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50多歲的全國人大代表馬先富做起事情來還是那么風風火火,談起新農村建設,他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罢f一千道一萬,新農村建設還要落實到人上,新農村建設需要有好的帶頭人?!?/p>
馬先富是山東省莒縣陵陽街村的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動下,全村由一個“要飯村”發展成為小康村。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9300元,村集體純收入1420萬元。馬先富說,這幾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富農政策,對農民“多予、少取、放活”,實行種糧直補、良種補貼和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取消農業稅,讓農民開天辟地第一次不用上繳“皇糧國稅”,農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馬先富認為,這次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3個突出特點:一是新農村建設不單純是建設新村莊,不是搞形式、做表面文章,而是一個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建的全面的系統工程。二是新農村建設不單純是就農村建設農村,而是城鄉統籌,城市支持農村。三是新農村建設不是從農民手里拿東西來搞建設,而是各級從政策、技術、財力等方面給予支持。
“華西村、三元朱村之所以能夠發展那么好,有吳仁寶、王樂義這樣的好帶頭人是一個重要原因。凡是發展好的村莊,肯定有個好帶頭人?!瘪R先富認為,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政策非常明確,措施非常得力,關鍵是要抓落實。農民要致富,全靠黨支部,農村要發展,全靠支部管。所以,要下大力氣加強農村黨支部自身建設,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這不是一句空話?!叭绻f一個村子是一個生命體,那么我們每個黨員干部就是一個細胞,只有每個細胞活躍了。村黨組織才能真正煥發生命的活力,新農村才能建設好?!瘪R先富這樣比喻黨員干部和新農村的關系。