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關的調查研究來看,雖然村委會中婦女委員的比例有所提高,但離聯合國倡導的婦女在決策職位上占30%的目標還有差距,婦女在村委主任、村委會成員、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等村民自治組織領導職位上的比例普遍偏低,婦女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中的參與也不夠充分,這造成村務決策中缺乏婦女的聲音,婦女權益受損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雖然新修訂的《村委會組織法》中規定了鄉鎮政府對侵犯村民合法權益的村規民約等“責令改正”,但并沒有明確具體的操作程序和機制,需要在法律的貫徹執行中進一步具體明確,使其有可操作性。
因此,建議民政部門在推進《村委會組織法》貫徹執行時,將進一步推動農村婦女參與村民自治,維護農村婦女合法權益作為重點。具體建議如下。
一、提高農村婦女參與村務管理的水平。要求各地在貫徹實施《村委會組織法》的過程中,采取各種措施,提高農村婦女參與村務決策和管理的比例,力爭實現村村有女委員、村民代表中婦女比例占1/3以上的要求。另外,村委主任、村民小組長中的婦女比例,村務監督機構中的婦女參與等問題,也需特別重視。這樣才能夠保證村務決策中反映婦女的聲音和需求。
要求各地在相關培訓中注重農村婦女的參與,提高農村婦女的參政議政能力。在對村委會干部的培訓中,注重對女村委主任和女委員的培訓,并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專門的村委會女干部培訓,按照村委會女干部的特點和需求,設計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增強她們參與村務管理的能力。在農村開展的各類培訓中,要重視農村婦女的參與,并將參政議政的內容納入培訓之中,提高農村婦女的參政意識和能力。
二、維護農村婦女合法權益。要求各地在貫徹實施《村委會組織法》的過程中,一是大力宣傳村規民約必須與國家的法律法規相一致,不能侵犯村民包括婦女合法權益的法律要求。尤其在土地承包、征地拆遷、土地流轉、股份制改革和村集體福利分配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中,不能有歧視婦女的情況發生,應該給與婦女和男性同樣的村民待遇,不能因為婦女結婚、離婚、喪偶等而侵害她們的合法權益。
二是建立完善和細化村規民約的審查機制。在貫徹《村委會組織法》的過程中,鼓勵各地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就誰來提請鄉政府審查村規民約是否存在與國家法律相抵觸的、侵害農村婦女合法權益的內容,誰來督促鄉政府責令改正,以及具體的操作程序等做出進一步的規定。鼓勵黨政部門充分發揮基層婦聯組織特別是村婦代會的作用,建立基層婦聯組織和相關監察部門的聯通機制,使其能夠及時反映村規民約影響婦女平等權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