以恒
“6S”管理開展起來比較容易,但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不斷優化就不太容易。因此提倡持之以恒,特別是實習指導教師要充分認識、高度重視、緊密配合。應將“6S”管理納入崗位責任制,使每一教師、每一學生都有明確的崗位責任和工作標準; 要嚴格、認真地搞好檢查、評比和考核工作,使“6S”管理堅持不斷地開展下去。
五、結語
“6S”管理在生產企業應用比較廣泛,在實訓教學在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將“6S”管理應用到高職實訓教學中,一方面可以修正長期以來實訓教學中的許多不良習慣;另一方面可以使高職校教學更加符合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模式,進一步縮小校企之間的差距。從而實現高職校的教育和企業實際工作環境的對接,為畢業后的高職生更快、更好地適合企業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參 考 文 獻
[1]楊延.如何使工學結合教學改革更加有效地實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17)
[2]于萬成主編.質量分析與控制與檢測技術[M].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