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全場的亮相
2012年1月1日,中國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舞臺。
“我們是農民,下田能扛得了鋤頭,上臺能跳得了舞蹈。”
“我們村是籃球之鄉,村里的男人打籃球,女人就是籃球寶貝。”
“我覺得評委今天應該給我們3個‘YES’。”
陳俐勤不假思索冒出的這一連串“大話”,真不是吹的。話音落下,表演開始。只見2個頭綁羊肚子毛巾的演員翻滾過后,一群身著紅藍花哨衣服的演員邁著夸張、搞笑的步子魚貫而人舞臺中央。和著一陣農家慶豐收的喜慶音樂,演員們齊刷刷地時而像撒播種子,時而在俯身侍弄莊稼,時而向觀眾揚撒糧食,瞬間感染了全場。
不一時,.風格突變,寫有犬大“豐收”二字的帷幕之后,演員們換上性感的紅色拉丁裙,扭動身子,舞動起來。現場評委,大名鼎鼎的海派清口文化創始人周立波、娛樂圈才女伊能靜、無臂鋼琴師劉偉都給“辣媽寶貝”亮出了“YES”。
“辣媽寶貝”和陳俐勤是何方人士,一經亮相競如此熱辣全場?
原來,這個組合是浙江省嘉善縣洪溪村自發組織的表演團隊,由該村及鄰村農村婦女組成,在當地小有名氣。單說這領隊陳俐勤,還是洪溪村的黨總支書記。細膩而又爽朗的性情,既顯江南女子的婉約,又見農村干部的樸實。
而與這次不一樣的亮相:即2003年當上洪溪村黨支部書記(后為黨總支書記),陳俐勤卻有一種別樣的苦滋味。
要說陳俐勤,先得了解一下洪溪村:全村由7個自然村、18個小社組成,565戶1710口人,外來人口914人。2011年,人均收入1.604萬元,村集體可支配收入241萬元,固定收入129萬元。
然而,2003年以前,洪溪村還是另外一番景象:鄰里糾紛多,村民不信任村干部,上訪不斷。陳俐勤是洪溪村17社村民,1963年出生。當村黨支部書記之前,她先后擔任過村婦女主任、村委委員、村黨支部委員,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
真正成了村里的當家人,陳俐勤才覺察出工作的難度。其他的不說,辦公室的茶幾玻璃,她一下就得買十幾塊,因為每次一裝上,保準第二天就會被情緒過激的村民砸碎。最激烈的時候,幾十個人圍在辦公室吵吵鬧鬧,甚至直接把煙灰缸砸到她身上。她苦思冥想,找到了一個解決途徑:靠文化融洽干群關系。
洪溪村有“籃球之鄉”的稱號,男人們籃球賽的暫停間隙,場面會冷場。她靈機一動:何不學學人家NBA(全美職業籃球聯賽)的啦啦隊,在村里組織一支“籃球寶貝”組合?
適逢2007年《浙江日報》等5家媒體發起農民“種文化”活動,洪溪村籃球隊向全省發貼,開展擂臺賽活動。為給男人們加油,陳俐勤在村里組建起“籃球寶貝”組合。沒有指導老師,他們就上網看視頻,看著別人的表演學,然后把別人的動作重新組合、創新,形成了“辣媽寶貝”自己的舞蹈風格。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組合都是媽媽級別的隊員,平均年齡40多歲。剛成立時,“辣媽寶貝”遭遇過生存危機,首當其沖的就是觀念問題,隊員們對穿性感的衣服有抵觸情緒。陳俐勤積極引導姐妹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從初演時比較保守的服裝,到后來隊員們穿上性感舞服,再到登上中國達人秀舞臺,陳俐勤付出的辛苦真是一言難盡。
電話中聽說《村委主任》記者要采訪,陳俐勤很痛快:“行,這是好事,一定配合!”沒那么多顧慮,一口應承下來。
記者采訪得知,辣媽們四處演出,基本不收費用。“只要邀請我們演出的單位提供基本的吃、住、行,給予適當補貼,我們都會認真表演。姐妹們從來不計較報酬,大家為了愛好,為了健康而擠出時間四處演出。”陳俐勤快人快語。
圖的就是村民樂呵、村里和諧,這是“辣媽寶貝”組合與其他商業演出團隊的最大區別。一如陳俐勤樂觀、爽朗的性情,“辣媽寶貝”組合的每一位隊員身上都有幾分娛樂精神。這種娛樂精神,不僅加速了“辣媽寶貝”組合的成長,還催生了更多的文藝隊,讓洪溪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文化村”。
每天晚上,村里的文化活動中心,打籃球、打乒乓、跳排舞的有幾百人。村里把每天鍛煉的村民和平時喜歡文藝的婦女組織起來,并根據他們的年齡、喜好組成了多支文體隊伍,使每個村民都能根據自身條件來參加各項活動。
2005年,村里重組籃球隊,新建了第一支腰鼓隊。在以后的幾年里。洪溪村相繼組建了十幾支文體團隊,包括挑花籃隊、舞龍隊、舞獅隊、門球隊、太極拳隊、乒乓球隊、腰鼓隊、雙綢舞隊、大頭娃娃隊、蓮響隊、合唱隊、少兒表演隊、田歌隊、越劇隊等。每個小社有一支文藝隊,并經常開展活動。
能把一支農村婦女組成的文藝隊帶上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的大舞臺,陳俐勤有一套自己的運作模式。
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問題。陳俐勤告訴《村委主任》記者:“搞文化活動,我們的資金來源有3個渠道:村集體出一部分,村民自籌一部分,還有就是舉行大型活動和參加各種比賽到企業去拉一部分贊助。”洪溪村集體每年在文化活動中的投入為5萬-10萬元。
目前,該村文化活動中心有棋牌室、乒乓室、圖書室、燈光球場和門球場等,在自然村修整出健身場地3處。
2012年,村里準備投入150萬元,給原有的露天標準籃球場加頂。
文化活動的組織,則由洪溪村的兩委主干和分管宣傳的村干部一起負責。平時排練期間,陳俐勤親自到場參加;對于舞蹈編排和平時隊員排練,村里有專人負責;舉辦大型活動時,全村干部共同組織參與。2012年,村里從文藝骨干中招聘了一名社保協理員,一方面負責村社保工作,另一方面負責村文化活動的開展。
農村搞文化活動,不盡然都順利。陳俐勤領隊的“辣媽寶貝”組合和村里其他文藝隊都遇到一個困惑:遇到高級別的舞臺表演時,村里沒有高水平的指導老師,請市、縣的專業老師輔導費用又太高。單從網上學,對很多專業動作的領悟不到位。還有,前往各地的演出費用太高,光來回車費、服裝費、化妝費,全部由村集體負擔有一定難度。
在陳俐勤看來,農村文化不僅能帶給村民精神上的滿足,還有化解糾紛的大作用。從2006年起,洪溪村沒有一例上訪,而正是那時洪溪村的文化活動開始活躍。
以洪溪村4社為例。該社過去是有名的上訪社,2004年和2005年,村民到縣、市、省頻繁上訪。自2005年組建腰鼓隊后,村里把以前幾名積極參與上訪者和平時喜歡拋頭露面的婦女邀請到腰鼓隊來。通過幾年來開展各項文化活動,4社姐妹們不光積極參加村里的各類文化活動,還主動關心村里的其他工作。昔日的“上訪專業戶”金玉琴,不僅成了村里的文藝骨干,還是村里調解糾紛的“大阿姐”、溝通村民信息的聯絡員。
2008年,4社組建了一支舞龍隊,全社共有44戶,舞龍隊員30多名,基本上每家都有人參加。以前的上訪領頭人方國強,現在是4社社長、舞龍隊隊長,成了致富帶頭人和文藝骨干。
文化力量的強大,讓陳俐勤也有些始料不及。在文化的熏陶之下,鄰里之間的糾紛大大減少,村民與村干部的距離拉近了,村民對她更加信任了。因她在家里排行老三,村民們都親切地叫她“阿三”或“三姑娘”。
陳俐勤搞農村文化在行,發展經濟也不落后。如今,她在家里開了飯店,養了1畝溫室甲魚和11畝外塘甲魚。她不僅幫助村里其他養殖戶引進優良甲魚品種,還協助他們貸款,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2012年,陳俐勤籌劃在村里舉辦第三屆洪溪村農民文化體育節,準備承辦第五屆全國小康村籃球賽。眼下,她和她的“辣媽寶貝”組合正準備報名參加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