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濰坊工程職業學院《財務會計實務》省級精品課程的建設為例,結合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探討關于該門課程的設計理念及其思路,以達到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財務會計;設計理念;設計思路
一、課程簡介
《財務會計實務》是濰坊工程職業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開設的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必修課程,是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核心技能課程。目標是培養以面向中小企業就業為主的具有較強管理意識和實務操作技能的中初級會計人才,并以實際會計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為導向來設置不同的學習情境,做到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做一體化。另外,結合我院的人才培養目標,依據本專業初級和中級會計資格的考核標準,突出體現教學服務于發展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功能,使學生既能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又有助于學生準備考取會計專業資格證書,為以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在整個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該課程以《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為依據,主要闡述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六大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與核算,財務報告的構成內容及編制方法。
二、課程設計理念
本課程確立“一個中心、兩個結合、三個導向、四種方法”的課程設計理念:一個中心是指堅持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為中心;兩個結合是指校內課堂與校外實踐相結合;三個導向是指以工作任務過程化、教學內容情境化、教學做一體化為導向;四種方法是指采用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模擬教學法、拓展教學法開展該課程的教學活動及組織。
三、課程設計思路
(1)教學內容方面。根據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將整個教學內容劃分為9個典型會計工作崗位,分別是出納、存貨、往來核算、資產崗位核算、投資核算、職工薪酬、資金核算、財務成果核算、總賬報表,由此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對于每個模塊,都設定相應的工作情境,依據“案例導入——工作任務——理論講解——動手實踐”的教學思路,由易漸難、由淺入深的講解相關知識內容。(2)教學組織方面。遵循“教師講授為輔、學生實際動手演練為主”的教學理念,對于整個教學內容在具體課時分配方面側重于學生的實際演練、動手操作。
(3)教學實施方面。一是教師講解:對于理論知識部分,教師通過在多媒體教室和會計綜合實訓室利用多媒體、網絡、實訓資料等,向學生講解涉及到的財務會計理論、核算方法,采用課堂講解、實訓室演練的方式,讓學生對于整門課程有整體認知,切實理解掌握六大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二是專家進課堂:除了我系現有的專業教師外,依托我院的“會計服務中心”和“財務管理研究所”,聘請知名的會計專家、注冊會計師等作為兼職教授來校為學生做專題講座。三是學生進企業:依托我院的校企合作單位,根據會計電算化專業的特點,定期組織班級分批進企業進行短期實習,了解企業的機構設置、內部控制、財會工作流程以及相關實務處理等內容。(4)教學過程方面。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法、任務驅動法、模擬教學法、拓展教學法、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專題講座等,豐富整個教學過程。另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網絡、實訓室等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的工作情境之中,增加學習的樂趣,增強自主學習的積極性。(5)教學評價方面。改變單一的評價體系,教學評價包括平時出勤、課堂討論參與積極程度、隨堂演練、單項實訓、綜合實訓、期末試卷等,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提高。
參 考 文 獻
[1]謝國珍,李傳雙.財務會計(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王國芬.關于《企業經濟業務核算與報告》課程的課改思考[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