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時,江南有兩個名醫,一個是蘇州的徐秉楠,一個是青浦的何書田。這一年,吳縣有個姓劉的大富翁,他的獨生兒子不幸于春上患了傷寒,請了多少醫生都沒能看好,病勢越來越沉重,已經奄奄一息了。劉翁急得團團轉,好不容易找到這兩位名醫,立即用重金將他們聘請到家中來診治。
徐秉楠先到一步,他把了好一陣脈,才沉重地嘆了一口氣,說:“傷寒是百病之首,最難治療。令郎的生死也就在這幾天了。如果識病不真,用藥稍微有點差失,立刻就會出大紕漏,因此,這藥方是不能隨便亂開的。醫生看病,首先要辨別病人的癥狀,再細細地把脈,以體察病勢的深淺,還要找出病根在哪里,最后才能投藥施治啊?!眲⑽虒γ}理一竅不通,卻連連點頭附和道:“是啊是啊,以前因為沒有找到名醫,才耽擱了病情。早就聽說徐先生如華佗再世,這才大老遠地將您老人家請來了。萬望徐先生救救我兒子的性命,哪怕十倍百倍的診金,我也在所不惜。”徐秉楠卻似乎沒聽見,只顧慢條斯理地繼續談醫理:“人陰陽不和,就會生病。比如說,太陽之癥在表皮,適宜用發汗的藥;少陽之癥一半在表皮,一半在內里,適宜用和解的藥。太陰之癥就不同了,這是邪氣侵入內里,少陰之癥則進入內里更深,都適宜服用瀉藥。不過也要細細地加以區別:少陰之癥手腳僵冷,虛汗直流,是陽氣有虧,適宜用溫和的藥;太陰之癥則寒氣已深,非要投以大熱之劑不可。以上幾種病癥雖說都很危險,但只要對癥下藥,自始至終都不出差錯,要治愈還是不難的。如今令郎患的是兩感傷寒,什么叫 ‘兩感’呢?就是太陽與少陰都受到侵襲,一臟一腑都有了寒邪之氣,因此表癥里癥一并發作,兩邪夾攻,里里外外都有病。如果服用了救表皮的藥,則內里的病勢會愈來愈深;如果用了治內里的藥,則表皮的癥狀也益發兇險。再打個比方吧,就像外面有敵國進攻,兇猛異常;內里有饑民暴動,愈演愈烈。這個國家就像明朝末年一樣,怎么會不滅亡呢?我細細察看了令郎的病癥,已經危在旦夕了,即使華佗再世,扁鵲重生,只怕也沒有回天之力了?!眲⑽毯貌粋?,恨不得跪下來磕頭請求他無論如何救救兒子的命。正在這時,一個仆人進來稟報:“青浦的何醫生已經到了大門外面了?!眲⑽谭路鹨姷搅司刃?,連聲說請,自己也迎上前去。徐秉楠存心要看看何醫生是如何治療的,就避入隔壁的側室之中。
何書田替病人把了一陣脈,說:“令郎陰陽兩脈都有病,因此耳聾脅痛,唾液枯竭,身冷如冰。如果服用桂子、附子等回陽之藥,則陽邪更加旺盛,就像抱著干柴去救火;如果改用石膏、黃蓮等苦寒之劑,則陰邪益發兇險,猶如雪上加霜。”說到這兒,何書田閉上雙目,沉思不語。劉翁見兩位名醫的診斷一模一樣,身子頓時冷了半截,絕望得話也說不出來。哪知過了一陣,何書田突然語氣一轉,說:“然而醫生替人治病,就像用兵打仗一樣。關鍵就在于,能不能在絕境之中求得生機,最后反敗為勝。令郎的脈像雖奄奄欲絕,兇險至極,不過,唯獨在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陽明脈中竟然一線尚存。既然找到了這一線之脈,也就有了一線生機。我反復思考研求,唯有先投以輕清之劑,或許能夠撥動其肺氣。肺氣一動,就會口內生津,病人的神志也會略微清晰一些。能夠達到這一步,就可以再想其他辦法了。我今天先勉強擬一個處方,讓病人服下去,如若在四更天或五更天的時候微微有汗流出,就有了生機;否則,就再也沒有辦法了?!毙毂诟舯诼牭貌淮蠓智澹徒衅腿饲叭ヌ铰牶螘镌鯓涌床≡鯓佑盟帲窒敕ㄗ訉⑺奶幏揭^來一看,不禁大笑道:“這個方子如果能夠治好病人的病,就讓他把我的招牌摘了去,我這輩子再也不談醫論病了?!蹦闹@話被何書田的仆人偷聽到了,又悄悄地告訴了何書田。何書田就對劉翁說:“徐先生也在這兒么?好極了。今天天色已晚,我來不及與他相見了。明天我要與他一起商量著開藥方,望主人千萬替我將他留在這兒?!焙螘锏拇丛诤舆?,當夜回到船中歇宿。徐秉楠告辭欲歸,卻被劉翁苦苦留住。
卻說劉翁的兒子服下藥后,于后半夜四更天時,果然微微出了些汗,氣色也略有好轉。天還沒有亮,何書田又到劉宅復診,把完脈后,不禁喜形于色,對劉翁說:“令郎的脈有了起色,有希望康復了。然而必須留住徐先生,我才能替令郎治療此?。恍煜壬绻厝チ耍乙膊坏貌桓孓o了。”劉翁唯唯應諾。而徐秉楠聽說病人有了轉機,羞愧得無地自容,急急要告辭而去。劉翁卻再三懇求道:“何先生說過,先生如果回去了,他也一定不留在這兒。如今我兒子的性命就懸在何先生手上,萬望徐先生憐憫。你留在這兒,我即使日費千金,也在所不惜?!毙毂宦?,知道昨天的話已被何書田聽到了,好不懊悔,低著頭,默默無語。而何書田一天上岸好幾次,細心地替病人診治。四五天后,病人已能夠坐起來并喝點薄粥了。于是何書田對劉翁說:“令郎已經康復,我也要返棹回家了。那徐先生已經委屈地留在這兒好必天,諒來也想回去了。然而他有什么招牌不招牌的說法。我想,或者我順路到蘇州去取,或者他自己送到青浦來,究竟如何處理,還請主人代我詢問一下?!眲⑽虒⑦@話轉告了徐秉楠。徐秉楠窘迫異常,只得哀哀懇求劉翁代為周旋。
劉翁便擺下豐盛的酒宴,替他們調解。筵席之上,徐秉楠一再賠罪,最后竟致屈膝下跪,何書田才一笑置之。
何書田回到家中,正巧侄兒也患了傷寒,病勢已很沉重,醫生們個個束手無策,一家老小都惶惶不安。何書田診過脈后,發現病癥與劉翁的子基本相似,就自信地說:“不要緊,我能治好他?!北惆凑罩蝿⑽虄鹤拥姆ㄗ?,開了一劑藥,讓侄兒服了下去。哪知病情卻毫無起色;何書田又開了一帖藥,侄兒服后,竟氣絕身亡。何書田爽然若失,嘆道:“我今天才知道學無止境、醫無止境,我之所以能治好劉翁的兒子,也有幾分偶然性啊!”于是急忙寫了封信給徐秉楠,詳細敘述了自己替侄兒治病失敗的經過,又一再向他請罪。從那以后,何書田閉門謝客,精心研究醫理,好幾年沒有替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