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放開采是不穩定厚煤層開采的一種有效技術方法,綜采放頂煤開采在我國已有近20年的歷史,在工作面高產和效益兩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本文主要對放頂煤放煤工藝參數與放煤技術方法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硬煤及夾石的解決措施和提高煤炭采出率的措施,希望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放頂煤;綜采;工藝技術
綜放開采不僅是不穩定厚煤層開采的一種有效技術方法,也是實現高產高效礦井建設的有效途徑,為綜放開采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綜采放頂煤工藝支架選型合適,設備科學配套,工藝參數和勞動組織優化,可提高工作面的產量。綜采放頂煤巷道掘進率低,巷道維護環境也有所改善。能明顯緩解綜采采掘銜接緊張的狀況。工作面搬家次數相對減少,可提高綜采成套設備的有效使用率和單套設備的年產量,井下工效率和工作面效率等都有明顯提高,能源動力消耗少。綜采放頂煤適合開采條件復雜、煤層厚度變化大、頂底板不平、斷層較多、工作面較短、地帶三角區等條件下采用。綜放開采是一種安全高產、低耗高效的采煤方法。
一、放頂煤綜采設備與操作
放頂煤綜采的采煤工序有采煤機割煤、移架、推溜和放頂煤等。在割謀工序中,采煤機的進刀方式與普通綜采工作面相同。在采煤機割完煤后,就要進行支護,通常以支架擦頂移架為好。移置后的放頂煤支架應成直線,在移架中能隨時利用側推千斤頂進行調架和扶架。四柱的放頂煤液壓支架前、后柱的高差,要控制在200mm~250mm之間。推移輸送機,在采煤機割過煤15m后就應推溜,操作時,應與放頂煤液壓支架相協調,彎曲度不能太大,通常在二至三次推到位即可。
若前、后兩部輸送機,后部輸送機的推移要待頂煤放完后進行,有的后部輸送機固定在放頂煤液壓支架的底座上,隨架移動。避免設備下滑,傾斜工作面應從下向上進行推溜。在急傾斜水平分層工作面,為避免支架串動,可分別從機頭部或機尾部輪流推溜。
二、放頂煤放煤工藝參數與放煤方法
放頂煤通常是經移架使頂煤垮落、破碎,不破碎的可打眼爆破,通常要求頂煤強度不大,但不可超過1.5,這能保證移架后頂煤垮落自動破碎,還要將已破碎的頂煤盡可能地回收。頂煤是綜放開采的關鍵工序,應確定放煤工藝參數和放煤順序。
1.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進方向上,兩次放頂煤間的推進距離即循環放煤步距。確定循環放煤步距的要求是使放出范圍內的頂煤能充分破碎和松散,提高采出率,降低含矸率。放煤步距與煤的軟硬、層節理發育狀況和頂板活動相關。確定放煤步距要考慮支架結構、放煤口位置和頂板冒落的垮落角,及經過一次放煤后,松散煤體的活動規律就是放煤橢球體和放煤漏斗的影響。放煤步距可通過復雜的計算或作圖法確定,但最少不可使其小于頂煤松散橢球體的短軸半徑。通過大量煤礦生產實踐總結出綜采放頂煤工作面的放頂步距為:在采用0.5m~0.6m的截深時,放煤步距為1.0m~1.2m,就是采煤機割煤兩刀,支架前移兩次后放頂煤的效果最佳,可保證煤的充分冒落,并能經放煤口順利放出;在采用0.8m~l.0m截深時,放煤步距與截深相同,為0.8m~l.0m,在頂煤較堅硬難放時,也可割兩刀煤放一次頂煤,放煤步距為1.6m~2.0m。
2.放煤口間距與高度。放煤口間距的大小與放煤步距相似,就是間距太大,煤炭損失量增加;間距大小,可能使含矸量上升,煤質降低。所以,放煤口間距以1.5m~3.0m為合適。放煤口的高度對煤炭回收率影響較大。通常,放煤口高度提高,放煤體積就將減少,因此,應盡量降低放煤口的高度。但其高度也不能太小,必須高于輸送機的高度,否則就會出現裝煤困難。
3.放煤方式。放煤方式對工作面煤炭采出率、含矸率的影響較大,還對總的放煤速度、正規循環的完成及高產產生影響。放煤方式一般包括放煤順序和一次頂煤的放出量,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單輪順序放煤;二是多輪順序放煤;三是單輪間隔放煤。
三、硬煤及夾石的解決措施
堅硬或有夾石的煤層在開采時,頂煤冒落困難,冒落下來后可能有較大的塊堵塞放煤口,導致頂煤不能順利下放。此時,要采取以下措施。
1.對切眼頂煤的措施。應在切眼部位實施打挑頂眼及副幫眼,支架移出炮眼位置,馬上爆破挑頂,使老塘的煤頂拉溝以對快速冒落有利。在支架推進3m后,頂煤冒落3m~5m,就要從支架天窗中放煤,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2.硬煤及夾石的解決措施。在支架的架間向上打眼,在硬煤或夾石部位裝藥,移架前要進行爆破。也會取得最佳的效果。
3.放煤時對大塊煤堵塞窗口的解決措施。首先是進行爆破崩碎。爆破施工時要具備以下條件:設置專職瓦檢員,檢查窗口外2m范圍內的瓦斯含量不超限;該面瓦斯道風流中的瓦斯含量不超限;打眼崩大塊煤時,眼深、裝藥量范圍內瓦斯符合《規程》的規定,打眼時要使用被筒炸藥。其次采用高壓脈沖水射流破碎窗口內大塊。還要對煤體注入高壓水以軟化煤體。
四、提高煤炭采出率的措施
1.適度加大工作面的尺寸。減少初采、末采及端頭煤炭損失率,提高工作面的采出率。
2.科學選擇放煤步距和放煤工藝。放煤步距要按照煤層厚度、放煤口幾何尺寸及排矸能力確定,在煤層較厚、放煤口較大時,放煤步距要相應加大,反之要適當縮小。放煤工藝一般要實施單輪間隔放煤,此方法易于人員把握,脊背煤損失較少。
3.擴大端頭放煤范圍。使用有效的端頭支架,完善支架配套,實施端頭全部放煤。如端頭支架尾部設有能擺動的放煤插板,可使工作面煤炭采出率提高5%~6%。
4.縮小區段煤柱尺寸。適度縮小區段煤柱尺寸。例如,把煤柱寬度由20m縮小至5m,這樣采區煤炭采出率就能提高
6%~8%左右。同時,要加強工作面初采階段的放煤操作管理,按規定要求操作,減少工藝過程中的丟煤損失。工作面煤炭采出率與工人素質、生產管理水平等人的因素相關。提高放煤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工作面煤炭采出率。
新世紀以來,我國綜放工作面采煤工藝上有了較快的發展,工作面降塵采用了噴霧降塵自動化裝置。瓦斯突出的煤層,《規程》禁止采用放頂煤開采。我國有必要采取良好的瓦斯抽放和突出治理措施,使所采區域由突出區域緩解為不突出區域,在保證瓦斯不超限的條件下,采用綜放開采技術,實現高產高效。要研究頂煤的破碎機理,頂煤的移動和放出規律,合理確定工作面截深、移架和放煤步距、放煤方式、放煤口位置等參數和工藝環節。堅硬頂板和硬煤條件下的工作面的采出率還不理想,要研究改善頂煤冒放性的技術和機械化回收冒落頂煤的裝置,提高頂煤的采出率,減少工作面的含矸石率進行潔凈開采,要研制放煤過程中的煤巖自動識別系統,配合放煤機構的電液閥程序控制系統,實現放煤口見矸自動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