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實例解析了AE自帶的三個調色插件Curves、Levels、Color Balance的視頻調色技術要點。
【關鍵詞】 直方圖 色相環 三原色 色調 調色
色彩是萬物的基本屬性和外在表征,是藝術工作者描繪客觀世界的途徑與手段,是直接影響觀眾心理的構成要素。法國浪漫主義繪畫大師德拉克洛瓦就說過“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色彩來創造美”。對電視而言,這就要求后期包裝人員通過對畫面色彩的設計和搭配形成片子特有基調,達到烘托主題、表達情感的目的。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一切變得越來越方便和可能。調色在影視包裝中的廣泛運用,產生了許多實拍達不到的藝術效果,讓觀眾從畫面中感覺到創作者為作品所注入的情緒,從而將觀眾的思緒和情感帶入預期的藝術境界中。
本文就以Adobe公司的After Effects cs4為例,用AE自帶插件,解析后期制作中常見的調色問題。
一.調色知識點儲備
1.直方圖
直方圖用圖形表示圖像的每個亮度級別的像素數量,展示像素在圖像中的分布情況。顯示圖像在暗調(直方圖中左邊部分)、中間調(直方圖中中間部分)和亮調(直方圖中右邊部分)中包含的細節多少。以坐標軸上波形圖的形式顯示圖象的曝光精度,橫軸表示亮度等級,從左側0(暗色調)到右側255(亮色調)將圖象的亮度等級分為256級,縱軸表示每個亮度等級下的像素個數,峰值越高說明該明暗值的像素數量越多,在畫面中所占的面積也就越大,將縱軸上這些像素值點連接起來,就形成了連續的直方圖波形。以一般正確曝光的要求來看,一幅圖象需要有豐富的層次,無論是高光部分還是陰影部分,細節層次越多越好,直方圖從左到右都有曲線分布,且兩側不會有像素溢出,也就是說暗部和亮部都沒有損失細節層次。
直方圖波形代表象素數量的多少,較高的峰代表象素的數量較多,當尖峰分布在兩側時,說明圖象的細節集中在陰影區和高光區域,中間調細節較少。當尖峰分布在左側時,說明圖象的陰影處包含較多細節。當尖峰分布在中間,說明圖象的細節在中間調。當尖峰起伏較小,說明圖象的細節在陰影、中間調、高光分布均勻,色彩過渡平滑。
2.色相環與三原色
右圖為12色相環,它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顏色的搭配,對比色指的是色相環上相對的顏色,比如紅色的對比色就是對面的綠色,藍色的對比色就是橙色,紅綠、藍橙都是經典的搭配,即對比色是一對搭配色。了解色相環是調偏色的基礎。在調色時用色相環是很實用的工具,比如若圖象偏黃則要加對比色“藍”,若圖象偏綠則要加對比色“紅”。
右圖是電視三原色加法混合圖。光學三原色分別為紅(Red)、綠(Green)、藍(Blue),將R、G、B三種色光混合,便可以得到白色光。其中:紅+綠=黃,綠+藍=青,紅+藍=品紅,紅+綠+藍=白。若顏色疊加的比例不同,則產生不同的色彩。電視屏幕上的每個像素都是由RGB三原色組成的,屏幕上畫面的每個點都有一個對應的R、G、B值。
3.色調
色調指的是畫面色彩的總體傾向。在明度、純度、色相這三個要素中,某種因素起主導作用,即稱為某種色調。按色彩明度劃分,可以分為亮調子和暗調子,濃調子和淡調子;按色性劃分則又可以分為冷調子和暖調子;按色別劃分,可分為藍調子、綠調子、紅調子等。
暖色調:即紅、橙、黃、赫等色彩的搭配。這種色調的運用,可使畫面呈現溫馨、和煦、熱情的氛圍,適宜表現熱情、歡快、激動、奔放的內容。
冷色調:即青、綠、紫等色彩的搭配,可使畫面呈現寧靜、清涼、冷酷的氛圍。這種色調適宜表現恬靜、低沉、淡雅、嚴肅的內容。
單色調:主要是由不同的色值和亮度的單一色彩所形成,這種色調適宜烘托氣氛,描繪陰、雨、霧等天氣特有的影調效果。
淺色調:是指被白色或灰色沖淡了的顏色,相鄰的色彩比較多,色彩比較和諧,在一種顏色中有豐富的層次。整個色調給人以平靜、清新、安穩的感覺。這種色調適宜于表現沉思、幽靜、淡雅、柔和的內容。
對比色調: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一個空間,例如:紅與綠、黃與紫、橙與藍等。這種色彩的搭配,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給人亮麗、鮮艷的感覺。通常要注意“大調和,小對比”原則,即總體的色調統一和諧,局部有一些強烈對比。
調色是用插件調出創作者想表現的效果。即根據作品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通過對畫面的色相、亮度、飽和度的調節,使畫面形成某種色調。處理主題,應著眼于色調,而不光是色彩本身。每個鏡頭、畫面,都可分為高光、陰影、中間調。高光偏紅黃,陰影偏藍綠,中間調的顏色就決定了整個畫面的色調——冷色調或暖色調。
二.常用調色插件
1.曲線(Curves)調色
Curves用于調整圖象的色調曲線,通過改變效果窗口的Curves曲線來改變圖象的色調。也可以用Levels完成同樣的工作,但是Curves的控制能力更強。在AE中通過它可以對圖像的各個通道進行控制以及調節圖像色調范圍,可以用0—255的灰階來調節任意點的色彩。
使用曲線進行顏色校正可以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可以在曲線上的任意一個位置添加控制點,以做出更精確的調整。
Channel(通道):指定需要調節的圖像通道,可以同時調節RBG通道,也可以分別對Red(紅)、Green(綠)、Blue(藍)和Alpha通道進行調節。
曲線工具:可以用它隨意在曲線上增加控制點,拖拽控制點可以對曲線進行調節。刪除控制點時只需要在選中該點的同時按住鼠標右鍵并將其拖拽到坐標區域以外。
鉛筆工具:使用它可以隨意在坐標區域繪制曲線,繪制的曲線將自動增加控制點。
打開工具:用于打開存儲過的曲線調節文件。
存儲工具:可以將調節好的曲線存儲為 .ave 的文件,以便再次使用。
平滑工具:利用它可以使曲線平滑。
直線工具:將坐標區域中的曲線恢復為直線。
Curves是在校色中最有用的工具,特別適合解決實拍畫面常有的主體不突出,對比不強,細節不清楚,圖片灰蒙蒙的問題。
和Levels插件相似,界面下邊的線和input black原理相似,會影響到陰影區域的范圍使其全部變暗,Curves中間的點相當于改變gamma值,調對比度,Curves曲線在控制方面比較突出,可以在任何一個環節,在曲線上加入點,用curve來拖動中間點,中間灰度的改變更加平滑,可以在不動陰影和高光的情況下只調節中間調區域,且其它值都會隨其平滑改變。最常見的一種調整Curves的方式是調成“S”型,可保持中間調漂亮,陰影區域變暗,高光變亮,在不損失細節的情況下調高對比度,方便的做好陰影和高光的調節,調Curves一般放3個點,一共5個點,如圖,從左至右依次為黑色部分、陰影部分、中間調、高光區域、白色區域。
Curves曲線有256級控制點,如下圖參數所示,對紅、綠、藍通道Curves曲線的調節可得到不同色彩傾向的類似膠片的效果。
2.色階(levels)調色
Levels用于將輸入的顏色范圍重新映射到輸出的顏色范圍,還可以改變Gamma正曲線。Levels主要用于基本的影像質量調整,效果控制參數Levels參數中,
Channel用于選擇要進行調控的通道,可以選擇RGB彩色通道、Red紅色通道、Green綠色通道、Blue藍色通道和Alpha透明通道分別進行調控。
Histogram直方圖顯示像素值在圖像中的分布,水平方向表示亮度值,垂直方向表示該亮度值的像素數量。
InPut Black:輸入黑色,用于限定輸入圖像黑色值的閥值。
InPut White:輸入白色,用于限定輸入圖像白色值的閥值。
Gamma:用于設置Gamma值,調整輸入輸出對比度。
Output Black:輸出黑色,用于限定輸出圖像黑色值的閥值。
Output White:輸出白色,用于限定輸出圖像白色值的閥值。
在校色初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直方圖校色,通過直方圖可以看到圖片的細節、組成成分??筛鶕煌膱D形改變所需要的色彩范圍,力求得到最好的對比度范圍。通常將黑色點移到波形圖的尾部,白色移至波形圖頭部。橫軸黑白漸變0-255級,縱軸指畫面所對應的像素數量。本例如圖桃花視頻,純黑的地方沒有Histogram說明圖象沒有黑的地方,而在中間部位,灰色的區域有波形,說明圖片大部分介于黑白之間,在高數值部分,可以看到小部分圖象,是在白色的區域內的,所以是亮的顏色?;疑珔^域是指花瓣和灰調的背景。用直方圖調色的具體做法為:inputblack=0,inputwhite=255,意思是像素為0的為黑色,255像素為白色,如果將inputblack拖至波形圖邊緣,也就是圖象最暗的地方,在這就是18,18就是陰影色階,即18像素以下就為黑。同理,如果我們將inputwhite按鈕移向波形圖的邊緣,現在是255,即255為白,調色效果如圖。
Gamma用來確定黑場與白場的中間值,減少gamma值,則中間的灰度值隨之移向黑色,黑色區域變大(本例gamma=0.72)。若將其換成顏色通道,運用補色原理(見色相環),紅色通道,gamma變大畫面偏紅,gamma變小畫面偏青,綠色通道,gamma變大畫面偏綠,gamma變小畫面偏品紅,藍色通道,gamma變大畫面偏藍,gamma變小畫面偏黃,這可以解決很多校色的問題,在色階調節多次用到,
3.色彩平衡(color balance)調色
Color Balance用于調整層中包含的紅、綠、藍的顏色值。
Shadow Red/Blue/Green Balance用于調整RGB彩色的陰影范圍平衡。
Midtone Red/Blue/Green Balance用于調整RGB彩色的中間調范圍平衡。
Hilight Red/Blue/Green Balance用于調整RGB彩色的高光范圍平衡。
Preserve Luminosity選項用于保持圖像的平均亮度,來保持圖像的整體平衡。
在前期拍攝時,難免會遇到種種特殊的情況,導致白平衡失誤,這就需要后期的彌補。當圖象中白色區域偏向某種色調,連帶整個畫面都偏向一種色調時,這就是偏色的畫面,在白色處較明顯,拖出色彩信息可很方便辨認出偏向哪種顏色。將鼠標點在白色處就可看到白色的RGB值。本例“白色牙齒”R=176、G=228、B=205,偏綠色,應加“紅”,當我們要中和一個顏色的時候,將Color Balance的值推向色偏顏色的補色,即調整了整個畫面的偏色(見色相環)。Color Balance是用來分別調偏色,調色器用到3個參數(Shadow)陰影、(Midtone)中間調、(Highlight)高光,陰影是調較暗的區域,高光是調亮的地方,其余的地方用中間調調,所以調大部分素材色偏時用Color Balance較好。首先來看高光部分,白色的部分是我們想要修改的,增加Red Balance值將綠色移向紅色,則圖像中“牙齒”變成了白色,人物膚色也紅潤起來,綠色色偏被中和了,參數如圖。
同理可將實拍素材調成我們需要的各種色調效果,如圖。
總之,我們進行AE調色要注意以下步驟:1.首先觀察原始畫面,對原始畫面進行分析,明暗是否正確?畫面有無偏色?色彩及色調是否符合全片主題?
2.進行科學的校色:觀察色階直方圖,用levels和curves插件調節畫面的明暗,依據畫面的陰影、中間調和高光,對畫面進行科學的亮度校正和色彩校正,調明暗和偏色。三、進行藝術的調色:每個鏡頭都可分為高光、陰影、中間調。高光永遠都是偏紅黃的;陰影永遠都是偏藍綠的;中間調的顏色就決定了整個畫面的色調——冷色調或者暖色調。用color balance插件調整色彩平衡,調整層中包含的紅、綠、藍的顏色值,將中間調向主題色調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