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分享、簽到、共同體驗造就未來的社交電視
在擁抱數字化的“泛社交時代”,媒體社交化,無疑是大勢所趨。即使是作為全球盛典的奧運會,也不忘記在今年的宣傳上冠以“首屆社交媒體奧運會”的頭銜。奧運期間,觀眾樂此不疲地借助社交媒體,便捷地分享傳統媒體上看不到的奧運幕后花絮及圖片。觀眾與觀眾互動,觀眾與電視互動成為是今年倫敦奧運的最大亮點。
今年,倫敦奧組委的Twitter和Facebook頁面為公眾和新聞媒體設立了獨立的區域。運動員、教練員、奧運媒體報道者、志愿者、工作人員使用社交媒體,第一時間發表他們的想法。全球觀眾更是頻繁地使用社交媒體,在看比賽時與Facebook和Twitter上的聯系人互動。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中相關的Twitter消息達到966萬條,高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全程相關的Twitter消息數量。
奧運報道備受矚目的另一件社交媒體大事件就是NBC、Facebook奧運會牽手。Facebook用戶可以收到NBC有關倫敦奧運會報道的推送提醒,而NBC則鼓勵觀眾在Facebook上面討論奧運會賽事。由Facebook聊天產生的Talk Meter內容可以幫助觀眾了解該網站的用戶正在談論哪些焦點話題。
“電視內容一直是社會的談資,現在我們正在致力于用社交媒體擴大和放大這種談話,NBC新聞社交媒體高級主管瑞恩·奧斯本表示。”他指出“我們正在想方設法使用像Faceboook、Twitter、GetGlue、Google+和Tumblr等其他新興平臺,在新的地方給我們講故事。”
只能和身邊人談論電視內容的做法已經成為過去時,現在的觀眾已經轉向浩瀚的社交網絡。他們把電視機當做第一屏幕,把電腦或手機當做第二屏,一邊看節目一邊評論,不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局限,實時交談評論。市場分析機構尼爾森的調查顯示,60%的電視觀眾在看節目時手邊都有智能手機、iPad或筆記本電腦,而邊看電視邊發微博評論的人越來越多。此外,78.57%的受調查用戶表示愿意使用社會化媒體與好友同時觀看某個電視節目,并一同發表觀點。
依據某些共同的特征和聯系而聚集在Twitter或者Facebook上的觀眾推動著社交媒體噴發出強大的媒體力量。不要小覷這股力量,社交媒體有時會在一夜之間就能引發出一些“火爆”話題,并制造出一些許多“領袖”意見。它的傳播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廣讓傳統媒體不得不認可其存在的價值。
奧運社交電視是電視業在數字交互時代的一次值得紀念的嘗試,此次奧運社交電視的崛起,也許預示著令人鼓舞“社交電視”前景。那么,如何讓電視進一步社交化呢?傳統的電視怎樣借助社交電視注入新活力,開創新業務形式呢?
全球傳統媒體也正在思考和推動,把社交電視這個新鮮的血液納入到自己的運營中。在國外,許多廣電運營機構已經開始開發社交電視技術,如可以提醒訂戶,其朋友們開始收看特定的電視節目或電影,并在有其他訂戶收看其推薦的節目時,給與推薦者有線收視費折扣獎勵。
美國最大的有線運營商Comcast和其他有線、衛星運營商已經開始研究在他們的節目指南中加入社交電視推薦功能。節目推薦系統中融入了最潮的互動節目指南,借鑒了Twitter上面的“潮流”報道。訂戶可以根據朋友的推薦,或者“潮流”板塊發布的信息,設定DVR要錄制的節目,或者創建VOD點播列表。
擁有最熱門的音樂識別功能的Shazam公司和NBC一道推出了一款針對奧運會的應用程序。在NBC下屬的5個電視網絡上觀看賽事的觀眾,也可以在智能手機或是平板電腦上使用這款程序即時獲取相關信息,例如運動員資料。新程序將通過“聽取”電視廣播的聲音識別出相關賽事。使用者可以參與投票并將內容分享到Twitter和Facebook上。
美國社交電視服務ConnecTV和廣播公司聯盟明珠媒體(Pearl Media)推出了一個新社交網(亦命名為ConnecTV),補充電視觀看。它采用音頻識別技術,能立即知道某觀眾正在觀看什么節目(是直播還是錄像),并提供補充信息,如比賽統計資料或新聞報道更多的詳情。
天空電視臺也認為電視機前第二屏體驗非常關鍵,其表示視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為增強電視機前觀看體驗的關鍵。Sky Movies總監Ian Lewis說,與像Zeebox這樣的社交電視應用提供商合作就是為了產生一種全面的第二屏服務,未來第二屏產品將更多。天空電視臺將有若干方式增強其觀看電視時的體驗。其中一種方式是提供更多的信息,如節目演員以前在什么節目亮相過,或你正在觀看的影片的更多背景信息。
總部設在加州洛斯拉圖斯,主推社交電視應用的yap.TV公司首席營銷官和聯合創始人肖恩·坎寧安表示用戶喜歡使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他們喜歡第一屏上的1080p,期望在第二屏上進行交互,“他說。 “從行為上說,已經顯示了有利于第二屏的發展”。
社交電視是社交性、智能化、個性應用的充分融合。維亞康姆一新調查表明社交電視和共同觀看趨勢正在令電視觀看從被動的后仰消費快速向主動的前傾參與轉變。最常見的社交電視活動為與其他人一起看電視(85%),搜索補充內容(61%)和在社交網上觀看電視節目片段(58%)。維亞康姆在調查報告中稱,消費者參與社交電視活動主要為了5個C:communicating(交流)、consuming content(消費內容)和checking comments(檢查評論)。
觀眾正在普遍存在的第二屏上與電視互動。帶社交應用的智能電視機出貨量正在快速增加。索尼電子美國家庭娛樂部高級副總裁Mike Abary承認,其公司的社交電視議程包括通過PlayStation和藍光設備連接到電視以及 Bravia TV內置網絡連接。索尼像其他電視機制造商一樣曾與Facebook和Twitter等開發社交電視。
就目前來說,從全球各大轉播事件看,觀眾強烈的參與奧運會、超級碗轉播、格萊美頒獎、奧斯卡頒獎等等重要事件。但是社交電視是否延伸到更為廣泛的轉播節目中呢?延伸到那些及時性和熱情關注度都不及這些重要事件的節目中呢?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互動娛樂部門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Mark DeBevoise表示任何電視節目包括新聞、喜劇和戲劇都可以納入社交電視,它呼吁社交電視延長其廣播電視體驗。社交體驗可提高電視觀看的頻率,人們被鼓勵觀看電視直播,并與朋友分享節目。當然,不可否認,事件越大這樣的影響就越廣泛。
傳統電視有責任重塑電視觀眾習性、消費和商業模式,特別是需要直接與用戶建立聯系,并明確他們的身份和喜好。總部在英國的交互媒體公司行業組織AIME起草了社交媒體被廣播機構使用時社交媒體的使用指引。包括BBC、ITV、4頻道和5頻道等的組織成員都贊同此指引,此指引涉及每個組織的監管責任并澄清在對待第三方社交平臺時的責任范圍。AIME指出,隨著社交媒體越來越普及以及平臺成為復雜的觀眾交往渠道,此媒體將日益被用于推銷與參與電視節目有關的增值服務。
中國的廣電機構也正在尋求合作,發展先進的社交電視集成,把互聯網的內容引進到電視中,推動觀眾觀看、參與到電視內容中來,借以留住用戶。例如上海廣播電視臺(SMG)與新浪在上海共同推出社交電視類應用產品——“百視通看點”,增加了實時微博與互動分享功能,用戶身處不同地方也能夠共享和討論他們正在觀看的電視節目。其中,頂、踩、截屏這樣的互聯網功能將首次在電視屏幕上實現。
據了解,天空電視臺、時代華納和谷歌這樣的大媒體和技術公司正向社交電視初創公司投入巨資。國內至少有100個團隊在從事和社交電視相關的創業,其中已融到過資金的20多家初創公司獲得了3億美元以上的風險投資。
當然,社交電視要發展難題還很多。如運營商,包括有線、衛星和移動運營商是否愿意開放其封閉系統的訪問權限?社交電視的數據庫、功能設計如何規劃?超個性化的社交電視節目指南是否簡單易設?節目推薦內容是否精準?社交電視一系列的精細化運營是否達到有效的盈利呢?社交電視初期的困難很多,但,至少,我們看到了電視變革不停步,融合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