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垃圾已成為目前全社會的一個被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城市垃圾的概念及特點,分析了城市垃圾的危害及現狀,最后提出了改善措施,為提高城市垃圾處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關鍵詞】城市垃圾;處理;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已成為目前全社會的一個被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根據垃圾產量發展趨勢調研,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產生量高達1.6億噸,在城市周圍歷年堆積未處理的生活垃圾量高達75億噸。預計到2014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將高達3.2億噸以上,并且這個數字還要持續增加。
一、城市垃圾的概念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的商業垃圾、生活垃圾、市政維護和管理中產生的垃圾。城市垃圾的成分非常復雜,但大體可分成無機物、有機物和可回收廢品等。屬于無機物的垃圾主要為庭院灰土、爐灰、碎磚瓦等,屬于有機物的垃圾主要是餐飲垃圾、動植物廢棄物等,可回收的廢品主要有橡膠、廢紙、金屬、塑料、玻璃等。
二、城市垃圾的特征
現在城市垃圾出現三大特征:一是組成復雜,主要組成分為三大類,即可腐有機物,主要是廚余垃圾;可燃有機物,包括廢紙、皮革、塑料、竹木、橡膠、布類等;無機物,包括煤渣、磚瓦、地灰、玻璃、金屬等。二是垃圾量多,城市垃圾產量已超過1.6億噸,而且有持續增多的趨勢。三是地域性強,與一個區域主要燃料關聯度高。在以煤為主要燃料的區域,垃圾中無機物的含量就比較高,氣化燃料普及的城市中,可腐有機物比例高。
三、城市垃圾的危害
(1)對大氣的污染。城市垃圾在運輸、處理過程中如防護和凈化措施不到位,會造成細末和粉塵隨風揚散。填埋堆放的廢物及滲入土壤的廢物,經過揮發、化學反應釋放出有害氣體,都會嚴重污染大氣并降低大氣質量。(2)對水體的污染。如果將城市垃圾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或是露天堆放的廢物經雨水沖刷進入水體,或是飄入空中的細小顆粒通過降雨及重力作用落入地表水體,水體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污染水質、毒害生物。(3)對土壤的污染。城市垃圾中所含的有害物質會改變土壤結構及土質,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影響植物生長。(4)對人體的危害。生活在環境中的人,以水、大氣、土壤為媒介,可以將環境中的有害廢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攝入人體,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威脅。
四、城市垃圾處理現狀
城市垃圾處理現狀不容樂觀,資源化意識淡薄。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隨之發生改變,資源的回收觀念很弱,回收非常困難。相應垃圾處理管理不善,我國垃圾處理的重點是減量,對垃圾資源化不夠重視,無相應的資源回收法,管理跟不上。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資源化的難度,在目前分選技術差的情況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較落后,我國城市垃圾中的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無機成分多于有機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并且不同城市垃圾情況又各不相同,所以造成資源化難度大,經濟效益較低。再有城市垃圾資源化的資金不足,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費用主要來自于政府,資金緊張。
五、改善措施
(1)提高市民環保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對人的環境行為有指導意義,對環境保護的進程起到巨大的推動效果。積極利用各種媒介不斷地利用垃圾資源觀、環境觀、資源危機觀等來宣傳教育市民,讓市民提高保護環境的認識。(2)完善城市垃圾管理體系。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城市垃圾管理體系是提高環衛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把垃圾清運處置單位從政府部門中獨立出去,由事業單位管理體制轉變為企業管理體制,并采取多種形式建立垃圾處理公司,形成垃圾處理產業化。要逐步建立城市垃圾經營許可證制度,鼓勵各類公司參與城市垃圾治理,由具有垃圾經營資格的單位負責垃圾的清掃、收集、運輸、處理和處置,形成市場競爭機制,將環衛服務企業化、社會化。(3)制定垃圾管理經濟政策。一是征收垃圾處理費。征收一定的城市垃圾費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它體現了污染者負費原則。二是對包裝產品生產者收費。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例如德國的《包裝條例》、《廢物避免、回收利用與處置法》實施的經驗,制定包裝產品生產者責任管理政策,提出產品生產者保證一定包裝材料回收率的義務及違法的處罰條例以及征收一定的包裝垃圾處理費。三是制定廢舊物質回收利用政策。國家應對物質再生行業減免增值稅,以優惠政策進行扶持。鼓勵企業參與廢品的回收利用、垃圾的資源化、垃圾的清運處置等工作。
我們必須采用強有力的措施提高垃圾處理水平,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成分更加復雜,有機物、人工合成材料增多。這種情況要求垃圾處理技術,要由單一銷毀方式向多種方法互助配合、共同處理的綜合處理轉化。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可利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