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會計雙語人才培養現狀的研究,分析會計雙語人才培養中的問題與不足,進而提出一些針對高校會計雙語人才培養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雙語人才培養;必要性
一、高校會計雙語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國際經濟需要雙語會計人才。從改革開放到加入世貿組織到掌握全球經濟命脈,近些年中國公司大量邁入國際市場,不少公司在海外和香港陸續上市,而這些公司的會計活動需按照國際會計準則要求進行,這就需要大批能夠理解與熟練運用國際會計準則、熟練掌握英語文化和應用的高素質會計人員。因此高校會計專業擔負著雙語人才培養的使命,培養出具有會計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的雙料國際型財會人才。(2)會計雙語人才培養是會計教育國際化的必然產物。通過學習掌握國際會計準側,掌握西方先進會計知識,與國外知名專家學者學術交流,使我國高校會計教學與國際接軌,有利于加快會計教育國際化的進程,所以實施會計雙語人才培養即是會計教育國際化的必然產物。(3)會計雙語人才培養是會計國際化的重要一步。隨著我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日益強大,進入國際市場只是時間的問題,這就要求會計從業人員掌握具有競爭力的會計信息。從中國的現狀出發,結合西方發達的會計教學與應用理論與實際操作,開辟會計專業英語教學的新天地,這些問題的探討突出了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二、高校雙語人才培養的現狀與不足
(1)雙語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教學目標不清,教材質量堪憂。會計專業雙語教學中,許多高校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即英文原版教材與國內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存在脫節。同時用英文編寫的會計學科參考資料相對于中文教材來講極為匱乏,學生不能接觸到更多的英文參考資料來補充學習,引起整個學習鏈的斷裂,嚴重影響雙語教學的效果。另外雖然很多高校的會計專業都開設了英語課程,但是普遍課時較少。(2)教學方法簡單、落后,缺乏活力。雙語教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語言進行會計信息搜集、業務處理和對外交流的能力,讓學生熟悉在英語語言環境中會計信息的表達、會計業務的處理和核算、會計報表的設計和分析,也就是掌握在英語語言環境下的基本會計業務。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或是雙語教學成了英語課,學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對英語學習上;或者英文教材成了擺設,雙語教師干脆用漢語進行授課。(3)會計專業雙語教師人才缺乏,專業素質低。高校會計專業雙語培養要求教師既要有很好的會計專業知識又要有較高的英語應用能力。但在我國高校,這類教師可謂少之又少。不是不具備會計專業知識,就是沒有專門的英語運用能力,這樣的教學效果不言而喻。(4)學生英語水平不同導致教學難以兼顧。我國高校學生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和英語運用能力差是影響雙語教學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存在英語水平高、專業基礎扎實的同學學不到東西,而英語和專業均相對薄弱的同學失去信心的現象,影響了雙語教學的效果。
三、高校會計雙語人才培養的建議
(1)明確教學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加強雙語教材建設。會計雙語人才培養應注重學生在對外會計業務中搜集信息、處理業務的能力。教學內容要注重學生掌握會計術語的表達、書寫以及運用,具有較好的英語表達交流能力。此外,學生還要熟練掌握運用英語處理基本的會計業務,編制和分析財務報表。最后還要求學生能對會計相關的英文文獻進行正確的理解和翻譯。各個高校還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適當地增加會計專業學生英語教學的課時量,這樣才能為學生充分地學習和掌握會計專業的英語能力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注重教材與時俱進,根據國際會計實務的變動及時修訂這樣在雙語人才的培養上才更有針對性,從而產生更好的效果。(2)嘗試新型教學模式和方法。新型的教育模式應讓學生主動。教師不應以教為主,而應以指導為主;不是重在傳授知識,而是重在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去掌握知識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講授法與問題教學法、課堂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自學指導法等啟發式教學方法結合使用,在整體結構上強調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及各種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3)提高教師素質。各個高校不僅可以讓英語基礎好的會計專業教師進行英語強化培訓,還可以加強與國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派教師去國外大學進行訪問和交流,提高英語水平的同時也學習到了好的教學方法。
參 考 文 獻
[1]陳宵陽.加強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J].河北:價值工程.2011(6)
[2]龔明曉.會計專業實施雙語教學的若干問題探討[J].安徽: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