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上午11時許,我們冒雨來到江西省永豐縣坑田鎮塘下村村委會大睦村民小組,了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村民自建自管情況。見到村小組組長、村民用水戶理事會會長周星寶時,他正身穿雨衣,揮鋤清除渠道里的障礙物。他說:“感謝縣水利局籌資讓我們自建自管灌溉渠道,我們必須管護好我們直接受益的水利工程。春耕臨近,為了確保灌溉用水,進入3月份,我們增加了渠道巡查次數?!?/p>
基本情況
塘下村大睦村民小組現有468口人,山地面積1600畝,耕地面積1100畝。耕地灌溉靠絲茅坪水庫陂頭支渠引水,渠系比較完善,但由于過去工程產權不明,管護主體缺位,長期以來無管護經費投入,基本上是有人用無人管。導致渠道堵塞,損毀嚴重,水流量逐年下降。遇到干旱季節,村民徹夜守水,爭水搶水甚至為水拳腳相加的現象時有發生。2009年春夏,因為久旱少雨,加上渠道來水量不足,村民損失50多萬元。村民多次請求縣水利部門和鎮政府立項改建陂頭渠道。
2010年,永豐縣水利局在實施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時,尊重并支持村民意愿,由村民自建自管。把塘下村大睦村民小組的支渠改造列人項目計劃。在縣水利局、坑田鎮政府和大睦村小組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3月25日,改造項目全面完工,工程質量達到設計標準。村民自建自管自己直接受益水利工程的創新之舉,成為永豐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一大亮點。
具體做法
村小組簽訂承諾書。根據村民的意愿,縣水利局經過再三研究,最終同意村民自建自管支渠項目,但必須滿足3個先決條件:一是村小組成立支渠灌片用水理事會,落實建后管護責任主體;二是簽訂質量保證承諾書,獎優罰劣,村小組墊資建設,工程通過驗收合格后撥付項目款;三是由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部提供塊石、水泥等主要施工物料經費,河沙、卵石等輔助物料費用由村里負擔。針對水利局提出的要求,村小組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商議??h水利局副局長劉光清到會,告訴村民:“對于田間末級渠系改造,根據《招標投標法》的規定,投資規模在20萬元以下的,只要有利于工程效益發揮最大化,可以議標,建管形式不拘一格?!贝迕窦娂娰澇珊炗喅兄Z書,并村民通過舉手表決,成立了支渠灌片用水理事會,周星寶任會長,周小亭任副會長,羅桂根等4人為理事。
灌片用水理事會發揮作用。工程物料采購、財務管理、投工投勞工日登記等事項,由理事會成員分工負責。對工程建設所需物料采購,均要通過理事會討論決定,貨比三家,既保證物料質量又節省開支。理事會召集村民“一事一議”確定投工投勞標準,每個村民義務出工3天,可以以資代勞,每個工日20元。2010年11月15日,項目開工,理事會安排村民分組分段施工,并充分利用晴好天氣加快施工進度。
村民積極投工投勞。村民積極落實集體“一事一議”討論的決定,積極投工投勞。入春后,農事繁忙,但村民按照施工時間安排,不折不扣地完成義務工任務。參加渠道改造的村民每日折資20元,而外請民工每日60元;村里在外務工的泥水匠全部回村,參加施工,每日折資75元,而外請泥水匠每日150元,共節約項目資金2.97萬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設,加上村民自籌的輔助物料費用,使10萬元的項目資金,發揮出13萬多元的效益。當時,雨雪天氣持久,田間機耕道泥濘難行,物料進場困難,村民肩挑手提,牽來家里的耕牛,拉木板車運送物料,租用耕牛每頭每天60元。木板車在運料中損壞,由村民自己掏錢維修。堆放在田里的渠道淤泥和施工剩渣,均由村民自行清理,沒有任何補償。為了早日完工,2011年農歷正月初二村民就重返工地。
建管并重常抓不懈。在項目實施期間,經縣水利局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的村民義務質量監督員周星寶,每天駐守工地,不計報酬,一旦發現質量問題,責令施工人員立即整改,嚴把施工質量關。
我有話說
參建者之一、64歲的羅慶壽:我們修的是自己的命脈工程,不會偷工減料,降低工程質量。
周星寶:工程竣工后,由理事會每年組織村民對渠道清淤2次,嚴防損毀渠道的行為,有需要維修的渠段,通過“一事一議”及時組織村民投工投勞修復。即使有了水源保障,也不能忘了節水增效,繼續鞏固發展節水辣椒生產,把有條件的旱地改造為水田。2011年,陂頭支渠由于做到了建管并重,確保了大睦村民小組700畝耕地旱澇保收,年收入迭330多萬元。
縣水利局局長程運生:我們著力鞏固和發展小型農田水利農民自建自管成果,2011-2012年,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建設總投資3375萬元,項目涉及17個鄉鎮場77處灌區,其中,村民自建自管投資20萬元以下的小型灌區54處,投資454.04萬元,占總投資的13.45%,為全省各縣(市、區)之最。這些村民自建自管的水利項目均提前保質保量完成了施工任務,每個項目區都成立了農民用水戶協會,負責工程建后管護。2012年2月底,村民自建自管項目全部順利通過縣級檢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