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簡,百度副總裁朱光詮釋百度這家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無論是驕人的過往還是令人期待的未來,也僅用了非常簡單的三個關鍵詞——創新、使命以及高科技。在朱光看來,以“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為使命,百度推廣十年來通過持續創新、技術驅動以及非常的責任心這三種方式不斷成長。
彌久創新
2011年7月20日,也就是電影《變形金剛》上映前一天,在百度知道內搜索“變形金剛”,搜索結果中原本的文字鏈接就會以一個變形金剛的形式出現在頁面的右邊,還會動態走向頁面的中間,伴隨著其腳步的停止,頁面也會隨之震動,這成為很多網民津津樂道的話題;同樣,今年中秋在百度百科,搜索“月亮”關鍵詞,一輪實時明月展現眼前,網民可以通過點擊flash動畫,了解更多天文知識及月相形成原理。這就是形象化創新的一些縮影,百度以互聯網技術推動人們不斷增強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接駁更加豐富多彩的網絡生活。
2011年,百度推出全新首頁,一夜之間,網民發現打開百度,等于連通了其他的媒體平臺,“一人一世界”的概念付諸實踐;而鴻媒體、新鳳巢、捷徑等系列營銷產品,也構成了百度的全域營銷體系,又讓百度的企業客戶看到,百度已經突破關鍵詞搜索推廣的固有模式,成為一種能夠為企業客戶提供品牌展示的全域營銷平臺。
種種創新形式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時,也讓人們認識到創新作為永恒的動力,已經融入百度的血脈和基因之中。
在朱光看來,技術的百度推動著創新的基因不斷滋長,百度的技術實力伴隨著工程師們 10年來持續不斷的創新努力而不斷增強, 技術底蘊日益深厚。而目前,由5000工程師鑄就的創新團隊,已經將百度推上了作為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高峰,也異常明確的將百度定位為中國最具創新能力的互聯網公司, 朱光認為, 這之前是百度的一個目標 ,現在已經成為現實 。
全方位高科技
“高科技”的意義,對百度而言并不只限于一種標簽和符號,技術手段和創新理念的疊加放大,促成了百度作為高科技企業的持久創新能力和深刻的業務內涵,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顯現著百度這家中國企業無比強大的技術底蘊,這些要素不只停留于規模龐大的工程師的隊伍和數量與日俱增的專利,還體現在百度不斷被認可的公司價值和企業綜合實力上。“時至今日,擁有著5000余名工程師的百度,已經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技術底蘊,將自身打造成中國最具創新能力的互聯網企業。”對此,朱光不無自豪的說。
而作為一家全球范圍內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具有“高科技“這樣的標簽和屬性也許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含義:早在1997年,百度CEO李彥宏就申請了“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早于谷歌等競爭對手整整兩年,該技術奠定了搜索發展的基礎;從2006年開始,百度潛心研究“精準廣告“,幫助企業客戶徹底改善從前那種廣撒網式的廣告投放模式,通過百度強大的用戶行為分析技術,精準的找到企業的目標消費群。高科技這個時候對于百度而言一定是屬于一種實力推動,文化使然的公司內核。
現如今,高科技對于百度而言又有了全新的意義,依托云計算平臺,百度啟動了以“百度·易”為核心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大踏步進軍手機操作系統,高科技的百度正在“邁上云端,走向國際”,開始全新的歷史征程。
使命感使然
一個企業的使命感,相當于一個人存活在世界上的根本和理由,也正是如此根本性的問題使然,才“偶然的”促成了百度的不斷壯大。在朱光看來,盡管如今社會發展迅速,但社會不平等、貧富差距等現象正日益加重,而信息和知識獲取的不通暢和不對稱,是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正因為出自如此根本的責任之心,百度才將‘平等成就每個人’納入了公司的品牌內涵之中,并視之為我們重要的使命。”朱光說。“我們希望,通過搜索來改變人們的生活,使百度所覆蓋的5億網民可以像打開水龍頭獲取自來水一樣方便的分享知識,形成一種平等的知識生態氛圍,進而對社會的進步產生推動作用。”百度立志成就每一個人,最終也成就了百度自己。
而百度的40萬企業客戶,正是幫助消除社會信息差距,彌合信息鴻溝的踐行者。朱光表示:“百度希望通過強大的新生產力引擎,幫助百度40萬企業客戶匹配商業需求,提升合作伙伴的流量收益轉化率,最終實現企業營銷與5億網民需求的對接,帶動客戶收益的增長和品牌的不斷提升。”
創新、高科技、使命感,過去十年,在 “每人每天搜索7次”的百度背后,三個關鍵詞成為一種無處不在和潛移默化的隱形力量,在用戶價值和社會趨勢的推動之下,這種力量不斷推動著百度的成長和壯大。從關鍵詞到全域營銷,從搜索平臺到媒體平臺,站在十年的結點上,百度以“創新”、“品牌”、“媒體平臺”作為新十年的關鍵詞,全力繼續為5億網民及40萬企業客戶搭建溝通的橋梁,促成新的信息平等自由擴散。
“平等的成就每個人”,信息的流轉越來越沒有邊界和鴻溝,而在未來的十年內,這種趨勢已經更加無可阻擋,百度的夢想正在慢慢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